呂武
【摘 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之下,初中物理更倡導實施生成性教學,更注重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更強調提高學生綜合物理素養等。本文主要闡述了當前教育背景下,初中物理生成性教學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礎之上,對如何實現生成性教學給予了合理化建議,希望能給相關人士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初中;物理;生成性;教學;策略
生成是新課程倡導的一個重要的教學理念,物理課堂上,學生是帶著自己的知識和經驗、 興趣和需求、思考和靈感參與活動,而動態生成的課堂與常規課堂相比,更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真正有生命力的課堂體現在解決課堂中的生成問題過程,教師時刻關注生成,并及時捕捉課堂上師生互動中產生的有探究價值的新信息、新問題,重新調整教學結構,把師生互動的探索引向深入,使課堂上產生新的思維碰撞,促進教學的不斷生成和發展。動態生成的課堂需要教師掌握相應的實踐策略,有效地應對課堂中鮮活的、稍縱即逝的生成信息,從而提高課堂實效。在初中物理課堂實施生成性教學有諸多益處,不僅可有效激發教師的教學思路,還能大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積極采取生成性教學策略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地研究和分析。
一、初中物理生成性教學的基本特點
(1)具有隨機性的特點。眾所周知物理教學情境并非一成不變的,這種變化具體來講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教師的隨機性教學會致使學生緊跟教師思路而走,會隨著老師的變化而變化;另一方面學生們的語言、行為、問題等隨時都在改變著教師預先設計好的教學內容和程序,不得不根據學生學習狀態和接受新知識的能力等做出必要調整和改變,所以教學的內容也是非常隨機的。這種隨機性的特點,勢必要求物理教師要具備較強的應變能力。
(2)具有生成性的特點。生成性教學是在沒有規劃的情況下展開的,這種教學模式很自然地就給予了教師和學生更大的自由空間。在學習新知識、講解分析的過程中,學生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充滿創意的思想和問題,教師也會隨時迸發出諸多教學靈感,這無疑會使物理課堂更加活躍、生動、有氛圍,同時也使學生對教學環節充滿興趣。
(3)具有真實性的特點。由于生成性教學沒有經過刻意安排和設計,一切都是教師和學生在共同學習和分析中的思想交流和碰撞,這無疑增加了生成性教學的真實性和自然性,教師隨時可把自身在課堂迸發的教學靈感及教學新思路應用在授課過程中,可隨時根據學生所提問題及其學習狀態調整教學進度,這些舉措都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教學的真實性。
二、實現初中物理生成性教學應該采取的有效舉措
(1)在民主化氛圍之中實現教學的生成。民主教學的過程就是師生互動、彼此平等對話的過程,是思想碰撞和融合的過程,是經驗共享、心靈契合和理性升華的過程,是教學生成的過程,教師只有具備民主、寬容的思想,才能容忍學生所謂的“不和諧”及“節外生枝”,才能推動課堂教學在潛移默化之中形成。
(2)在學生的錯誤之中實現教學的生成。眾所周知,學生在學習物理知識之前,頭腦之中難免會存在一些錯誤的與科學知識和理論相違背的觀念,這些錯誤的前概念與學生的知識經驗是并存的,一旦他們開始接觸和學習教材中的新知識,二者就開始產生劇烈沖突和矛盾,這種狀況的存在無疑會影響學生掌握科學的物理知識。鑒于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一定要正確面對學生的這種錯誤,要清醒地認識到學生的錯誤也是一種教學資源,教師可在與學生的錯誤辨析中實現教學的生成。
(3)在探究活動中實現教學的生成。新課標倡導中學物理要積極開展探究性教學,在探究的過程中實現教學的生成。在探究活動過程中,學生會產生質疑,會作出一系列判斷、比較、選擇及修正,最終獲得正確結論。例如在學習“浮力”這一課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給學生設置這樣一個問題請同學們作出探究“影響浮力的因素有哪些”,結果學生們作出各種五花八門的猜想,鑒于這種情況,教師可適當對同學們加以引導“浮力的施力物體是什么”,學生紛紛回答“液體或者氣體”,教師可接著追問“要探究影響因素,要從哪幾方面著手展開思考”,這樣就很好地為學生的猜想指引了方向,同時也促進了教學的生成。
在新課程理念下,物理課堂教學應是預設與生成的和諧統一。一個富有經驗的教師在教學時總是心中有案,教中無案,預有形的預設于無形的、動態的教學中,真正融入于互動的課堂中,隨時把握課堂教學中閃動的亮點,把握促使課堂動態生成的切入點,促進學生在更大的空間里進行個性化的思考和探索。
總之,在初中物理教學課堂促進教學的生成并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我們做出積極努力,就一定可以推動教學成效的提高,促進生成性課堂的形成。
(襄陽市第三十一中學,湖北 襄陽 441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