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順光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課程改革也越來越深入,為了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探究性學習,教師需要轉變思想,改進以往使用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物理實驗教學;主導;主體;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引言
教師在新課改的環境之下應該將自己的教學中心由重教、重結果、重繼承、重知識轉向為重學、重過程、重創新以及重能力。本文從多個方面探討了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對于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主要如下文所示:
1.對實驗的教學思路進行更新
物理課程的理念就是物理與生活的相互作用,物理要從生活中來,也要運用于生活之中。物理中的教學實驗除了學生實驗、演示實驗還有學生課外的探索實驗、小制作以及小實驗。實驗教學沒有局限性,課上、課下都可以成為教學場地;對于教具來說,可以自制也可以使用實驗室的自有設備,或者還可以直接使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品。使用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小部件做實驗,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體會到物理的魅力,對物理的相關知識更容易理解與掌握。例如可以使用塑料瓶對液體壓強和深度之間的關系進行實驗,如圖(1)所示;用將乒乓球擲向地面,觀察其彈起的現象探究彈性勢能、重力勢能和動能之間的轉化;還可以借助于橡皮、直尺探究杠桿的平衡原理等等,這些實驗器材都是學生所熟悉的物品,與生活更為貼近,可以讓學生提高對物理的親近感,從而喜歡上物理這門學科,喜歡上做實驗。
2.對實驗的教學方法進行更新
(1)提高對觀察實驗的重視程度
進行實驗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讓學生懂得學會觀察事物才是利用科學方法對事實進行提取的基礎,也是創新的前提條件。進行實驗時,步驟為觀察、分析、總結,應該對透過實驗的表象看到本質,對其中較為抽象的物質運動規律進行理解并總結,進而實現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
(2)對演示實驗進行優化
演示實驗需要形象生動、直觀具體,這樣才可以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演示實驗的有趣、新奇的特點可以加大程度的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實現其他方面能力的提高。所以,演示實驗是一個工具可以對學生的觀察能力、學習興趣進行培養。
(3) 學會利用“一題多解”、“一題多變”進行思維的變通性、流暢性培養
進行實驗時,可以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引導,對學生的思維靈活性進行提高,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思考的方式,或者是基于原有的思維,進行新解決方法的尋找。例如,學習伏安法測電阻時,其實驗器材包括:開關、滑動變阻器、導線、電源、電壓表以及電流表。電路圖如圖(2)所示。
實驗步驟為:
①將開關閉合,對滑動變阻器進行調節
②進行電壓表示數、電流表示數I的讀取
③R =
若是對上述器材進行改變,將電壓表除去,那么Rx還可以怎樣測出?
同學們分成小組,進行了不同電路圖的設計,找到了多種不一樣的解題方法。
方法一:電路圖如圖(3)所示
實驗步驟:
①將滑動變阻器的值調到最大值,將開關斷開,對電流表進行示數I 的讀取。
②將開關閉合,重新讀取電流表示數I
③Rx=
方法二:電路圖如圖(4)所示。
實驗步驟:
①將滑動變阻器的值調到最大值,將開關斷開,對電流表進行I 示數的讀取。
②將開關閉合,重新讀取電流表示數I 。
③R =
3.鼓勵學生多提出疑問,進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初中生的心理仍在處于對新鮮事物感到十分好奇的階段,遇到事情總喜歡問好多問題,對許多現象都存在疑惑。教師進行教學時應該對學生的“標新立異”進行鼓勵,讓學生增加自信,保持思維的敏捷,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進而實現敢于創新、用于創新的思維能力。學生經過求異思維,可以不受書本的約束,對自己的想法進行大膽的表述,這樣也就將物理知識學活了。
4.對實驗教學評價進行更新
新課程的最基本理念就是對改革的導向進行評價,對實驗教學進行評價成為了重中之重。一個新的評價觀點不是單單的對學生進行實驗操作時的準確程度以及熟練程度,還應該對學生面對實驗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的能力。
5.結束語
綜上所述,開展創新教育應該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素質的提高、智力的開發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最關鍵的還是在平時多加思考,多加總結,才能實現我們想要的教學目的以及達到教學的效果,才可以在以后的道路上走的更遠,推動我們教育事業的穩定、健康、快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程勝,任紀萍.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教育科學:引文版:00087-00087
[2]劉艷華.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4(4):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