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燕
摘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文本是教學的重要載體,多層次解讀文本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涉江采芙蓉》教法初探,從注重教師引導、開放多元解讀、密切聯系生活三個方面,探討如何從文本解讀層面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性。
關鍵詞:詩歌欣賞;古代詩歌;現代詩詞
有一位秀才,因書法極好,被召去為慈禧太后書寫王之渙的《涼州詞》。書寫中,一不小心,將詞中的“間”漏掉。慈禧閱后,認為秀才諷刺自己沒有文化,不由大怒,喝令將秀才推出斬首。秀才急中生智,忙說自己寫的并非是王之渙的詩,而是一首詞,言畢當場高聲朗誦出來。慈禧一聽,轉怒為喜,放了秀才,還給了不少賞賜。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知道秀才是如何朗誦的嗎?(待學生討論作答以后,教師再給出答案:黃河遠上,白云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秀才的聰明機智讓人稱贊,可同時也啟示我們,古詩的內蘊豐富深邃,而且和多種文體貫通。再如大家熟知的杜牧的《清明》一詩,就曾被人們改編成了一首五絕(清明時節雨,行人欲斷魂。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詞(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和劇本(時間:清明時節。地點:路上。人物:行人、牧童。情節:行人:酒家何處?牧童:杏花村)。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走進古詩的世界,擷幾朵清新的荷花來加以改寫、描摹,創造出華美的篇章。
二、讀課文,了解作家作品
《古詩十九首》:漢代無名作家的作品,五言詩成熟期的代表作,被譽為“五言之冠冕”,用平淺質樸的文字表現深厚的感情,梁蕭統將之合收在《文選》中。
背景:東漢桓帝、靈帝時,宦官外戚勾結擅權,官僚集團壟斷仕途,上層士流結黨標榜,“切選舉、盜榮寵者不可勝數也,羨慕者并驅而追之,悠悠皆是,孰能不然乎?”在這樣的形勢和風氣下,中下層士子為了謀求前程,只得奔走交游。他們離鄉背井,辭別父母,“親戚隔絕,閨門分離,無罪無辜,而亡命是效”。然而往往一事無成,落得滿腹牢騷和鄉愁。《古詩十九首》主要就是抒寫游子失志無成和思婦離別相思之情,從側面反映了東漢后期政治混亂、敗壞,沒落的時代面貌。
三、了解詩歌內容
問題設計:
1.“誰涉江?”你更喜歡那種解讀,為什么?(A、女子,B、男子)。
女子采芙蓉、女子還顧、男子在故鄉
男子采芙蓉、男子還顧、女子在故鄉
女子采芙蓉、(想象)男子還顧、女子在故鄉
2.為什么是采“芙蓉”而且是到蘭草生長的沼澤地去采?(意境高潔、清幽)。
3.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女人?(如蓮花般美麗、雅潔、清幽)。
四、如果你是編劇,你會怎么演繹這個故事?
(人物、情節、環境、時間、地點……)
要求:思路上、感情基調上和風格上要盡可能忠于詩歌原作
嘗試一:散文
看示例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母親撥亮了那盞昏暗的油燈,溫暖頓時灑滿了簡陋的屋子。
燈光下,母親又顫顫地對準了針眼。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母親就這樣用那根細細的線,串起了一個又一個艱辛的日子。
每一針,都仔仔細細;每一線,都飽蘸深情。看著母親滿頭的銀發和被歲月的風雨分割得溝壑縱橫的臉,淚水禁不住淌了我年輕的面頰。
縫好了,母親又比試著,覺得滿意了,才套到我的身上,把扣子一粒粒地扣好,就像打點一粒即將灑播的種子。母親哽咽著我的肩:“兒呀,要記住回家的路……”
我知道,我是一棵土生土長的小草,一棵春天里樸素的小草。母親陽光般的注視,將把我的一生覆蓋。
無論飄泊多遠,黑暗中的那盞油燈,永遠是我生活中惟一的方向,惟一的牽掛。今生今世,我明白了。
討論后明確:
1、讀懂詩歌是前提,思路上、感情基調上和風格上要盡可能忠于詩歌原作;
2、合理聯想是關鍵,一個改字,即是要有自己的理解,具體說,可以投入情感,加點修辭。
嘗試二:詩歌新作
出示老師作品,鄭愁予《錯誤》改寫
錯誤
我只是
擁有一雙不懂牽挽的手
抓不住瞬間,也握不住永遠
蒼白的黎明在薄涼中蘇醒
濃黑的夜卻棲居在古老的枝椏上
你點著那一盞燈
我卻走不進你的城
達達的跫音里
我把思念拉得好長
可是向晚的青石路上
你的背影
漸行將遠
討論后明確:原詩中那閨中思婦形象可感,在無望的等待中依舊翹首期盼,而老師改寫的詩中,則呈現了相遇后分離的痛苦,思婦則是在背后默默注視。經這一改寫《錯誤》里那位憂傷的女子就恍若眼前了。
五、總結寫作技法
等。如何進行改寫呢?
第一步:看一看詩歌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第二步:根據詩句把當時的情景想象成一幅圖畫,畫面上應該有什么?(亦可變換角度)
第三步:根據畫面具體想一想他們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
第四步:適當地加入一些情節,再加入環境、語言、表情、動作描寫,把你想到的通順、連貫地寫下來。
六、學生課堂演練,可以選擇其中的一句詩改寫
學生作品示例:
1、我把芙蓉放在水上
我的愛情寫在水上
或許某日
在某個明媚的午后
讓你將那顆破碎的心拾起
或許某日
我已長眠地下
從此再沒有芙蓉
只有靈魂滿溢思念
輕吻你足下的濕土
2、是誰,讓一朵又一朵芙蓉從手中流過?又是誰,在蘭草的清香中,向著遠方凝望?
是誰,將一縷又一縷思念在心底埋藏?又是誰,在思念的襲擾下,對著故鄉深思?
是誰,把手中的花朵換了一束又一束,只為留給遠方的牽掛?
是誰,將腳底的高山攀了一座又一座,只為回歸夢中的仙境?
是誰,憑著同心的堅持,靜候時間的流逝?又是誰忍著離居的憂愁,等待生命的終結?
七、作業
收集古詩詞中寫思念特別動人的詩歌,找出你最喜歡的一首,賞析并改寫!
以上內容是我在教學教研中的個人見解,難免有疏漏不足之處,敬請各位讀者批評指正,共同探討,把《涉江采芙蓉》的教法和知識點滴進一步得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