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君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語文在高考中的比重也越來越大,做為基礎學科,高中語文的學習顯得尤其重要。在高中作文的寫作中,審題困難成為高中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本論文就從實際教學出發,探討高中作文的審題。
關鍵詞:高中語文;作文;審題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語文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斷變化。以素質教育為主要目的的呼聲越來越大,在語文課程改革的過程中,作文是其中最主要的部分。作文作為高考語文的重點,在高考中的比重也越來越大,語文作為最基礎性的學科,學好高中語文的重要性在高中學習中尤其明顯。高考中,作文的比重占據了高中語文的一大部分,在高中作文的寫作中,議論文的寫作是學生和老師偏重的部分,議論文在高考中越來越受到學生與教師的青睞,議論文寫作的要點包括了:審題、構思等方面。本論文就從實際教學出發,從審題的必要性、主題性原則等幾個方面探討高中議論文的寫作,通過本篇論文的寫作,對我的教學生涯有了重要的啟示,也期望我能把對審題的見解帶給更多的人,使更多的老師朋友受到啟發。
一、高中作文審題的必要性
高中作文的選題以及構思,首先離不開審題,審題不跑偏,作文才能不偏離主題。在高中語文中作文命題的種類一般分為以下幾類:第一種是命題作文,即作文題目由出卷人直接命題,這一類作文在審題上面對絕大部分學生都沒有問題,只需要注意抓住命題的重點,展開寫作就能保證作文遠離偏題的困擾。第二種是半命題作文,即文章要寫的內容按照同學自己的意愿進行安排寫作,這樣的題材較之于命題作文更具有靈活性和自主性,但是在寫作的時候也應該注意對主旨的高度概括。在此基礎上展開寫作,才能不偏離中心,有一個理想的分數。常見的高中作文命題形式還有一種就是材料作文,這是廣大學生群體中,存在偏題等問題的最普遍的作文形式,然而在近幾年的高考作文中出線的頻率卻是越來越高。
關于高中作文的審題,特別是材料作文的審題,越來越引起高中語文教師的注意。因為這不僅關系到教師教學工作的開展,對學生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但是在注意的過程中能夠有所思考、形成書面材料的少之又少。在我看來,要想教會學生怎樣審題,還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
二、高中作文審題的完整性原則
經過在教學實踐中的不斷摸索,我認為高中生語文作文偏題的原因之一就是:大部分同學在材料或者作文要求的閱讀上沒有連貫起來看,片面的閱讀作文題目要求和材料,會對材料的整體把握帶來嚴重的困難,審題一旦跑偏,那么不管再精巧的句式怎樣堆積,結果都會使努力白費。
首先,在高中作文審題當中應該遵循完整性原則。我曾經在上課的時候給我的學生講過這樣一個故事:話說有一位偉大的畫家完成了一副精妙絕倫的畫作,很多媒體記者就問他:“你怎么會畫得如此完美,到底是什么讓你的畫作技術如此精湛?”畫家不假思索的回答說:“實際上,畫作上的東西就擺在眼前,我只不過是把這些東西從實際生活中搬到了畫作中”。事實上,在生活中,你就是那個被畫的東西,本來是價值連城的,只不過被擺錯了位置而已,而偉大的畫家,就是你的老師。在講述完這一個故事之后,我叫同學在班上展開小組討論,主要是討論這篇作文如何審題。在經過激烈的討論過后,小組里面的一些同學抓住關鍵字“畫家就是你的老師”這一個主題,明確提出本篇論文的要點就是:教師的重要性。也有的同學覺得這段文字主要的側重點在于你自己就是被畫家描繪的事物。在現實中的意蘊就是你的價值是有自己決定的,而老師只是一個發現者。“自己的價值是由別人發現的”,“自己的價值是由自己決定的”這兩大觀點在課堂之中引起了不小的討論,然而作為這節課的主要引導者,我沒有再繼續開展我的講課。而是將全班同學大致分為兩個隊列,分別以“自己的價值是由別人發現的”、“自己的價值是由自己決定的”這兩大觀點為主要依據,自己寫作一篇議論文。在全班進行排名比較。在第二節課的時候,我對班上的同學旁敲側擊:經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學到或者掌握了什么?班上同學展開激烈討論,經過討論,班上不少同學都能夠明白一個寫作的道理:作文的審題在于對整個材料的把握。這也是我想在課堂上教會每一個同學的道理。
三、高中作文審題的多視角原則
材料作文審題的原則,其實是多視角的原則。許多作文給出的材料會包含兩個或更多層次不同角度的含義。因此,在對作文分析或者作文要求進行審視時,可以借助發散思維,也就是說在思考的過程中,可以根據材料不同的呈現面,結合自身的感情經歷或者社會經歷進行主旨的把握,面對同一材料或要求,不同的高中生因其各自不同的感受和閱歷都會對主旨有不同的歸納。在作文審題時遵循多視角的原則,這樣做的基礎是必須要把材料的基本傾向和主要觀點固定起來,不能脫離了文本原來所要傳達的意義,自身經歷在給定的材料中疊加和發散,不是脫離原有的主題,而是要遵循原來主旨的基礎,進行自己經歷或者情感體驗的創作。具體做法又遵循原材料的問題,從對角的角度來質疑原材料。就像我們在說他是一個好人的時候,可以直接組織材料、比如他的生平事跡、做過的好人好事等方面寫作,也可以從側面進行描寫,在平時的生活中我們習慣了從正面看待問題,很難有一個逆向思維的過程,在突出一個人好的方面的時候,總是習慣于他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做了什么好事,直接寫出他的事跡,曾經在高一的教學中,一次作文課上,我的一個學生在描寫自己的爸爸的好的時候,不是一開篇就從爸爸對人對事怎么樣好開始,而是寫他的爸爸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壞人,對家人的時候,脾氣如何暴躁,對他自己如何不好,聽到這里的時候全班已是目瞪口呆。但在最后的時候,他筆下的爸爸突然發生了驚天的大逆轉,從以前的壞蛋,變成了一個愛家庭、愛自己、愛生活的好男人形象,這是一種對比,但在這種思維的過程中,體現的卻是逆向思維,在對高中作文的審題以及構思上,這種思維方式是必不可少的。
四、結束語
關于高中作文的審題,特別是材料作文的審題,越來越引起高中語文教師的注意。因為這不僅關系到教師教學工作的開展,對學生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議論文在高考中越來越受到學生和教師的青睞,議論文寫作的要點包括了:審題、構思等方面,而審題是其中的基礎,也是作文特別是材料作文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