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喬巧
摘 要:在歐美日著名標志設計作品中,格式塔心理學“完形組織法則”的應用在人們感知圖形時對人的感覺與心理產生的不同影響與作用,這對我國的標志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有目的地去應用這些法則,使設計的標志作品更適合于人的感知,使我國的現代標志設計有新的發展與提高。另外,文中還用案例說明格式塔心理學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
關鍵詞:格式塔心理學;標志設計;室內設計
中圖分類號:J53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7)21-0182-01
一、標志設計中格式塔法則的應用
(一)接近
在標志作品中我們理解這一法則,要注意這樣三個方面的限定:第一,構成標志圖形的相同、近似或不同的形象要素之間的距離是“接近”的;第二,必須按照某種有規律的方式排列;第三,形成某種簡潔完整的、形象特征明確的外形。不然,單元形若分散地、雜亂地、無完整外形“接近”排列,視覺中是不會產生整體形象之感的。
(二)連續
在設計的圖形中,常用的一些抽象的指向性的形象(箭頭、有較長尖角的形象、由粗變細的線條等)、大小漸變的形象組合,在人們的感知中出現“連續”的現象。一般來說,觀看這類圖形時均會產生不同方向的移動感。
(三)相似
當人們觀看由多個相似的單元形,近距離按照某種排列方式與某種變化規律組成的一個整體圖形時,由于局部形的“相似”,會自然地覺得這是一個有緊密內在關系的整體形象。這種感知現象就是“相似”。
(四)圖與底
圖與底中的“圖”,是指人們在觀看一個由設計師設計的某種形狀的、有限的空間及其中的形象時,在其中看到的醒目“圖形”。底是指圖形存在的那個某種形狀的、有限的空間,也就是常說的圖的“背景”。一般來說,人們觀看一個設計優秀的標志圖形時,由于設計師已正確地處理好了“圖與底明確的身份與關系”,所以人們會輕松、自然、正確地感知醒目的圖形,以至于不會去關注“底”的形象和作用。
“圖底反轉”。這種表現形式中的“圖與底的身份”是不固定的,也就是我們常規認為的圖(黑色部分),在觀看時,它是圖,也是底。這種“圖與底的身份”的轉換與不定,使這種圖形具有了極強的趣味性與藝術性。
通過學習、了解、更熟悉格式塔法則,在標志設計中有效地、靈活地應用這些法則和選用恰當的形式,可使設計的圖形更適合于人們的感知方式。所以,在當代這個信息高度發達的讀圖時代,標志設計師若有目的的、選擇性地進行標志設計與心理學等學科的跨界研究,并結合本專業中的其它設計法則與形式去做設計,這將會使我國的現代標志設計水平有新的發展與提高。
二、精神療養院室內設計中格式塔心理學的應用
在精神療養院室內設計中,越來越重視心理現象的整體分析,任何一種忽視心理現象的整體分析而只關注局部結構分析,都會影響整個空間的表達效果,進而影響患者的心理健康。本方案室內空間整體設計通過恰當的材料運用、合理空間劃分以及靈動的光影效果,向人們展示一個簡約大氣、富有現代感而又在細節之處充滿人文關懷的精神療養場所。
在室內設計中有許多“物理場”的存在,比如:材料、燈光以及功能等,不同的“物理場”會對人的“心理場”產生不同的影響。在地面材料的選擇上,由于木地板等熱材料更適合與休息區域,瓷磚大理石等冷材料應用于門廳、走廊等區域;墻面處理上因空間功能需要,而選用不同顏色的乳膠漆,天藍、草綠、純白更適合休憩與思考,較為適合病房以及休息室的墻面。
本方案空間色彩的運用上盡量避免使用會使人血壓升高、腦電波有警覺反應的紅色,而大量采用使人情緒沉靜的淡藍色,降低人體血壓的黃色,以及具有鎮靜、安定作用的淡綠色,我們要充分的考慮不同的色彩對精神病患者的生理和心理有可能造成的影響。
在照明設計上注重營造空間的個性和氛圍,不同性質的空間采用不同光色、照度和燈光設置。一般來講,明亮的空間會使人心情開朗,灰暗的空間使人壓抑,所以在精神療養院中,注重到患者的使用感受,營造一個視覺空間良好的環境。以及通過綠化為空間帶來了色彩、質感和多變的造型,賦予了室內空間勃勃生機。
在精神療養院的室內設計中,為了得到完整的心理結構,不僅僅重視格式塔,同時更加注重如何得到優質的格式塔。由于本案的組織結構比較特殊,因此在室內設計時,更注重“形”對精神患者的刺激,以及患者內心真實情感的釋放與表達,凸顯一切以病人為中心,創造出良好的室內空間環境,滿足病人身體,心理,社會的需求,滿足特殊病人的要求。
參考文獻:
[l]彭雅莉.格式塔心理學對圖形設計的影響[D].南昌:南昌大學,2006.
[2]吳珊.格式塔心理學原理對平面設計的啟示[J].吉林藝術學院學報,2008.
[3]屈爽,肖亞.格式塔心理學原理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