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摘要:地理學科因為其本身的特殊性,讓很多初中生無法適應,逐漸對該學科的學習失去興趣。地理之難,其實本不在于知識點本身,而是在于對知識點的理解。地理不要求死記硬背,尤其是全國統一考卷下,更強調對理解能力的考察。基于多年的教學探索,我認為學生學不好地理的癥結在于地理思維能力的缺乏,如果培養好了地理思維能力,地理就不再是一大難關。以下我談談我的一些個人的看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鍵詞:地理思維;能力欠缺;培養能力
一、 地理思維能力低下原因
初中學生地理思維能力低下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造成:
1、學習過程中只重記憶、缺乏理解。初中地理學科有這樣的的特點:地理學科兼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性質,有較強的綜合性;涉及世界的各個角落,各有不同,具有地域性。這兩種特性決定了對初中地理的學習絕不是死記硬背,而是應該注重理解,提高地理思維能力。【1】比如對熱力環流的分析,教材中僅僅提到受熱氣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壓中心,冷卻氣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壓中心,但沒有涉及到氣壓在垂直方向上的特點,所以導致許多學生僅僅局限于會判斷水平方向上的氣壓差異。
2、只看局部,不看全面,難以形成地理空間思維能力。地理這門學科所涉及的知識對象,大多是學生本來較為熟悉的具體事物,比如動物、植物、天氣、礦產、工業、農業、城市等等。然而,這些較為熟悉的東西,學生卻總是難于從整體上真正透徹地把握、理解并掌握、運用它。原因是對于地理事物或現象的認識,學生往往只從局部小區域進行認識、了解,而不能把它放置到整個地理區域,從它的特點、分布、成因三個方面著手;而前面所說的學生“較為熟悉”,實際上只是針對表象而言的,并不包含分布和成因在內,所以才如此。因此,地理教師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空間思維能力,是教師指導學生學好地理的前提,是首要任務。
3、缺乏思維的邏輯性,易受思維定勢束縛。學生在初中地理的學習中,只注重簡單的知識記憶,往往忽略了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方法,思維過程條理不清,違反了某些邏輯規則,結果得出的卻是錯誤的結論。如對熱力環流,有的學生沒有充分認識由冷熱不均引起的各個環節的先后順序,而導致對高低氣壓的產生原因分辨不清,從而產生大氣垂直運動是由低壓流向高壓的錯誤結論。【2】
二、 培養地理思維能力的具體做法
1、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培養學生地理思維能力。教師在地理教學中,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按照教育規律,由簡入難加強啟發誘導,調動學生頭腦中一切可以利用的知識,從學生的認知能力角度出發,步步深入,引導學生的進行深入的思考。例如,季風氣候,先樹立季風概念,即一年隨季節的不同有規律轉變風向的風,再建氣候概念,即一個地區長時期天氣變化的規律,主要包括氣溫、降水兩要素情況。那么,季風氣候就是在一年內隨風向的轉變,氣溫降水有明顯季節變化的氣候。在學生掌握了季風氣候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我國的季風氣候有關知識,學生學得明白掌握得扎實,對知識的理解也比較透徹,而且通過環環相扣的講解,使學生對有關季風的知識有了一個全面的理解。
2、注重知識體系的運用,促進學生地理思維能力發展。在地理教學中,要足夠重視一些具有促進思維能力培養的內容,對這些內容教師要有充分的思考,甚至要動用全教研組的力量來思考,然后實施教學。如分析巴西高原、德干高原為什么比較平緩,就結合高一地理的內力和外力作用 。如果遇到一些相關的學科,則更要請教一些相關學科的老師,如光合作用,就要請教生物老師,有關太陽高度的問題,就要請教數學老師等等,這樣學生就可以充分理解。同時為完善地理知識結構,地理教師可以在平時的地理教學中注重知識系統的建立,使學生完善知識體系,以便熟練運用。
3、從生活實際入手,逐步完善地理思維能力。生活即地理,許多地理知識和生活結合得相當緊密。實際上對地理知識的獲取過程是先認識地理中的一種現象,然后逐步分析其成因,最后再進行驗證推廣到一般的過程。因此對地理教學中千萬不能忽視生活中一些地理現象和地理知識的運用,千萬不能忽視學生已有的地理知識。例如:運用鄉土地理知識對比別區或別圖的地理事物,從而發展了學生的形象思維。學生在掌握鄉土地理的情況下再比較學習黃河中下游的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就容易理解、掌握和運用。【3】又如,在學完黃河中下游地區之后比較地理環境的各要素的異同點來學習長江中下游地區,無論在橫向比較或縱向比較中,學生則能更好地掌握長江中下游的地理環境。
4、學會運用地圖,培養學生各方面地理思維能力。地圖是學習地理最重要的工具,是教師不可缺少的直觀教具,也是形成地理表象進行形象思維的有效手段。例如,我們在地圖上讀出南北緯30到40度大陸西岸,聯想氣壓帶風帶的緯度分布和季節移動規律,總結出地中海式氣候的分布。讀圖和分析圖的教學,從讀圖的感性認識到分析圖的理性認識是培養學生進行地理思維的一個重要手段。
總結:地理知識與生產、生活實際及其他學科知識聯系密切,必須在聯系中掌握知識,才能學得扎實又靈活。因此,必須要在記憶的基礎上強化思維,只有形成相應的地理思維能力,才能從根本上增強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地理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
參考文獻:
[1]劉家輝,《普通初中地理課程標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02
[2]張庭芳,《地理特級教師的教學思路》,地理教育出版社,2006.12
[3]于銘,《地理思維能力培養》,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