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成
摘要:新課程要求“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性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教師要善于不斷創造具有激發性的教學情景,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關鍵詞:初中語文 教學 興趣
如何改變“填鴨式教學”模式、圍繞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培養創新性人才,是新時期課堂教學必須承擔的歷史使命。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使我感到,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要想讓學生學好語文,關鍵在于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興趣,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利用多種渠道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深入掌握知識、開發智力,使個人潛能得到充分挖掘。
一、課堂伊始,激發興趣
有人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語文教學也不例外。語文教師于漪說過:“在課堂教學中,要激發學生的興趣,首先要抓住導入課文的環節?!币驗閷胝Z是一堂課的開場白,是將學生由非學習狀態轉入本節課學習的準備階段,是為了疏導、啟發、激勵學生完成學習任務,掌握知識,提高能力所運用的語言。所以教師要精心設計好導入語以求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先聲奪人、一舉成功的效果。
導入語的方法很多,但要根據本節課所講內容設置恰當的導入語。就拿兩種導入法為例來談一下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歌曲導入法,初中學生正處于青少年時期,朝氣蓬勃,富有青春活力,喜歡唱歌,也喜歡聽歌,所以課前放一段能引出本課的歌曲,從而激發感染學生的情緒,增強講課的感染力。我在講朱自清的《背影》這一課時先放一曲電視劇《父愛如山》的主題曲,不僅吸引學生,還可以激發學生的感情。再如:設疑導入法,學生有好奇心,有求知欲望,你可以設置能讓學生深入文本的疑問,讓學生帶著疑問走進課堂,輕松完成本節課任務。在講《大自然的語言》時,可設置疑問:語言,“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列寧語)。我們人類通過語言輸出信息,獲取信息,服務于學習、工作、生活,人類社會才得以生存和發展。同時,人類在生產、生活中不能沒有一個信息來源“大自然的語言”。大自然也有“語言”嗎?它告訴我們人類什么?有什么意義?自然地引入課文,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欲望。
二、課堂過程
1、課堂討論,激發興趣
在一節課接近尾聲時,很多同學會產生疲勞感,對集中注意力也多少會有些影響,這時就應采取集中學生注意力的方法來強化這一環節,我認為最好的方法就是課堂討論法。結合課文內容,提出一個或幾個問題,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各抒己見,最后小組形成統一意見,反饋給老師,由老師對各組的討論結果進行點評,從而進一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2、建有效的師生互動,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是教與學相互影響的過程,以“教”促“學”,以“學”來促“教”。因此,在平常的教學中,教師應樹立民主意識,注意營造課堂的民主氣氛,創造和諧的師生互動課堂,從而使課堂活躍,學生學習興趣濃厚,學習成績和能力都得以提升。為了在語文課堂上構建有效的師生互動,我采用的方法是讓師生轉換角色。在教學過程中始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要尊重學生,全方位為學生的發展服務。如,在教學環節“學”這一環節中,我先給學生設置一些針對文本知識的問題,學生自己能解決的自己解決,自己解決不了的提出來互動解決。然后讓學生繼續進行文本探索,再向老師和其他學生提問題,這樣能幫助他們樹立起自信自尊,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3、適時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習興趣
多媒體是實現語文教學目標的一種重要的現代先進教學手段,正確運用多媒體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探索知識的內在動力,而情景又是激發學生興趣的動力和源泉。在語文課上適時運用多媒體,能通過情景畫面,使教學過程變得形象生動,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們產生學習動機。例如,我在講《雷電頌》時,如果單憑口頭講解,即使老師的口才再好、詞語再豐富、描述再形象,學生也很難將課文所要表現的場景再現于腦中。而運用多媒體課件,將屈原的形象和風、雷、電等有關意象展現出來,學生便有了更直觀的認識,一下子就能“入戲了”,然后再悲壯、激越朗誦中走進屈原豐富的內心世界,學生印象就會更加深刻。運用多媒體,以聲傳情,以行達意,不僅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而且能創造生動的教學氛圍。
三、拓展載體,激發興趣
有計劃地舉辦演講比賽、主題征文、詩歌朗誦比賽、故事會、詞語接龍、成語游戲、猜謎語等活動,還在課堂上開辟3分鐘節目,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暢談自己耳聞目睹或親身經歷的趣事,讓學生在活動中學到知識,在成功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從而更好地發展學生的想象力,訓練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性和學習語文的能力。
四、重視情感,激發興趣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曾說:“沒有情的教學就像曬干的絲瓜,無汁無味;沒有良好情感參與和推動,理解和記憶將是一句空話。”因為津津有味的學習才能學得既快又好,只有重視情感因素,才能創建和諧的學習環境。要求做到以情動人、以情育人、寓教于情。所以,我在課堂上使用“這位同學的見解真獨特”、“請你來回答”、“你說說你的想法”、“歡迎你提出不同的看法”對于他們的正確回答,我都給予了積極的肯定,讓他們看到點滴的成功;對于他們的不同看法,我都請他們再想一想,并進行點撥和指導,讓他們自己糾正錯誤,談出正確的看法。
總之,興趣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盡管激發語文學習興趣需要久久為功,但作為語文教師必須要在日常的教學方法、教學設計上拓展視野、力求創新,持之以恒地構建愉悅和諧的學習氛圍,從而不斷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