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靈
摘要:體育中心是促進田徑運動員身體素質提升、意志力培養的有效途徑,田徑作為體育中心重要組成部分,為田徑運動員打下良好訓練基礎,促進田徑運動員體能的提升。就目前來看,體育中心在田徑訓練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對體育中心水平的提升造成一定影響,基于此應采取有效的訓練策略,促進田徑隊員意志力的形成。
關鍵詞:體育中心;田徑訓練;培養對策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完善,人們對體育中心也逐漸重視起來,田徑訓練得到了有效開展。現階段,我國在田徑訓練中依然存在諸多不足之處,使訓練水平無法有效提升,本文將分別從:意志的概念研究、田徑訓練開展現狀、促進田徑訓練中隊員意志力培養的有效對策,三個方面來闡述。
一、意志的概念研究
意志是指人有意識地確立目的,調節與支配行為,通過客服困難來達到預期目標,而意志行動則是指受意志分配的行動,舉個例子:我們在觀看田徑比賽時,能判斷出劉翔的競賽過程就屬于意志行動,這是由于劉翔的意識十分明確,他必須通過重重考驗方可到達終點,最終拿到世界冠軍,意識是人類心理全過程,它通過對人類行為的調節與支配來實現目標,換言之,人要先有意志,最后才能產生意志行動。
二、田徑訓練開展現狀
(一)田徑運動員主觀能動性難以發揮
現階段,田徑訓練在體育中心得到了有效應用,并發揮出一定訓練效果,就筆者研究,目前許多體育中心教練忽視了田徑運動員的主體地位,訓練內容的安排未遵循以人為本原則,從而導致教材內容編排科學性的缺乏,例如:訓練內容的編排不符合田徑運動員身心發展現狀,訓練內容相對單一,創新性不足,且訓練內容與高中訓練科目有所重復,無法根據田徑運動員需求來開展訓練,在田徑訓練中,教練若忽視對田徑運動員的啟發,導致其興趣低下,難以實現訓練效果。
(二)未遵循因材施教相關原則
每一個田徑運動員發展水平均有所不同,有些田徑運動員身體素質相對較好,學習能力強,但也有部分田徑運動員身體素質差,學習能力有所欠缺,甚至有些田徑運動員還差處于大病初愈期,有些女生正處于生理期,為達到訓練目標,教練應采取因材施教原則,尊重田徑運動員個體差異,但在實際訓練中教練并未注意到這一點,而是采用“一刀切”,不僅無法激發田徑運動員訓練興趣,長此以往還會對田徑運動員帶來一些傷害。
(三)理論訓練同技能訓練未能有機結合
田徑訓練分為理論訓練與技能訓練,二者互相依存,田徑運動員缺一不可。當田徑運動員掌握了相關理論才能在訓練中取得更鮮明的效果,然而在實際訓練中,教練往往過于重視技能訓練,導致理論學習流于形式,最終使田徑運動員技能訓練缺乏必要的理論依據,無法獲得預期的訓練效果。
三、促進田徑訓練中隊員意志力培養的有效對策
(一)組織體育競賽
為促進田徑運動員意志力的形成,學校應通過體育賽事的開展,通過規則的制約來培養田徑運動員意志品質。體育競賽要求田徑運動員遵守規則,尊重對手,提高田徑運動員自控能力。比賽瞬間變化,時機稍縱即逝,在體育中心中,田徑運動員應該掌握時機,能促進田徑運動員良好意志力品質的形成。體育競賽要求田徑運動員克服種種困難,培養田徑運動員積極進取、勇往直前的競賽精神。
(二)采用心理暗示法
心理暗示是通過非語言手段、語言手段對田徑運動員心理施加影響的過程。心理暗示有積極與消極之分,為促進田徑運動員意志力的形成,教練應采取積極心理暗示法,在實施消極心理暗示時教練應采取無負面詞匯,文字應通俗化。如:堅持、很好,這類詞匯。此外教練舉手投足均也會對田徑運動員心理效應起到作用,對田徑運動員意志力造成影響。
(三)遵循田徑運動員主體地位
在田徑訓練中,教練應遵循田徑運動員學習主體地位,將田徑運動員當作課堂中心,在訓練內容編排中應立足于田徑運動員身心特點,并滿足其需求,避免出現與中學訓練內容重復。另外,在訓練內容上應盡量安排具有前瞻性的訓練內容,對田徑運動員有效啟發,不應照本宣科,充分激發田徑運動員學習興趣,并將分層訓練法應用其中,化難為簡,一切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來安排訓練。
(四)轉變訓練思想觀念
在人本理念的推行下,要加強體育中心改革,教練的觀念就要進行轉變。把人本理念與訓練方法相結合培養優秀的綜合型素質人才,隨著教育課程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教育方法已經無力滿足訓練的需求,就傳統的訓練方法及模式教練應該去除,不能只注重田徑運動員的競技技能的提升,從而忽略田徑運動員的精神需求,教練要懂得時刻關注田徑運動員的心理及身體素質健康發展,將人本理念與體育中心方法相結合,培養田徑運動員全面進行發展。此外,教練在訓練是應該關注每個田徑運動員的性格差異,由于田徑運動員基礎不在同一起跑線上,教練對基礎較差的田徑運動員要懂得因人施教,使得田徑運動員學習體育的興趣更加濃厚。
(五)注意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原則早在兩千多年前由孔夫子提出,這個訓練原則依然沿用至今,教練在實際訓練中,應加強對田徑運動員發育情況的了解,根據田徑運動員特點來安排訓練。舉個例子:對于身體素質差的田徑運動員,可以先安排一些運動量小的項目,待其適應后再適度增加強度,對于傷口愈合期田徑運動員,則應暫時運動。
(五)理論訓練與技能訓練結合進行
為促進田徑運動員意志力的形成,應將理論訓練與技能訓練有效結合在一起,不同訓練內容知識點均有所不同,首先教練應對理論知識進行灌輸,幫助田徑運動員更好地掌握知識,在此基礎上應展開技能訓練,避免盲目訓練。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高等院校都要提高對田徑訓練的重視程度,尤其是要加強經濟方面的支持力度,完善對田徑場地和器材方面的建設,確保訓練能夠不折不扣地進行,為師生解決訓練中的后顧之憂。
結束語
田徑訓練是各項運動訓練的基礎,在體育中心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過去,由于在體育中心田徑訓練中存在著的一些問題,導致訓練效果受到影響,訓練質量難以提高,田徑運動員意志力難以形成。對此,我們應當從訓練方案設計和訓練場地及器材的建設等多方面入手,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
參考文獻:
[1]張倩,倪剛,張波. 不同組合力量訓練方法對田徑運動員下肢爆發力的影響研究[J]. 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5,(16):65-68+5.
[2]黃賽強. 體育中心田徑隊訓練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 當代體育科技,2013,(34):20-21.
[3]廖偉玲. 部分常用訓練方法在排球專項訓練課中負荷強度的探討[D].北京體育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