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上
摘要:群眾文化在百姓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可以更好地滿足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對于弘揚民族精神、促進引導溝通與創造和諧、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陶冶思想情操具有重要意義。鑒于此,本文筆者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就如何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進行了具體探究,以期全面發展群眾文化事業。
關鍵詞:基層群眾;文化建設
一、導言
基層群眾文化指的是基層群眾以娛樂和滿足精神生活為目的,自編自導的文娛類的文化活動,它對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十分重要的,不僅能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素質,化解各種利益之間的矛盾,同時,還能消除基層群眾心理上的矛盾。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基層群眾的文化建設是一項基礎工作,文化活動滿足著人們的精神需求,對基層群眾的自身有著很大的影響。基層群眾的文化建設做得好,能夠增強我國文化的整體實力,奠定了實現社會主義強國的基礎。
二、群眾文化的社會地位
(一)我們是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群眾是國家的主人,群眾文化不應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而被大眾文化和娛樂文化代替。胡錦濤同志在十八大報告中提出,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一是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二是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三是要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四是要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十八大報告為推進新時期群眾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群眾文化工作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功能是潛移默化的教化作用,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讓人們參與其中,結束藝術的熏陶,從而提高全民素質,同時獲得情操的陶冶和美的享受,并在其中建立和升華高尚的審美境界。
(三)群眾文化既有分散又有集中。既有分散在千家萬戶和社會各界進行的,又有集中在文化場館、公園、各公共場所的;既有依照個人興趣愛好分散選擇不同文藝項目的,又有興趣愛好各異的人在同一場所選擇同一項目的;既有集中活動,又有個體形式分散活動的。
三、群眾文化的重要因素
人民群眾是群眾文化活動的主體。群眾文化工作開展的成敗取決于群眾是否積極參與。只有人民群眾擁有積極的參與意識,并發揮主人翁意識,充分表現出自我發展的能力,才能確保群眾文化活動的成功。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能更好地為人民群眾提供精神食糧,提高人民群眾的文化品位,真正體現群眾文化群眾化。舉辦群眾文化活動是推進群眾文化深入開展的關鍵,活動的主辦方都有明確的動機和目的,內容是由主辦方的意圖顯示,形式是由目的和動機決定。
四、群眾文化的建設
(一)穩定和壯大群眾文化隊伍
加強群眾文化的建設首先就要穩定和壯大群眾文化隊伍。街道、社區的管理干部是群眾文化建設與管理的重要力量,他們組織、策劃和管理群眾文化,要穩定個壯大群眾文化隊伍應該能從群眾中善于發現、挖掘和培養社區文化活動的骨干和積極分子,建立一支年齡、專業技能、知識結構等各方面合理的社區工作管理干部隊伍。并對管理人員進行經常性的培訓,促進管理人員對群眾人員進行更好的交流,保證廣大群眾的參與和支持。首先,街道、社區管理干部可以從群眾的生活待遇入手,保證群眾的收入與當地的生活物質水平向一致,群眾只有在物質上得到了保障,才能更好的豐富群眾文化生活,進而從物質享受向精神享受過渡。其次,管理人員應該給群眾營造和提供良好的文化工作氛圍,以便他們能愉悅地工作,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和天賦,以繁榮和豐富社區文化,推動群眾文化建設。
(二)堅持傳統文化,加強本地文化在群眾中的滲透
自從中國加入WTO以來,中國對外開放的水平日益提升,當外來經濟貿易在中國流通之時,大部分外來文化也不斷滲透在中國文化中,為了加強群眾文化建設,我們一定要堅持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因為群眾文化是群眾長期形成的風俗習慣、節日文藝。游園、燈會、茶藝、聚會等都屬于群眾文化,加強群眾文化建設能夠使群眾更好的掌握人文知識、歷史知識以及黨的路線方針等,從而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建設。因而我們要在堅持本國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加強本地文化在群眾中的滲透,可以開展知識講座、社區論壇等崇尚科學、破除迷信、倡導社會公德,健康、環保的活動,使群眾在各種活動中受到社會主義道德教育,提高廣大群眾的文明素質,強化廣大群眾的公德意識和環保意識。
(三)認清形勢加快群眾文化建設的步伐
在新形勢認清群眾文化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只有認清了形勢,促使人們更好更快的進行文化建設。縱觀目前群眾文化的建設,投入偏少、設施薄弱、保障不全、隊伍不穩是存在的主要問題,因而,我們要重視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繼續堅持科學發展觀,加快文化體制改革,推進和諧社會的建設。在新形勢下群眾的生活物質水平已經越來越富足,她們更加需要的是一種享受文化的精神活動,對此黨中央、國務院提出建立覆蓋全社會的、保障廣大群眾能夠方便、就近參與和享受文化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可見加強群眾文化建設是受到國家領導重視的。就群眾文化的作用而言,群眾文化建設工作要求讓廣大群眾平等地享受和參與文化最終能夠加快和諧社會的建立。
(四)提高思想認識,高度重視基層群眾文化建設
各級領導要認真學習、認真研究加強文化建設、提升軟實力的有關政策文件,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以戰略的眼光、與時俱進的思維、開拓創新的舉措,充分認識到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切實加大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領導力度,加強黨和人民群眾之間的血肉聯系,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和科學文化素質,實現基層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的重要作用,把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擺上重要的議事日程,并把各項任務納入任期目標,市、縣、鄉(鎮)財政應設立專項經費,確保文化站建設和開展文化活動的經費投入,相關部門、鄉鎮要提高對文化站、場館建設的認識,提供必要的人、財、物支持,簡化辦事程序,文化主管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讓社會各界認識到文化設施建設的重要性,進而拓寬群眾文化空間,為人民群眾解渴、解惑、解壓、解難,滿足人民群眾求知、求富、求美、求樂的愿望,使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強大動力。
五、結語
在新形勢下社會經濟的發展日新月異,人民群眾在物質生活的享受中更加越來越重視精神享受,其文化需求也日益多樣化,因此,在新時期我們要創立特色群眾文化,培養群眾的文化意識,提高城市文化品位,與國際大都市文化接軌。
參考文獻:
[1]袁恒梅.淺談如何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J].群文天地,2011,14:21.
[2]陳達榮.淺談基層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的建立[J].群文天
[3]潘丐勇.淺談基層群眾文化的現狀與趨勢[J].大眾文藝,201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