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江
摘要:黨建工作是高校運行管理的關鍵環節,如何發揮優秀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建立標準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一直是校園黨建工作的重點內容。然而在當前的校園黨建工作中存在著種種問題,導致黨建工作效果不是十分理想,甚至給黨建工作的開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不利于和諧校園的構建。本文將論述和諧社會背景下校園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和具體的開展路徑,以期全面提高校園黨建工作質量,促進校園黨建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和諧社會;校園黨建工作;開展路徑
引言:近年來,我國市場競爭愈發激烈,企業對人才的個人素質和專業技術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給高校教育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和挑戰。高校不僅是傳授學生科學文化知識的主要場所,更要讓學生明確自身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唯有如此學生才能肩負起社會主義建設的崇高使命。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高校要為學生營造和諧的校園文化,并在校園文化的氛圍下對黨建工作進行改革和創新,這是校園黨建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和保障,與此同時,黨建工作還能夠加快和諧校園文化的建設步伐,提高學生黨員的綜合素質,由此可見,和諧校園建設和校園黨建工作是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的。
一、和諧社會背景下校園黨建工作的重要性
(一)是提高學生政治覺悟的重要途徑
思想政治覺悟是學生必備的素質之一,由于我國教育體系中將過多的精力放在提高學生科學文化素養上,反而忽視了對學生思想政治覺悟的培養,導致學生的思想價值觀念尚未定性,這對于學生的就業和發展來說,都造成了負面的影響。而黨建工作恰好可以解決上述問題,通過對學生進行系統、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學生了解國家的政策法規以及黨的思想和方針政策,循序漸進的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激勵學生向著既定目標不斷奮斗,從而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素質、有文化的新時期社會主義接班人。
(二)是充實高校黨員隊伍的有力舉措
高校是人才成長的搖籃,也是學生黨員的聚集地,他們是我國黨員隊伍的生力軍,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有生力量。學生黨員沒有受到社會的浸染,思想上比較單純,可塑性較強,他們還具有豐富的知識和活躍的思維,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好品質。為了引進和培養更多的學生黨員,就要積極開展黨建工作,建立校園黨建工作長效機制,加大資金和資源的投入力度,優化組織結構,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為青年黨員人才的培養提供良好的支持和保障,從而為黨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生機和活力,為和諧社會的構建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是弘揚校園和諧正氣之風的需要
校園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大量的學生聚集在校園之中,他們的思想和行為一直在潛移默化的相互影響。如果某些學生的思想出現了偏差,就會給他人的思想帶來一定的誤導,甚至會影響到整個校園的風氣,高校的管理也會面臨著各式各樣的難題。大力開展校園黨建工作,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導,糾正學生的錯誤思想,鼓勵學生向著優秀的學生黨員學習,擴大黨的影響力和號召力,引導學生形成科學的價值觀念,對于營造和諧的校園氛圍,弘揚正氣之風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二、和諧社會背景下校園黨建工作的創新途徑
(一)強化入黨培訓教育機制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愈發寬泛,他們極易在社會上不良現象和信息的影響下產生享樂和拜金的思想,導致部分學生的社會主義價值觀日益薄弱,對于入黨的認識過于功利性。同時,我國高校的入黨培訓教育機制不健全,形式化主義十分嚴重,難以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有效的引導,這些都是當前校園黨建工作中急欲解決的問題。高校應該借助教師和學生的力量對入黨培訓教育機制進行改革,采用黨課、思政教育、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的模式,為學生創建更多學習和交流的機會,明確學生的入黨動機,以便于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正面的引導,從而充分發揮入黨培訓教育的實效性,全面提高學生黨員的思想覺悟和道德水平。
(二)加強校園黨建工作者的素質建設
校園黨建工作需要一批高水平的黨建工作者,他們的工作經驗和技術水平將對黨建工作的效果產生決定性的影響,所以應該加強校園黨建工作師生人員的素質建設,保證高校黨建隊伍領導工作的積極地位。除此之外,還要加強對學生思想行為的觀察,輔導員和已轉正學生黨員要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監督,從根本上對他們的行為和缺點進行及時的糾正。同時,輔導員老師和已轉正學生黨員也應該加強自身的素質建設,要嚴格把握學生黨員的審核關,做到盡職盡責,拒絕腐敗,這是對自身工作的負責,也是對學生黨員的負責,更是對中國共產黨的堅實后備力量的負責。
(三)加強網絡平臺建設
網絡有著廣泛的受眾群體,深受學生的喜愛,將網絡引入到校園黨建工作中,擴大教育宣傳陣地,能夠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擴大校園黨建工作的影響力,更為符合學生的心理需求。高校應該加大網絡設備和技術的引進和應用,建設富有校園特色的黨建工作平臺,尤其要增強平臺的功能性和實用性,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研究提供便利。在校園黨建工作中還要注重方式方法,采取柔性管理模式,激勵師生員工自我學習、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在黨建管理上要實行目標管理;在組織設置上,要根據高校變革的方向和要求,靈活設置,做到黨建工作網絡平臺的建設既有利于開展業務工作,又有利于加強管理。
結語:和諧社會是一種理想的社會狀態,是各行各業人們都在不斷努力為之奮斗的目標,高校作為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肩負著建設和諧社會的重大使命,高校的和諧能夠促進社會的和諧,因此要想構建和諧社會,首先就要建設和諧的校園環境。校園黨建工作的開展有助于加快和諧校園的建設步伐,在校園內部營造積極向上的良好風氣,在長期的浸染和熏陶之下學生也會形成科學的社會主義價值觀,在此背景下和諧社會的構建也將真正成為現實。
參考文獻
[1]陳杰.和諧校園視角下高校團建工作思考與實踐[J].河南教育(高教).2015(04)
[2]吳紅.和諧校園視角下加強高校黨風廉政建設的路徑探析[J].時代教育(教育教學).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