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旭 蔡林峰 易 黎
(1.長江師范學院體育與健康科學學院,重慶涪陵408000;2.重慶市涪陵區特殊教育學校,重慶涪陵408000)
重慶市三對三街頭籃球賽的開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謝 旭1蔡林峰2易 黎1
(1.長江師范學院體育與健康科學學院,重慶涪陵408000;2.重慶市涪陵區特殊教育學校,重慶涪陵408000)
三對三街頭籃球賽起源于美國黑人社區,因為對場地設備要求簡單,常在居民區街道旁或公園里比賽,所以也被稱為“街頭籃球賽”。三對三街頭籃球賽崇尚的是自由籃球,沒有那么嚴格的規則,玩球的人們可隨意的組成三人一隊進行比賽,同時場上還會放著嘻哈音樂(Hip—Hop),球員們跟著強烈節奏的音樂,穿著寬大的運動服飾,像跳舞一樣進行籃球比賽。三對三籃球賽將打球、娛樂融入一體,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街頭籃球文化。據悉,有不少NBA的籃球巨星,也會在休賽期去美國著名的哈林區街頭籃球場打三對三籃球賽。
三對三籃球賽正式進入我國的時間較晚,但是推廣的速度極快,特別受到青少年籃球愛好者的青睞。北京、上海、廣州等較發達城市最早開始舉辦三對三籃球賽。發展至今,全國各省市常年都會有各種大型或小型的三對三籃球賽,覆蓋面之大、參與人數之多,是其他群眾體育賽事不可比的。近年,如阿迪達斯,肯德基,361度是我國最具影響力商業贊助的三對三籃球賽事。重慶市首次舉辦三對三籃球賽是1999年的“紅牛杯”。全市報名參賽的隊伍有300多支。2001年舉辦第二屆“紅牛杯”三對三籃球賽時,報名參賽的球隊就超過了1000支。
2.1 三對三街頭籃球賽制
通過將三對三街頭籃球賽和五人制籃球賽進行比較,更容易了解三對三籃球賽的賽制。見表1:
表1 三對三街頭籃球賽與五人制籃球賽對比表
2.2 三對三街頭籃球賽的特點
由于三對三街頭籃球的賽制有所不同,因此它有著自己的特點。
2.2.1 普適性
三對三街頭籃球賽的對戰雙方各三人,只需要半塊籃球場,攻守共用一個球籃,因此非常易于開展。加之不必全場奔跑,所以運動量相對較小,適合于不同年齡段的人參與。同時三對三籃球賽的戰術類型、戰術方式更加簡單,對球員
2.2.2 對抗性
三對三籃球賽只在半個球場進行,每節10min,全場共兩節。因為共用一個半場和一個球籃,攻守戰術以陣地戰為主,因此對球的爭奪、位置的爭搶更加激烈,并且攻守轉換速度更快,所以隊手之間的身體對抗性更高。
2.2.3 趣味性
三對三街頭籃球賽崇尚的是自由競賽。不像傳統籃球賽需要遵守嚴格的競賽規則,也并不那么強調競技性。專業的街頭籃球場上還會配有涂鴉墻和節奏感強的嘻哈音樂(Hip—Hop)等街頭籃球元素。三對三街頭籃球賽更強調的是自娛自樂、觀賞性等,目的是讓參與者可以真正享受到籃球運動所帶來的快樂。
自1999年重慶市第一屆 “紅牛杯”三對三街頭籃球賽開始至今15年,重慶市的籃球愛好者對三對三籃球賽的關注熱情持續升溫。據統計,每年都會有各類三對三籃球賽事100余場,舉辦單位主要是重慶市籃球管理中心、市籃球協會和一些全國或本土的商業贊助的有屆次的三對三籃球賽。近年來,三對三籃球賽的活動形式越來越多樣化。一些全國知名的三對三籃球賽,不僅安排有三對三比賽,還會有許多籃球趣味游戲,如:投籃機比賽、技巧賽、三分球比賽、街舞比賽、扣籃比賽等。與此同時,各項比賽都設有高額獎金,吸引了更多高水平的隊員前來參加,提高了比賽的觀賞性。
3.1 重慶市三對三街頭籃球賽事情況分析
重慶市近5年的三對三街頭籃球賽事情況見表2:
表2 重慶市大型商業贊助三對三街頭籃球賽統計表
從表2看出,重慶市近5年三對三街頭籃球賽,每年比賽次數逐年增加,參賽的隊伍也越來越多。本文只統計了部分大型的商業贊助的三對三街頭籃球賽。每年4月至5月的周末,重慶市籃球管理中心、市籃協還會舉辦全民健身三對三街頭籃球賽,覆蓋面更廣,參與人數更多,可以說三對三街頭籃球賽為重慶市群眾體育比賽工作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3.2 重慶市三對三街頭籃球賽場地設施分析
表3 重慶市(主城區)籃球場地情況調查表
根據表3調查結果顯示,重慶市主城區共有公用籃球場地267塊,其中塑膠場地140塊,占總數52%,居首位。其次是水泥場地,占總數39%,隨著近年對體育設施的改造,水泥場地逐年減少。統計的室內木板場地主要來自于重慶市主城各區的體育館場地,個別經濟強區會有2至3個體育館。統計中并沒有發現公有專業三對三籃球場,但是有私營的專業三對三籃球場,此現象將會對重慶市三對三街頭籃球賽的發展帶來一定制約。
3.2 重慶市三對三街頭籃球賽事經費及裁判員配備情況分析
賽事經費是開展任何體育比賽的血脈。據調查,重慶市三對三街頭籃球賽事經費主要來源于商業贊助和參賽報名費,目前還沒有針對開展三對三籃球賽而設置的專項經費。由于比賽經費的薄弱,加上三對三籃球賽的賽程密集且場次多,造成在裁判員的選派上,95%的比賽都只有一名裁判員執裁,當比賽進入決賽階段才會由兩名裁判員執裁。三對三籃球賽攻守轉換速度快,身體對抗強,場次多,這些都對裁判的水平和體能提出了考驗,所以時常會因為裁判員的錯漏判,而遭到投訴。
4.1 結論
4.1.1 目前,我國的三對三街頭籃球賽已不鮮見,它所具有的普適性、對抗性和趣味性深刻吸引著籃球愛好者,其中中學生和大學生最為喜愛。據調查分析,重慶市三對三街頭籃球賽的發展已具有一定規模,對推動重慶市群眾體育比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4.1.2 調查中發現,重慶市三對三街頭籃球賽的發展受到了場地設施、賽事經費、賽事制度、賽事品牌等方面的影響和制約。
4.2 對策
4.2.1 重慶市籃球管理中心、市籃協以及相關管理部門,應在思想上重視并支持三對三街頭籃球賽的開展。首先,應建立健全賽事組織領導機構,統籌管理三對三街頭籃球賽的推廣和發展。然后根據重慶市的具體情況制定合理的運行和管理模式,確保三對三街頭籃球賽健康3.4 發展假日旅游傳承民族傳統體育
近年來,隨著國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精神消費逐漸發展成為主流。越來越多的國際友人帶著對中國傳統體育文化的滿心好奇而毅然決然地選擇加入到了假日旅游的行列隊伍中。在這個社會大背景下,不管是年過花甲的老人,還是飽受生活壓迫的中年一族,亦或是是無處宣泄的學生,他們都希望能夠在來之不易的節假日,或陪伴家人,或協同親友,一起出去走走,散散心,暫時遠離城市的喧囂,緩解一下壓力。所以,節假日旅游便成為很多群眾與學生度假的不二選擇。因此,我們要充分利用好這個發展平臺,以他們為載體,將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介紹給更多熱愛傳統文化的世人認識,不僅要在億萬中華兒女之中極力推廣廣西傳統體育項目文化,還要傳播給更多的國外朋友了解熟知,讓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跨越省份,走出中國,走向世界。
廣西地域遼闊,民族眾多,文化紛呈,民族傳統體育的歷史悠久,源遠流長。21世紀,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的需求急速提升,為了讓廣西少數民族體育項目適應時代的步伐,不被外來體育文化所滲透沖擊,實現可持續性發展,必須建立和完善相關機制,改革創新,與時俱進,促進廣西傳統體育項目的科學化、市場化、現代化和產業化的發展進程,讓傳統體育文化在歷史的發展中獨放異彩。我們必須做好應對措施,力挽狂瀾,使傳統體育項目在世界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
[1] 張聲震.廣西少數民族傳統體育[J].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1991.
[2] 許莉.廣西與東盟民族傳統體育的融合與發展研究[J].體育科技,2014(6).
[3] 林慶,李旭.城市化進程與中國少數民族傳統文化的生存前景[J].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 (4).
[4] 夏瓊華.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的教育策略[J].體育與科學,2010(1).
[5] 潘彥宏.廣西少數民族體育運動發展現狀的研究[J].體育科技,2016(2).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3Vs3 Street Basketball Matches Carrying out in Chongqing City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f It
XIE Xu,etal.
(Yangtze Normal University,Fuling 408000,Chongqing,China)
運用文獻資料、問卷調查、專家訪談等研究方法對重慶市三對三街頭籃球賽的開展現狀進行研究。認為:(1)重慶市三對三街頭籃球賽的發展已具有一定規模,對推動重慶市群眾體育比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2)由于場地設施、賽事經費、賽事制度、賽事品牌宣傳等方面的欠缺,對重慶市三對三街頭籃球賽的發展造成了影響與制約。根據研究結論提出:(1)加強領導重視,建立賽事組織領導機構;(2)加快場地設施建設,提高裁判員水平及管理;(3)擴大宣傳力度,樹立賽事品牌等對策。旨在幫助重慶市三對三街頭籃球賽健康快速發展。
籃球運動;重慶市;街頭籃球;現狀;問題;對策
謝旭(1984-),重慶人,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的技戰術要求也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