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典
(河南科技學院體育學院,河南 新鄉 453003)
中國女子手球隊兵敗22屆世界錦標賽原因探析*
李典
(河南科技學院體育學院,河南 新鄉 453003)
世界女子手球錦標賽是女子手球比賽的頂級賽事,甚至于可以媲美四年一屆的奧運會手球比賽,其創始于1957年,中國女隊自1986年首次參加第9屆世界錦標賽,截止目前為止參加了所有的世錦賽,并在第10屆世界錦標賽中獲得了第8名,創造了世錦賽的最佳參賽紀錄,至今無法打破。
第22屆世錦賽在丹麥舉辦,最終挪威戰勝荷蘭隊取得冠軍,中國女隊小組賽與荷蘭,波蘭,瑞典,安哥拉,古巴等球隊分在同一小組。但中國隊小組賽僅戰勝了古巴隊,小組賽1勝4負失去了晉級16強的機會??偨y杯比賽中中國隊先后戰勝日本和阿根廷,贏得了總統杯,最終名列第17名。由于在之前進行的里約奧運會亞洲區資格賽中獲得第三名,世錦賽未能進入前六名,從而失去了參加落選賽的機會,因此徹底失去了參加里約奧運會的資格,中國女手繼失去倫敦奧運會參賽權后連續兩屆未能取得參加奧運會的資格。
1.1 研究對象
以第22屆世界女子手球錦標賽的中國女隊與荷蘭,瑞典,波蘭,安哥拉,日本,阿根廷等(由于古巴隊實力較弱,因此在分析時略去中國與古巴的比賽)6場比賽作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中國女手,以及世錦賽,奧運會等重要賽事相關的文獻,跟蹤了解當前世界女子手球的發展趨勢和潮流,以及中國女手在國際賽事中的表現和相關研究的動態發展;瀏覽國際手球聯合會官方網站以及第22屆世界女子手球錦標賽的官方網站相關信息和攻防技術統計數據,了解中國女隊的攻防兩端的能力,從而以數據來科學客觀的分析梳理中國女隊兵敗的原因。
1.2.2 錄像觀察
觀看中國女隊的6場比賽錄像,整理收集論文相關的攻防技術數據,并結合第22屆世界女手錦標賽官網上技術統計數據,獲得本研究的原始數據。
1.2.3 數理統計
采用EXCEL2007,SPSS 18.0 for Windows統計軟件包對中國女隊及對手的身高,體重,年齡,攻防數據進行整理,并對以上數據進行方差分析,對中國與對手各項數據做比較分析。
2.1 中國女隊與對手身高、體重、年齡情況對比分析
表1 中國女隊與對手身高、體重、年齡等情況對比一覽表
續表:
現代女子手球運動正朝向技術動作男子化,身體對抗更加強烈、合理化,更加快速,更加連續,時空爭奪的方向發展,同時比賽的精彩和激烈程度進一步加強,而身體形態的好壞可以在直接或者間接的對抗中取得優勢或處于劣勢,同時一定程度上能夠可以影響技戰術的發揮,根據taborsky對世界強隊身高情況的研究,當前世界女子強隊的平均身高保持在在176-178CM之間[1]。由表1可見,中國女隊平均身高179.5CM,高于2011年和2013年世錦賽參賽隊伍178CM的平均身高,而且均超過了對手,與安哥拉,阿根廷,古巴等三隊呈現出顯著性差異(P<0.05),高出日本隊12CM,與日本呈現出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而且高出荷蘭、波蘭等歐洲強隊的身高,從身材方面基本具備了與世界強隊抗衡的條件。
在平均體重上,中國女隊平均體重與波蘭隊相同,均為73.3KG,比其他幾支球隊體重都大,超出日本隊5KG,在體重方面呈現出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
在平均年齡方面,中國女隊平均年齡22.3歲,低于2013年世錦賽的22.31歲,同樣低于2011年世錦賽的24.4歲,再次創造了中國隊組隊參與世錦賽來的最低紀錄。與對手相比,是年齡最小的球隊,與荷蘭,阿根廷,古巴呈現出顯著性差異(P<0.05),與波蘭,瑞典,日本,安哥拉等四隊呈現出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但眾所周知,集體球類運動員的成長周期需要8-12年,而中國女隊平均年齡只有22歲,隊伍中年齡最大的是組織隊員趙佳琪,29歲,出場時間5小時24分鐘,年齡最小的是19歲,包括三名隊員,而且上場時間還較長,都在2-4小時之間,盡管年輕隊員沖勁足,體能好,拼搶意識,比賽欲望強烈,但大賽經驗較少,比賽出現起伏在所難免,由此可見,中國女隊在后備人材的選拔和培養上,以及如何來調動老隊員比賽欲望,延長老隊員的運動壽命上還需要下一番功夫,需要尋找此問題的根源,從而對癥下藥,解決問題。
2.2 中國女隊與對手進攻能力對比分析
鑒于古巴女隊實力較弱,為保障數據的客觀性以及可信度,在分析時將中國與古巴女隊的比賽數據進行剔除。
由表2,從進攻數據來看,中國女隊僅在外圍得分,射門次數,7米球得分和成功率的數據比對手略好一些,其他數據均與對手有差距,尤其是在底線位置得分,外圍射門次數,外圍射門成功率,突破射門次數四個方面與對手呈現出顯著性差異(P<0.05)。
表2 中國女隊與對手進攻數據對比一覽表
首先從整體上看中國女隊在得分能力、射門次數和射門的成功率上與對手有差距。中國女隊場均得分27.7分,而對手為33.5分,場均比對手差將近6個球。而在與荷蘭,波蘭,瑞典這三支歐洲強隊的比賽中,中國隊分別得到了21、24、28分,成功率分別為34%、59%、42%,而對手分別得到了42、29、47分,成功率為67%,59%、72%,由此一方面反映出中國女隊與世界強隊尤其是歐洲強隊之間在進攻能力上差距有多大,同時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中國女隊整體的防守能力和防守質量的好壞。
其次從不同位置得分情況來詳細分析中國女隊與對手的進攻能力和手段:手球項目中根據運動員射門的距離、位置和運動員的功能將射門依次劃分為邊鋒射門、底線射門、外圍射門。
在邊鋒射門方面,中國女隊場均3.5分,對手為4.3分,射門次數分別為7.3次和7.5次,成功率50.7%和57.2%均略遜于對手,但沒有顯著性差異。
底線射門方面,中國女隊場均7.7分,而對手為12.7分,這一數據從統計學角度呈現出顯著性差異(P<0.05);射門次數上中國為14次,而對手則獲得了18.7次;成功率上中國隊為58.5%,對手為70.2%,中國女隊底線隊員沙正文身高達到了190CM,但7場比賽上場時間為127分鐘,得到了7分,其中在底線位置僅獲得了9次射門機會,由此可以看出,中國女隊外圍與底線的銜接出現了問題,底線無法獲得更多的出手機會,如何來解決內外線銜接的問題是中國女隊需要在下步訓練中重點進行研究。
外圍射門方面,中國女隊外圍得分場均5.2分,而對手為3.7分,略好于對手,但從外圍射門出手次數上來看,中國女隊外圍出手18次,而對手僅為9.7次,中國隊外圍射門成功率為29%,對手為38%,這兩項數據從統計學上都呈現出顯著性差異。由此可見,中國女隊在外圍射門得分的能力和手段上尚待于改進,這一問題始終困擾著中國女隊,一直未能找到好的解決辦法。
第三,從不同形式射門來看:手球項目射門的形式分為以下三種,依次為7米球射門,快攻射門,突破射門。在7米球方面,中國女隊以場均4.2分,4.8次射門機會,70.7%的成功率,數據上略高于對手,這也是中國女隊能力的體現。
快攻反擊是最為容易,最為高效的得分方式,不僅可以鼓舞全隊的士氣,而且可以達到打擊對方的目的。本屆比賽中,中國女隊場均發動快攻7次,得到5.8分,而讓對手場均獲得9.7次快攻機會,得到7.5分,而且在成功率上也低于對手,由此可見,中國女隊在快攻反擊方面還有待于加強,應提高對快攻重要性的認識,積極探索改善的方法和途徑。
突破射門是運動員個人1對1能力的體現,運動員能夠突破對方的防守將會直接面對門將進行射門,而且突破后可以吸引對方的協防和補防,從而為隊友創造了進攻機會。但在突破射門次數方面中國女隊與對手呈現出顯著性差異(P<0.05),中國女隊場均僅不1.3次突破射門機會,而對手為3.3次,中國女隊在比賽中暴露了腳步動作慢,爆發性、突然變身起動能力,對抗能力和應變能力較差的弱點,在對抗中無法擺脫防守,球的運轉不流暢,連續性不強,因此無法突破對手的防線,反而出現了很多的進攻犯規。
第四,在助攻和失誤方面:助攻是運動員個人能力、視野以及全隊配合綜合能力的體現,中國女隊比較注意集體協作,場均助攻18.2次,略遜于對手的20.3次。在失誤方面,中國女隊場均16.3次,而對手僅為13次。
2.3 中國女隊與對手防守能力表現對比分析
表3 中國女隊與對手防守數據對比一覽表
在防守上,中國女隊根據不同的對手,比賽的不同階段采取了不同的防守陣型,總體上來說,在預賽階段采用擴大的3-2-1,3-3攻擊防守陣型,在總統杯賽期間采取了6-0密集防守陣型。對手在防守陣型的選擇上,荷蘭、波蘭、瑞典3支歐洲球隊多采用6-0防守,防線通常擴大到任意球線附近,球門正面的防守非常嚴密。安哥拉則采用了5-1防守,尤其是加強了對中間組織隊員的防守,從而限制球從中間向兩側的流轉。日本隊則采用3-3防守,一方面加強對外圍隊員的防守,同時加強了對底線隊員的包夾、協防,切斷外圍與底線隊員之間的傳球路線。
從防守數據來看,盡管從統計學的角度上未呈現出顯著性差異,但中國女隊的數據還是全面落后與對手。中國女隊場均搶斷3.3次,而對手為5.0,雖然中國隊采取了攻擊性較強的防守陣型,但隊員在比賽過程中執行力還不夠,閱讀比賽的能力較弱,腳步移動慢,對抗能力弱,1對1情況下的防守能力弱,給對方的壓迫性不強,協防補防的意識和能力,拼搶意識和能力均還有待于提升。
成功的封球一方面不僅成功的瓦解了對方的進攻,給對方的射門隊員產生壓力,另一方面有效地緩解球隊防守以及守門員的壓力,提升球隊的防守士氣和動力,而且還可以獲得快速反擊的機會。在封球方面,中國隊場均封球1.8次,而對手為4.8次,但在與荷蘭、波蘭、瑞典的比賽中,中國全場封球分別為0次、2次、1次,而荷蘭為12次,波蘭為4次,瑞典為9次。即使在對日本的比賽中,中國也未能獲得一次封球,而中國隊平均身高要高出日本12CM,由此可見中國女隊在封球上與對手,尤其是與世界強隊還存在很大的差距。賽后與相關的隊員和教練員進行了交流,她們覺得對手的技術能力與國內隊員有很大的差別,國內球員通常在進攻時常常要經歷組織階段然傳傳球后過渡到射門,而且射門方式比較單一,通常跳起射門較多,而且跳起射門的腳步動作比較慢,高舉高打,而歐洲球員接球空中起跳射門,雙腳起跳射門,支撐射門,跑動射門,射門手段多樣,強調射門的突然性和不可預見性,只要面前有空檔就出手射門了,所以中國隊員在防守時不知道對手什么時間傳球,什么時間突破,什么時間射門,因此無論形成有效的封球。
在罰出場兩分鐘方面,中國女隊場均4.3次,而對手為2.7次,這就意味著中國女隊每場比賽中要有將近10分鐘的比賽里是5打6,要以少打多或以少防多,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中國隊采取了擴大的攻擊性防守,因此個人防守的區域增大,對運動員個人的防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但比賽中由于隊員防守動作的不規范,腳步移動慢,力量、速度不夠,用手代替移動進行防守,或者防守中心態急于求成從而導致動作過大,以至于被紀律處罰。
2.4 中國女隊與對手守門員表現情況對比分析
守門員是球隊的最后一道防線,在手球圈里有句俗話說“一個好門半支隊”,可見守門員對于球隊的重要性。在守門員的表現上,本次比賽中國女隊有三名守門員,1號和22號兩人幾乎是輪番上陣,上場時間相差無幾,分別成功撲救34和46次,成功率分別為26%和27%,撲救的成功率都不是很高,但略好于2013年的20%和2011年的24%,而對手場均撲救14.2次,成功率為33.5%,而世界強隊的門將:如挪威隊撲救的成功率達到38%,荷蘭隊為40%,差距仍然十分明顯。賽后,筆者與中國女隊的守門員進行了交流,她們也談了對比賽的看法,同樣一方面明確提出了不適應對手的技術特點,尤其是不適應對方射門隊員的出手時機,出手方式和射門線路,對手攻擊的突然性很強,節奏快而且多變,無法進行預判,從而導致守門員無法適時的采取合理的撲救動作。另一方面,由于外圍防守沒有壓迫性,封球成功率低,因此守門員與外圍防守隊員封擋對手射門線路的配合則無從談起,這也是造成中國女隊守門員撲救成功率低的原因之一。
3.1 結論
3.1.1 中國女隊在本屆世錦賽上的表現略好于以往,從形態學上講,平均身高179.5CM,平均體重73.3KG,都排在各隊的前列,但平均年齡為22.3歲,創了中國參加世錦賽之最。
3.1.2 進攻上暴露了許多問題,外圍攻擊次數多,但成功率低;底線難以獲得球,即使獲得球也難以形成有效的射門機會;個人能力較弱,技術單一,身體對抗差,1對1的能力弱,難以突破對手的防守,從而形成有效的攻擊。在外圍攻擊次數和成功率,底線攻擊次數,突破攻擊次數與對手呈現出顯著性差異。對抗中運用技術的能力差,比賽中失誤較多。
3.1.3 防守上,腳步移動慢,協防補防的時機不及時,防守的主動性和攻擊性不強,搶斷球和封球的能力差,場均罰出場次數較多。
守門員預判能力較弱,與防守隊員的配合較差,導致撲救的成功率只有26%,與強隊的差距大。
3.2 建議
3.2.1 中國女隊必須更新運動員選材理念
從世界強隊的形態學指標來看,并不是越高越好,越壯越好,而是根據位置的需要,根據球隊的需要,高低結合,內外結合,因此筆者認為當前國內選材手球項目甚至于其他集體項目如籃球等陷入了一個誤區,唯身材論,唯體能論,急功求利,忽視了運動員的培養規律,忽視了對基本功的培養,從而當運動員發展到一定程度后,陷入了發展的“瓶頸”,因此當務之急就是領導層、教練員應改變選材觀念,在重視隊員外在條件的同時,更應遵循運動員的成長規律,抓住運動員的生理發展敏感期,著力提高運動員基本功,基本技術,要仆下身子,沉下心來,從基礎、從孩子抓起,腳踏實現地,一步一個腳印扎實作好基礎工作。
3.2.2 中國女隊必須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進行揚棄,形成獨特的技戰術風格
在文化領域內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同樣在體育領域內也應當提倡這一觀念,提倡運動隊具備各自的風格和特點,倡導運動隊中不同風格,不同特點隊員的存在,教練員要轉換訓練觀念,提升對項目本質和規律的認知,遵循項目的發展趨勢,多向中國的傳統強項如乒乓球、羽毛球學習,始終把握項目的發展潮流,站在項目發展的潮頭,引領項目的發展。中國女手應在繼承前人“快速,靈活,多變”的基礎上,要對傳統觀念進行揚棄,不斷的推陳出新,塑造隊伍的風格特點。在倡導“快速”進攻的理念的基礎上,提高快速決斷、快速運用技術的能力,提高團隊快攻的數量和質量;重新審視核心隊員的地位和作用,重視核心隊員的培養。
3.2.3 中國女隊必須從思想上轉變對防守的認識和理解
長期以來,中國集體項目都存在著“重進攻,輕防守”的觀念,教練員在隊員的選擇和使用上也存在這樣的特點,在日常的訓練中,進攻訓練的比重遠遠大于防守訓練的比重,認為防守只要精神集中,拼勁足就可以了,從而忽視了防守,忽略了防守也是斗智斗勇的過程,因此必須轉換觀念,切實提高防守的意識和能力,在提高個人防守能力的基礎上,加強隊員之間的協同配合,以及外圍隊員封擋球與守門員之間的配合,從而達到以防促攻的目的。
[1] 李典.第22屆世界男子手球錦標賽各球隊攻防技術指標的比較分析[J].山東體育科技,2013,38(3)∶11-14.
[2] 王珽珽,杜少武等.對世界優秀手球隊制勝規律的研究——兼探討我國男子、女子手球隊的優、劣勢[J].中國體育科技,2010,46(5)∶38-46.
[3] 高斌.世界女子手球運動格局變化及發展特點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3,39(4)∶54-59.
[4] 李典.第30屆倫敦奧運會男子手球各參賽隊攻防特點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13,39(5)∶54-59.
[5] 高斌,何麗娟.中、外女子手球技術對比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4,40(4)∶70-73.
[6] 李典.第20屆世界女子手球錦標賽中國女隊攻防表現研究[J].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12,40(6)∶93-96.
[7] 李典.第30屆倫敦奧運會女子手球比賽個球隊攻防能力的比較[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41 (3)∶179-182.
The Failure Cause of the Chinese women‘s Handball Team in the 22thWorld Championship
LI Dian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nXiang 453003,Henan,China)
中國女子手球隊在第22屆世界女子手球錦標賽中僅獲得17名,未能進入前六名,從而失去了里約奧運會的參賽資格。因此,文章通過剖析中國女隊兵敗的原因,為中國女隊的發展提供理論參考。
22th,世錦賽,手球,中國女隊,探析
2015年度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青年項目;題目《中國女子手球隊備戰里約奧運會的前景分析》,項目編號:2015-QN-311。
李典(1977-),河南新鄉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手球籃球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