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永葆
(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第十五小學 廣東 珠海 519070)
從立品修身到關愛學生談師德教育
麥永葆
(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區第十五小學 廣東 珠海 519070)
教師良好的思想品行將是教師最偉大人格力量的體現,關愛學生是教師最重要的職業道德。教師的品德和素養是教師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只有崇高立品,修身養德,以整潔的儀表影響學生,以和藹的態度對待學生,以豐富的學識引導學生,以博大的胸懷呵護學生,才能與學生亦師亦友,讓孩子們快樂的健康成長。
教師 師德 學生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太陽底下最光暉的職業。教師的職業要求我們教育學生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而身教更重于言傳。身為人師者,只有立品修身,加強職業道德修養,處處為人師表,才能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職業要求,才能更好的潛下心來育人,靜下心來教書,真誠關愛自己的學生,無愧于太陽底下最光輝的這份職業。如何從立品修身到關愛學生,當好一學教師?
教師良好的思想品行將是教師最偉大人格力量的體現。師德教育,為人師表,是一種精神體現,一種深厚的知識文化和內涵品位的體現!不是簡單的說教,況且,師德需要培養,需要教育,品格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需要每位教師的自我修養沉積,不斷提升。只有真正熱愛自己從事的職業,自覺學習教育同行工作者中的佼佼者、英雄榜樣,形成高尚的師德品格,才不會羨慕別人那豐富多彩的人生,才會甘于過平淡的真實的教書生活。
師德大愛,莫過于許多師德高大形象的定格。從教20多年來,給了我至深的感觸與師品大愛的莫過于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一個個鮮活的教師英雄故事課,每每翻閱這難以忘卻的記念,每每淚下不止,深深為之師德高尚而感動。忘不了,當汶川縣映秀鎮的群眾徒手搬開垮塌的鎮小學教學樓的一角時,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廢墟上,雙臂緊緊摟著兩個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飛的雄鷹。兩個孩子還活著,而“雄鷹”已經氣絕!由于緊抱孩子的手臂已經僵硬,救援人員只得含淚將之鋸掉才把孩子救出,這名男子是就張米亞老師。“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多才多藝、最愛唱歌的張米亞老師用生命詮釋了這句歌詞,用血肉之軀為他的學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門。淚仍流,當救援人員扒出了德陽市東汽中學教導主任譚千秋的遺體,只見他雙臂張開趴在一張課桌上,死死地護著桌下的4個孩子。孩子們得以生還,千秋老師卻永遠地去了……要不是有他在上面護著,底下這4個孩子一個也活不了。在采訪中,許多汶川生還的師生,至今還忘不了千秋老師昔日在學校的身影,他時刻關注著每個學生,那怕是遠遠看見地上有一塊小石頭,他都要走過去撿走,生怕學生們不小心摔傷……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他們把滿腔真摯的愛,慷慨無私地奉獻給了他所忠誠的教育事業。
面對感人淚下的師品大愛,不由得想到了自己,我抱怨過教師的清苦,抱怨過為人師的勞累,也抱怨過人世間的凄冷……相比他們,自己是那么渺小、狹隘,他們舍生取義、愛生如子的精神,讓我品悟到教師不僅僅是一種職業,良好的師德形象更是一種精神的化身,蘊含著真善美,是甘為人梯、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像“春蠶”吐絲,像“蠟燭”成灰,把畢生奉獻給事業,奉獻給學生的品格。
其實作為一名師者,我們為人師表的形象,課堂上,課堂外每一個細節的言行舉止,都有可能成了孩子們的模仿對象,或許你的一個舉動就可能改變一個孩子的命運。正如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教師工作的示范性以及學生所特有的模仿性,學生容易將老師看作學習、模仿的對象。教師職業的要求我們每個教育工作者修身垂范,做出表率,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確保教書育人的實效。反之,一些負面的、消極的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容易讓我們忽視教育細節,忽視學生的感受,導致少部分教師儀表不整,舉止不文明,出言不遜或骯臟,處理教育問題,簡單粗糙,與為人師表的要求背道而馳,在無形之中挫傷了學生幼小的心靈。
在我的一次家訪中,一位家長向我講述了他在兒時讀書時的故事。那時,讀到初中二年級時的數學成績還挺好的,有一回,他數學期中成績只考了50分,新任課的數學老師非常生氣,于是課堂上宣讀成績時,多次重復了他的成績:“某某同學,只有50分,拖全班的后腿……”,下課時,還對他進行暴風驟雨式的“教育”,說這道題不會,那道題不會,蠢得像豬似的……他自尊心受到了嚴重傷害,“大蠢豬”的外號就成了他的代號,漸漸的,他對數學學習失去了興趣,一直都沒有好好學習數學……聽到這里,故事折射出的不正是一種有違師德的表現嗎?故事讓我陷入深思,的確,在現在教育教學活動中,也會有一些不尊重學生的人格、人權,惡語傷害學生,甚至采取罰跪罰站,反復抄寫作業等手段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的現象,這映照出我們極個別教師修身養德之不足,對學生尊重之缺失,才會無視教育活動中的細節,口不積德,讓學生的自尊心受到了傷害,影響了學生一生的成長。
這個故事一直成為我在修身養德的一面鏡子,正如《論語》里所說的一樣,“禮之用,和為貴,德不孤,必有鄰。”師者需要有內心德行的積淀,一直鞭策著我認真做好每個教育的細節,時刻做好孩子們的表率。小故事,大道理。我們身為人師,身正令從,需要做好表率,多注意教育教學活動中的細節,多為孩子著想,多反思自己的行為,立足現在,著眼未來,才無愧于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光榮稱號。
關愛學生是教師最重要的職業道德。教師是學生一生中最信賴,最崇敬的人,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愛,渴望尊重他們。熱愛一個學生就等于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于毀壞一個學生。尤其是那些家庭有過特殊變故的學困生和心困生,容易形成特別性格,這就要求教師真誠相待、熱情鼓勵、耐心幫助,用師愛的溫情去融化他們“心中的堅冰”,讓他們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快樂的成長。
作為一名師者,以關愛的方式去幫助學困生、心困生,讓孩子重拾學習興趣,重回學習正軌的成功例子有很多。印象最深的是2015年秋天,我上五年1班的思品課時,班主任李老師就對我說,陳大命同學是這個班上令人最頭痛的同學。大命同學原是一個被拋棄的兔唇嬰兒,他的養父母是一對拾荒老人,缺少關愛的他,性格內向孤僻的他,喜歡玩電腦游戲,上課經常遲到,學習沒興趣,上課不聽講,不交作業……從上這個班的思品課開始,想了許多的辦法,均收不到好的效果。無計于施之際,我想起“賢俊者自可賞愛,頑魯者亦當矜憐。”一下子,我恍然大悟,對學困生、心困生,他們需要的更多是關愛。于是,我在當天下午放學后就到了陳大命家中進行家訪,一到家,陳大命的父母(一對拾荒老人)卻顯得非常拘束不安,我感覺到他們擔心我來投訴什么?我表明了要與他們一起多關心大命時,讓大命同學重拾學習信心的來意,這對拾荒母非常高興,談及了許多大命的事情,家訪中了解大命同學會常常幫助鄰居的打掃衛生的事情。第二天,我與班上其它的老師一起商量,希望大家一起多關注大命的閃光點,鼓勵他與同學交朋友,參加班上舉行的各種活動,在他取得進步時,老師們在課堂上表揚他,并在校訊通上發表揚信息給家長,讓家長分享成長的快樂。課余時間,我經常與陳大命同學聊天,了解他在家在校的情況,并與他家長保持聯系,及時向家長反饋他在學校的情況。想到他對武術的興趣,我還把他推薦到學校武術興趣班學習,引導他不要沉迷網絡游戲,多向武術方面的特長發展。由于受到了大家的關愛,陳大命同學開始轉變了,克服了許多不良習慣,對學習慢慢產生興趣了,作業也認真了,課堂上敢舉手發言了,他也開始關心集體了,每天放學,他還自覺請命負責了班級精細管理中的開關班級門窗的重任……2017年,他代表學校參加廣東省的武術比賽還獲得獎牌,期末考試他的考試都達到了良的評價。以前,陳大命的“家長”最怕的就是參加家長會,或老師到家里家訪,孩子進步了,家長的心情也開懷了。學校的關愛也引起了居委會、社區、區婦聯對大命同學的關愛,越來越多一些社會熱心人士都紛紛來幫助大命同學。2016年9月,作為一名外來工子弟,大命同學被送到香洲區第九中學就讀初中,目前,他的學習、生活漸入佳境。關愛讓這從垃圾堆里撿回來的孩子,得到老師、同學和社會的關愛,回歸自信,取得了進步,這是作為一名師者最高興的事情了,關愛孩子是讓孩子獲得成功的鑰匙。
2016年在教師節來臨之際 ,正在烏茲別克斯坦進行國事訪問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回慰問信,向全國廣大教師致以節日的問候,總書記慰問信充分肯定了廣大教師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為國家發展和民族振興作出的突出貢獻,并對廣大教師提出了“三個牢固樹立”的殷切希望,并再次狠抓落實,努力造就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教師隊伍的重要性,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承擔著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重任。作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我們擔負起這份神圣的職業,我們的一生將與孩子結下千絲萬縷的情緣。教師的品德和素養是教師發展的一個重要前提,只有崇高立品,修身養德,以整潔的儀表影響學生,以和藹的態度對待學生,以豐富的學識引導學生,以博大的胸懷呵護學生,才能與學生亦師亦友,讓孩子們快樂的健康成長。
G625.1
A
2095-3089(2017)27-02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