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志
近期,中國空軍航空兵遠海遠洋訓練頻繁,這既是中國空軍為建設一流軍隊而練、為增強實戰能力而訓的具體實踐,也是中國空軍應對新的安全挑戰、加快推進轉型建設的重要標志,國人無不為之點贊。然而,這種遠海遠洋訓練從一開始就伴隨外界的質疑、雜音,其中不乏“軍機繞臺”這樣狹隘和猜測性的解讀,歸根到底在于外界還沒認識到這已是中國空軍訓練的常態。
這是年度計劃安排的例行性常態化訓練。遠海遠洋飛行訓練的活動區域大,牽涉面多,組織實施要求高、難度大,而且需要與參訓部隊的戰備任務及其他訓練任務統籌安排,這就必然需要足夠的準備周期。即使訓練的規模不大,組織協調工作也會非常繁雜。因此,空軍通常需要在制訂年度訓練計劃時,對遠海遠洋訓練任務進行預先安排,并按計劃付諸實施。人們目前看到的情況,正是空軍根據新形勢的需要,在計劃安排上加大航空兵遠海遠洋訓練強度和難度的具體反映。
這是增強應對新安全挑戰的實戰化訓練。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來自??辗较虻陌踩{復雜而嚴峻,遠海遠洋訓練對維護國家空防安全意義重大。一旦有戰事,具備遠海遠洋作戰能力的中國空軍,將能有效前推??辗佬l前沿,擴大防衛縱深,確保本土空防穩定。中國空軍針對海上方向特殊的島鏈環境及防衛作戰要求,強化了帶有實戰化背景的遠海遠洋訓練,在較短時間內實現從近海到遠洋、單一機型前出到成體系前出、單一方向往返到任意方向及多方向協同往返的三大能力跨越,這是提升空軍應對海上方向安全威脅實戰能力的必然要求,其實它與特定的背景以及特定的對象并無直接關系,相關方面的過度解讀未免有點自戀了。
這是提升中國空軍戰略能力的客觀要求。信息化局部戰爭實踐已經證明,沒有可靠的空防就沒真正意義上的鞏固國防。中國空軍已經邁開從傳統的國土防空向攻防兼備、從戰役戰術型空軍向戰略性軍種轉型的步伐,因此不可能完全局限在國土陸疆上空飛行。中國既是陸疆大國,也是海洋大國,更是一個世界性強國,只要是使命任務召喚、只要是國家安全所需、只要是符合國際法要求、只要是有國際性實踐可循,中國空軍航空兵的遠海遠洋訓練就必將在更加廣闊的區域內展開。中國空軍并無興趣與其他空軍強國進行空中軍備競賽,相反,日益開放的中國空軍將會更加積極地推進與其他國家在空天軍事安全領域的交流合作,這對維護空天安全乃至地區與世界和平都是一個利好。
在我空軍航空兵進行遠海遠洋訓練過程中,臺灣防務部門、媒體以及西方輿論頻頻發聲,刻意渲染我遠海遠洋訓練的指向性,對我正常訓練的目的進行過度解讀。其意圖不外乎兩方面:一是試圖歪曲我空軍例行常態化訓練的性質,將加劇臺海緊張局勢的責任轉嫁大陸方面,為謀求外部勢力介入以及擴充軍力尋找借口,但這恰恰顯現了“臺獨”勢力外強中干的一面。二是進一步渲染“中國威脅論”,抹黑中國形象,以期在加劇大國間的緊張對立情緒中謀求各自的戰略利益。
我們知道,中國空軍的壯大發展不可避免地會招來外界質疑、雜音甚至說三道四。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那些質疑與雜音過去沒有、現在不會、未來更不可能動搖中國空軍持續進行遠海遠洋訓練的決心和意志。因為,這已經是一支戰略性空軍不可逆轉的訓練常態?!?/p>
(作者是軍事問題專家)
環球時報2017-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