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永昌
摘要:當今國際社會緊密聯系,全球化的發展使得各國政治、經濟、文化相互交融,而會計作為一門通用的商業語言,隨著差異的協調,其國際化的趨同進程正在加快。在“一帶一路”新的時代背景下,未來我國會計的發展可借此契機,依托中國在其中的戰略主導地位,逐步實現國際會計中國化。
關鍵詞:一帶一路;國際會計中國化;會計環境
進入21世紀以來,世界經濟的發展使得各國成為一個利益共同體,會計的發展也在求同存異,開始走上一致化的道路。因此,當下的會計不再僅僅是作為一種賬務核算處理的工具,而是一種決定著經濟成果分配的規則和資源配置的方式,有利于協調各種經濟關系,在國際社會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近代中國會計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廣泛借鑒國際會計的理念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趨同國際會計準則。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以及國際地位的提升,加之“一帶一路”戰略實施,中國有能力而且有必要提高自身會計的話語權,發展國際會計中國化。
一、會計發展的驅動因素:會計環境
會計的發展是反映性的,會計環境深刻地影響和制約著會計理念與方式的變革創新。縱觀會計發展史,其任何一個比較重要的變化都必然以會計環境的變化為前提,會計環境的變化支配著會計的發展變化。而要研究國際會計中國化,如何在新時期下發展有中國特色的會計體系,向國際輸送中國會計的價值觀念,就必須重視會計發展其依附的會計環境所帶來的重要驅動影響。
所謂會計環境,是指會計在處理一個單位或者部門的可用貨幣計量的交易或者事項時其所處的特定空間或者時間范圍。一般來說,影響會計發展的會計環境有政治、經濟、文化等層面,其中關鍵性的驅動因素是經濟因素。
二、中國土壤下國際會計中國化的機遇
經濟因素是影響會計發展的關鍵性因素,這取決于會計發展對經濟的依附性,由于經濟的發展使得商業貿易活動的復雜化,相適應地,會計理論及知識體系也在不斷更新和發展。會計對經濟這種依附性在歷史上的體現即是每一次世界經濟重心的轉移都伴隨著會計重心的轉移,從商品經濟繁榮的意大利復式簿記的產生到如今以美國FASB為主導的會計準則體系。戰后日本經濟高速增長,也曾出現諸如成本企劃、三式記賬法等會計理論實務方面的創新。
近年來,中國經濟高速發展,2008年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增速有些放緩,但仍然保持6%以上的增長數據,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5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689052.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9%。在中國的牽引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于2015年正式成立,這是首個由中國倡議設立的多邊金融機構。同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正式宣布人民幣加入SDR(特別提款權)。中國經濟總量的增加、綜合國力的提升使人民幣在國際經濟活動中的認可度不斷提高,在越來越多的國際經濟交易中充當介質,未來中國可進一步借助經濟國際影響力,依托亞投行平臺構建人民幣國際化計量的體系。加之,“一帶一路”區域發展戰略的實施及中國在其中的主導地位,中國在國際上也越來越有話語權。
2011年,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新興經濟體工作組在北京成立。漢斯·胡格沃斯作為新上任的IASB主席參加了第一次會議,表示中國近年來在多個領域快速發展并且逐漸取得領導地位的趨勢,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使其成長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之一,對于中國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引領國際會計趨同表示期待。
國際會計中國化,即中國有關的會計理論、會計理念、貨幣計量能夠深刻影響國際會計的發展,并逐漸形成以中國會計理論體系為中心的國際會計。會計作為一門特殊的語言,是經濟活動的一種再現,會計在其中扮演成本費用控制中心和經濟利益分配的角色。中國經濟的發展勢必會催生會計的創新與變革,未來隨著中國經濟在國際地位的影響力提高和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加快,國際會計亦會逐漸發展成以人民幣為主導的貨幣計量模式。
三、實現國際會計中國化的建議
(一)夯實經濟硬實力,進一步驅動會計發展
當前,經濟發展水平作為國家綜合實力關鍵性的一環,同時也決定著會計發展的水平。中國近年來GDP總量躍居世界第二,并且積極參加各種經貿組織的合作,在經濟發展上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未來中國需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融入全球貿易的交流,推進制度改革,進一步擴大金融創新、能源發展等方面的合作,依托亞投行和“一帶一路”戰略的聯動關系,努力促進自身經濟發展和提升。
(二)加強區域合作,協調區域會計機制
當初,歐洲各國通過歐盟的組織聯結,在歐盟地區推廣一致的會計準則,試圖協調區域會計機制,這便是一個成功的例子。目前中國提出“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加強區域的會計交流,有利于中國建立區域的會計協調體系。這樣不僅可以協調區域內各國的會計差異,便于經濟貿易的順暢溝通,而且可以提高區域國家在國際上的會計影響力。
(三)注重會計教育,建設具有國際視野的會計人才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會計發展對我國會計人才隊伍提出新的挑戰,并且也是前所未有的機遇。會計發展離不開會計人才在其中的基礎性、關鍵性和戰略性作用,尤其當今的會計人才應具有一定的國際視野,在適應國際瞬息萬變的環境中主動探索會計發展的方向和進行會計創新。
參考文獻:
[1]王開田,胡曉明.中國會計國際化與國際會計中國化的文化思考[J].會計研究,2006(7):72-76.
[2]王開田,吳艾莉.關于國際會計中國化的思考[N].光明日報,2016(9).
[3]李雙龍,李桂英.會計環境對會計的影響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1(21):99-100.
[4]肖澤忠,胡國強,袁蓉麗.非文化會計環境因素對會計價值的影響[J].會計研究,2013(4):12-19.
(作者單位:南京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