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善德
摘要:現代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中一項主要內容是納稅籌劃。對于一個企業來說,納稅是必不可少的一項流程。有效的節約稅款就是增加企業的現金流量和營業利潤,因此,納稅籌劃的重要性尤為突出。在納稅籌劃過程中,不僅要了解基本的法律法規,而且要對稅法和會計之間的差異有一定的認識,進而為企業節約成本。為了能夠讓更多的企業了解到稅務籌劃起到的作用,注重這項工作的開展,本文主要探析納稅籌劃在財務管理中的作用。
關鍵詞:稅務籌劃;財務管理;作用探析
企業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利潤的最大化,進而實現長遠發展。這個目標往往容易與社會的一些利益相沖突,尤其是稅收方面。國家希望能夠獲得更多的納稅收入,維持經濟穩定,而企業希望能夠減少稅收,增加企業的利潤。為了使雙方能夠達到一定的平衡狀態,在不違反國家相關法規定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合理避稅,也被稱之為稅務籌劃。稅務籌劃水平的好壞會對企業的發展產生較大的影響,企業實現的利潤越大,所需要負擔的稅收越重。它在整個財務管理中承擔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現代企業納稅籌劃的主要特點
(一)前期策劃
國務院及相關稅務部門對稅種、稅率以及稅目進行了一系列的規定。并且對于一些特殊的項目,國家制定了許多稅收優惠政策,來鼓勵更多的企業來關注這些項目。由于政策中的條例限制比較嚴格,納稅人選擇何時納稅、哪些地區進行交稅都有講究。政策的使用與納稅企業以及地區的選擇等因素相掛鉤。企業的經營、投資對象多樣化,所享受的政策優惠也大有不同。為了能夠實現合理節稅,要在事務開展前進行稅收策劃的制定。這些是為日后的經營活動奠定基礎,對相關經營活動的稅負進行控制。
(二)擇優性
在進行稅務籌劃時,要對企業的基本經營概況有所了解。對所有者權益分布以及負債權益的比例有一定認識,才能更好地進行投資決策。為了能夠減少稅負,可以對經營方式進行調整,尋找更適宜的發展模式。所謂的擇優性就是在所有的方案中挑選出較為最優方案,將企業稅務盡可能降到最低,進而實現最原始的經營目標。
(三)理財行為
自2008年起,我國開始征收企業所得稅。財務管理的工作新增了有關稅收籌劃的內容。在傳統模式下,所得稅相關事宜主要會對現金流量產生影響。如:在對項目進行投資決策時,需要考慮稅前、稅后的差異,在兩者之間進行對比。并且在一些項目研發的過程中,要對稅收優惠政策有較深入的認識,才能更好地考慮相關減免項目,進而節省工程項目的成本支出。在大多數情況下,企業的經濟活動相對復雜,經常涉及到多個稅種,如:所得稅,增值稅,消費稅等等。因此,要明確各個稅種的研究對象和范圍,將不同稅種對財務管理、生產經營等方面起到的影響分隔開,從而更好地對各種活動進行合理地統籌安排。
二、對稅務籌劃工作存在的意義進行分析
(一)增強納稅意識
一般情況下,企業經常會采取一系列措施來降低稅收負擔,提高營業利潤,提供更多的資金流動。甚至有些企業不惜違反國家制定的法律法規,進行不合理地逃稅、漏稅。這些行為不僅會對企業自身造成危害,而且嚴重破壞了國家的稅收政策。而自從納稅籌劃概念的推出,使許多企業可以少繳一些不必要的稅款,維護自身利益。隨著稅務籌劃工作的不斷開展和深化,企業的納稅意識也不斷加強。明白合理規避納稅的重要性,減少極端的行為發生,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
(二)提高資源配置合理性
稅收是國家收入的主要來源。它能夠對企業的發展起到一定的刺激促進作用,可以合理對企業自身資源進行配置,優化結構安排。政府有時會根據市場的變動情況來制定宏觀調控政策,對市場的發展進行一定控制。稅務籌劃工作一方面可以推動政策的實施,增強政策的效用性。另一方面可以對資源的配置進行調整。通過對規模的控制,技術的改良等措施來讓企業能夠發展得更好。無論是從宏觀層面還是微觀層面,稅務籌劃工作能夠對企業的資源配置、結構分布是否恰當起到一定的評判作用。并且企業可以根據這項指標來進一步分析,進而不斷優化企業結構。
(三)增加企業的利潤
稅務籌劃工作的最終目的就是使企業能夠實現利潤的最大化。有效地稅務籌劃能夠大大改善財務管理水平。企業的財務狀況需要多個指標呈現出來,有時候正面思維方式是難以得出結論,可以嘗試用逆向思維來思考問題。納稅籌劃所關注的目標往往就是財務管理需要解決的問題。稅務籌劃可以驗證財務管理或動是否被真正地有效執行。只有當他們發現問題所在,才能更好解決問題。稅務籌劃工作的展開必須是以不違反國家利益為前提,最大化地降低企業稅收壓力,進而增加企業的利潤。
三、探討稅務籌劃對財管工作中各項活動的作用
(一)籌資活動
任何環節的稅務籌劃都是本著降低企業稅負的目的。在籌資環節中,企業主要通過兩種籌資模式來進行,負債和權益。當企業以負債形式來進行籌資時,由于借款產生的費用可以受到優惠,實行稅前抵扣,有效地降低企業的稅收負擔。如果采用權益籌資方式,一般是通過對利潤進行分配或派息。這種方式是要以稅后利潤為基礎來展開,不能起到降低稅負的作用。因此,在籌資活動方面,企業可以多多利用負債的形式來進行籌資。不僅能夠降低稅收壓力,而且對增強企業資金的流動性。企業可以利用這些資金進行其它的活動,如:加大生產經營的資金投放等。
(二)投資活動
企業在進行投資活動,做出投資決策之前,要事先對被投資單位或者項目進行詳細的調查。投資對象的周圍環境、行業競爭情況、相關的稅收優惠政策等,這些都是需要進行重點考察的內容。如:企業的組織形式多樣化,有公司制、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等。其中,合伙企業只需要繳納相應的個稅,而以法人為代表的企業需要繳納企業所得稅。這兩者之間就形成了一定的差異。一般情況下,個稅往往會低于企業所得稅。在小規模納稅人與一般納稅人之間也有很大的不同。小規模納稅人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不得抵扣,而一般納稅人可以抵扣。因此,企業要對稅收法規相當了解,將各種因素考慮在內,進而得出最優的納稅籌劃方案。考慮得越全面,稅務籌劃越得體,對財務管理方面產生的影響越明顯。
(三)經營活動
與經營活動最密切相關的兩項指標是成本和收入。成本的增加會導致企業利潤的下降,減少稅負。這里成本的增加并不是指企業供應商提高價格,導致企業成本增加。而是指企業內部對成本的計算和處理。采用不同的方式來處理產生的結果也存在很大不同。如:核算存貨成本時,采用先進先出法與采用先進后出法的不同計價方式,最終會出現不同的成本。另外,在對無形資產進行攤銷時,選擇年限平均法與加倍余額遞減法,這兩種做法會存在很大的差異。稅務籌劃工作可以從這些方面出發,對比不同方法下的成本差異,進而選出最優方案。除此之外,稅務籌劃不能一味地追求低稅負,而忽略企業經營、管理方面出現的重大缺陷。面對這些缺陷,要及時補救,推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時代在不斷發展,我國經濟體制也在逐漸發生轉變。為了能夠維持國家與企業之間的經濟平衡,稅收的存在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稅務籌劃工作就是充當國家與企業之間實現平衡的橋梁。這項工作能夠使企業在不違反國家規定的情況下,進行合理避稅,降低一定的稅負。對于企業來說,納稅籌劃的開展能夠對財務管理水平的改善產生作用。同時可以增強相關納稅義務者的納稅意識,促進雙贏局面的產生。在企業競爭愈發激烈的今天,對企業經營、投資、籌資等各項活動進行稅務籌劃是非常有必要的一項工作。高水平的稅務籌劃能夠大大減少企業的成本,增加企業自有資金流動量,促進它實現長遠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博威.稅務籌劃在財務管理中的實踐應用探究[J].中國市場,2016(33).
[2]歐洳彤.淺析新時期稅務籌劃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應用[J].商場現代化,2016(07).
[3]劉巍.稅務籌劃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具體應用[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6(03).
[4]張玉婷.稅務籌劃在財務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及實施策略[J].經濟研究導刊,2016(04).
[5]王煊.稅務籌劃在煤炭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實踐[J].財經界(學術版),2016(02).
[6]黃玲玲.稅務籌劃在企業財務管理中的具體應用[J].品牌(下半月),2015(08).
(作者單位:德州東北商貿物流城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