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世龍
【摘 要】體育教學中自始至終都應貫穿著情感因素,教師要重視情感在教學中的紐帶和驅動作用,將情感融入體育教學之中,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與鍛煉,努力創(chuàng)造富有情感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真正體驗體育所帶來的快樂。
【關鍵詞】體育教學 情感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7-0216-01
隨著學校體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情感教育越來越受到重視。將情感融入體育教學之中,喚起學生的情感體驗,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與鍛煉,這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一、體育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基本內容
在體育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內容可分為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幾個方面。道德感,就是根據社會道德行為準則,培養(yǎng)與規(guī)范學生學生道德行為。如愛國家、愛集體、尊重他人、團結友愛、遵守規(guī)則、文明行為等,學生的思想行為凡符合道德準則的要及時予以肯定、贊許,激勵奮發(fā)向上的情感。理智感,就是在體育教學中滿足學生的求知欲,不斷地探索與追求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如啟發(fā)引導學生對體育知識與技術技能的刻苦鉆研,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與習慣,當他們學有所成時,內心所產生的一種愉快、積極進取的情感體驗。美感,就是教師通過體育教學內容和手段使學生具有正確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標準。體育與美育密切相關,如形體美、姿態(tài)美、動作美、服裝整潔美、教學環(huán)境美等,在教學中要以美感人,培養(yǎng)美的心靈和美的行為、陶冶美的情操。
二、體育教學中的情感培養(yǎng)
體育教學中自始至終都應貫穿著情感因素,如耐久跑的練習,如果教師簡單的宣布任務后要學生去執(zhí)行,他們的情緒必然低落,教學效果也就很差;反之,教師在宣布教學任務的同時,將教學任務與情感聯系在一起,教師以鏗鏘有力的語言激發(fā)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學生情感上的變化,會產生相應的動力,努力去實現自己的目標。缺乏情感就難以使學生的認識深入,只有當學生的理性思維被深厚的情感所滲透時,才能引發(fā)他們積極的注意、記憶、思考,從而達到培養(yǎng)刻苦學習、積極鉆研、認真探索和奮勇拼搏等精神的目的。
體育教師是體育知識的傳播者,向學生講授體育知識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變被動為主動地學習,這樣才能興趣盎然,高效率地進行身體練習,教學效果才會良好。為此,教師在課前要認真?zhèn)湔n,鉆研教材教法,使每一堂體育課上得生動活潑。講解時要簡明扼要、通俗易懂、要有啟發(fā)性,要講清體育練習的社會意義和健身價值,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例如教學推鉛球,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因此教師要講清推鉛球的健身意義,把奧運會記錄與我國記錄加強對比,從中找出差距,使學生明白道理,以啟發(fā)學習的知識,做到既育體,又育心。
體育教師要以敬業(yè)愛生的滿腔熱情去感染學生,以真摯的愛求得學生情感上的共鳴。體育教師與學生朝夕相處,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如一個教師只要求學生服裝整齊,而自己衣著不整,要求學生不怕冷、不怕熱,而自己縮脖揣手,蔭處乘涼;要求學生講文明禮貌而自己出言不遜、諷刺挖苦等等。這樣是不可能建立起教師威信的,“行之”便成了一句空話。學生正處于長身體長知識階段,渴望知識,思想尚不成熟,人生觀還未確定,需要教師的啟發(fā)引導、言傳身教,做到“導之以行”
情感是客觀現實的反映,是人與客觀環(huán)境相互作用的結果。情感是人與人之間的必然產物,一種積極地情感,會促進良好結果的達成,而消極的情感,則會使其結果向著其相反的方向邁進。體育教學中,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態(tài)度等,都會引發(fā)學生情感上的變化,例如教師的一句話,可以使學生受到鼓舞與激勵,相反,也可以使學生的積極性受到挫傷,甚至產生對抗的情緒。為此,教師要重視情感在教學中的紐帶和驅動作用,努力創(chuàng)造富有情感的課堂氛圍,這是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