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
【摘 要】生動活潑的歷史課堂教學,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最有效的方法。更新教學觀念,能激活學習的熱情,創設歷史情景,能刺激學生好奇心,靈活多樣的記憶,讓學生學習的輕松愉快,角色模擬,增強學生的參與性,知識娛樂,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關鍵詞】效率 情境 激活 好奇 愉快 角色 參與 娛樂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7-0247-01
如何提高歷史課堂的效率,讓歷史課堂教學“活”起來,這是我平常教學一直思考的問題。 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的參與程度。學生的主動參與性越強,教學效果往往越好?!盎睢钡恼n堂教學能幫助學生拓寬思維的空間,從課內延伸到課外,“活”才是精彩。那么,究竟怎樣才能讓課堂教學“活”起來?我認為至少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更新教學觀念,激活學生學習的熱情。
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生的腦力勞動是教師腦力勞動的一面鏡子”。把學生培養成什么樣的人,往往不取決于教師命令學生做什么,而在于教師本身是什么樣的人。教師的要義是以自己生活的廣度、學習的深度和思考的高度,帶領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思考?;A教育課程改革把“學生發展為本”作為基本的課程理念,學生的發展,也指全面和諧的發展、終身的發展、活潑主動的發展和個性特長的發展。教師和學生都是教學的主體,師生關系不應是“權威”和“接受”,而是“導演”和“演員”、“指導”和“參與”的關系。因此,我們教師必須加強繼續教育和理論學習,轉變教育思想,提高認識,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自己平時的教學,讓歷史課堂“動”起來,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二、設計巧妙的導入情境,激發學生好奇心
好的導入像一塊磁石,能把學生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聚攏過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我常用的導入方式有故事式的導入、詩詞式導入、歌曲音樂式導入、圖片式導入等等,采用什么樣的導入形式應根據課型和具體內容而定。
比如在講《英國君主立憲制度的建立》一課時,我首先展示有關英國歷史與現狀的圖片資料:如英國的國旗(讓學生領略其霸氣),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大英博物館等景觀(讓學生感受其先進)。導語:大家知道,英國曾經是世界一流強國,最早進行和完成工業革命,有“世界工廠”之稱,擁有海上霸權,號稱“日不落帝國”,故有人說“19世紀是英國人的時代”。到底是什么造就了英國歷史的輝煌。今天,我們就一齊來探討英國的政治制度,看從中可以得到什么啟示?通過上述的導入語,既能觸動學生的情感與興趣,又能激發學生的探究欲,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形成一種想學、愛學的良好心理。
三、教給學生巧記歷史的方法,讓學生輕松愉快的學習
歷史知識紛繁復雜,千頭萬緒。對于剛入門的學生來說,簡直無從下手,感到頭痛,其實這里面有很多巧法,利用好這些方法不但使一些易混的知識分辨開來,而且記憶深刻,特別是提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積極地去記憶、去思考、去創造。我常用的記憶方法有:諧音趣味記憶法、歌訣記憶法、歌曲記憶法、濃縮記憶法、數字記憶法等等,例如記憶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我采用了李政滿老師譜的曲《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譜《輕輕地告訴你》)并演唱: 讓我輕輕地告訴你 ,中國外交了不起,回想建國初期,另起爐灶,掃屋請客真干凈;讓我慢慢地告訴你,“一邊倒”向社會主義,外交成熟標志五項原則,“求同存異”在萬??;七十年代外交新局面 ,中美關系開始有改善,一個中國政策三公報,中日改善緊相連;讓我輕輕地告訴你,中國外交講獨立,現代和平發展兩大主題,多邊外交不結盟;讓我慢慢地告訴你,外交沒有永恒的敵人,中美關系多變風風雨雨 , 都因為那臺灣問題;中日關系自古多問題,至今靖國神社纏不清,上海合作標志里程碑,互利安全要先行。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記住了我國建國以來的外交史實。
四、角色模擬,增強學生的主體性、參與性
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模擬角色情境,讓學生廣泛參與表演,可以更好地體現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情境教學中的表演有兩種:一是進入角色;二是扮演角色。由于學生自己進入角色或扮演角色,使歷史角色不再是書本上的人物,而是自己或自己班中的同學,這樣學生對歷史角色必然產生親切感,很自然地加深內心的體驗。與此同時,學生的說話、觀察、模仿、思維、想象、分析、理解等能力在不斷開發,并且提高。例如在講中華民國成立的內容時,我在課前把任務布置下去,讓學生對民國成立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在不同階層中的反應為素材,編寫一個小短劇,讓三位學生分別扮演車夫、資產階級和保守勢力的代表角色,通過三個人物的精彩對白把辛亥革命時的歷史情節表演給同學們看,以幫助他們理解教材。每當這時,學生總是積極響應,毛遂自薦扮演各類角色。為了扮演好每一個角色,使其更直觀,同學們盡其所能,把這些角色演得活靈活現,令其他同學看到了一段活生生的歷史,課堂效果自然很好,學生的各種能力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培養和提高。
五、知識娛樂,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誰要領導好教學和教育過程,誰就要精通教學和教育的科學、技巧和藝術?!睔v史知識的記憶不是簡單地把知識堆砌,壘集起來,讓學生去死記硬背,而是需要一定技巧和藝術,需要老師用一種盡可能活潑多樣地方式去引導學生掌握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課堂上采用競賽、娛樂的方式,可使學生懷有極大興趣積極參與,也可使學生在輕松地氛圍中掌握知識,提高能力。例如在單元或期末章節復習時,把復習的內容作為競賽的內容編成若干個問題(有搶答題和必答題),再把學生分組;競賽時模仿開心詞典等電視節目的形式,用口試答題來檢測學生知識與能力掌握。教師每問出一道搶答題,各組的同學可舉手搶答,答對加1分,答錯不得分,有同學提示則倒扣一分。教師在提問必答題時,被問學生若答不上可以找同組隊員求救。競賽后,教師根據各方所得分數,宣布勝負。這種方法看似游戲,但決不是游戲,只是在游戲般輕松,激烈的氛圍中來檢測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有具活潑性。競賽能盡可能地調動學生思維,全神貫注地進行思考與答辯,既考查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組織能力。同時,這種競賽方式,還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心理素質與口頭表達能力、綜合概括能力。因而,它能多方面培養,鍛煉學生的能力。
歷史教學就是一部播不完的連續劇,它沒有明確的終結點,它起始于學生的真實問題,結束于學生產生的新問題,在從一個問題走向另一個問題的過程中完成自己的使命。請走進學生的中間,還學生一個充滿想象的豐富多彩的活的課堂。因為:奇思妙想出創新,歷史課堂教學,“活”才是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