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花
【摘 要】眾所周知,初中生朝氣蓬勃、精力充沛、情感豐富,他們勇于追求,樂于探索,對人、事、物充滿了好奇和興趣。在語文教學中,如能充分利用初中生這一身心發展的特點,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農村初中語文落后陳舊的教學模式卻導致了學生厭學的現象,令人堪憂。改變現狀、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讓語文教學充滿趣味不失為一條有效途徑。我國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曾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科學巨匠愛因斯坦也曾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可見,學習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的最佳動力。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應致力于語文趣味教學的理論探索和實踐。
【關鍵詞】初中語文 教學 趣味性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7-0249-01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初中的語文教學中,趣味性的教學對于語文教學的教學效率影響也很大。現如今的語文教學,呈現出來的一直都是教師講,學生聽的枯燥無味的教學場景,本應該生動有趣的語文課堂變得壓抑沉悶,導致學生無法集中精力去學習,進而導致語文教學效率的下降。筆者在文章當中就當前初中語文教學現狀分析以及如何提高趣味性教學的方法策略提出了幾點意見。
一、初中語文教學的現狀分析
(1)初中應試教育的模式沒有得到根本改變。隨著國家不斷的實行素質教育,我國的教育情況的確有所改觀,但是還是有大多數學校仍然是注重應試教育,而輕視素質教育。在學生家長看來,成績和分數更是他們拿來衡量一個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情況的標準,很多學校也會以學生的整體成績來對教師的教學水平進行考核。在這樣的形式壓迫下,教師就會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用在考試的知識點和重點的講解上,考試不考的內容就要求學生知道就可以甚至都不會提起。就是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下,課堂的趣味性就會完全沒有體現并且很容易被忽視,想要通過趣味性教學提升學生的自身綜合性素質更是難上加難。以應試教育為目的的初中課堂教學根本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2)語文教學缺乏相關的課外活動。對于一切都充滿著好奇心和動力的初中生來說,學校開展的課外實踐活動無疑是他們最渴望的。但是,由于在強大的應試教育的要求下,學校和教師不得不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都放在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上,所有的學校都在加班加點的給學生補習,嚴重擔心他們的學習時間遠遠不夠。自然的,隨著學習時間的增多,學校開展課外實踐活動的時間就會與之減少,一些與應試教育無關的課外的閱讀活動、朗誦比賽、歌唱比賽等活動就相應取消,學生的活力與情趣都被扼殺。這樣的教學機構只能把學生牢牢地禁錮在語文的課堂學習中,嚴重壓制了學生學習興趣的養成和提高。
二、提高初中語文趣味性教學的方法策略
(1)趣味教學法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率。語文的趣味性教學法是一種藝術教學,教師通過對教學內容的深入淺出,用更加生動形象的語言幫助學生來理解很多深奧難懂的語文知識。教師要注意在每堂課的導入時應用幽默的語言引入,通過對一個與課程相關的幽默話題的講解,可以幫助學生在歡聲笑語中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不僅要注意課堂的氣氛,還要能夠引導學生進入到語文正題的學習中,引導學習自主思考,通過自己發現問題,并且不斷地探究找出問題的答案。提升課堂的趣味性就是在幫助學生掌握如何獲取知識的方法,從而促進學生掌握多樣化的知識。聰明的有經驗的教師應該把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放在首位,也是最終的教學目的,因為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幫助學生對語文學習更加得心應手。
(2)組織學生多參加課內外的趣味活動。初在青春期的他們,天生活潑愛玩是他們的天性,此時,語文教學的趣味性和課外的實踐活動的結合就顯得尤為重要。比如在課文《春》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或者自習時間組織學生去野外郊游,讓學生可以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時體會春天的美麗,通過自身的感受進而與課文內容在情感上達成共鳴,幫助學生對課文更加輕松的理解,這樣很容易就會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除了類似的課外活動之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初中生的心理特點,開展一系列豐富的語文課堂活動,例如話劇表演、朗誦比賽等形式,通過這些與課程相關的活動的開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語文學科對于學生的吸引力。
三、多媒體教學激趣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語文趣味教學廣泛采用多媒體技術。采用媒體教學能突破時空的限制,擴大信息容量,能使教學內容形象化,表現手法多樣化,能提供生動豐富的畫面,美妙動聽的音樂,營造出一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從而激發了學生興趣,有力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但運用媒體時應注意,媒體是為教學內容服務的,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內容,更不能因形式而忽視了內容。現在有的語文媒體設計畫面過于炫目,聲音過于刺激,過多的吸引了學生的眼球,卻引不起學生對教師講授內容的注意,這種本末倒置的做法,值得注意。
四、在教學中積極開展競賽活動,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
爭強好勝是初中生共有的心理特征,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適當開展一些競賽活動,對于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和興趣也是大有裨益的。我們在周期性舉辦知識競賽、作文競賽、朗讀比賽、書法比賽的基礎上,由學生在班級后面的墻壁上設計了頗具特色的“青蘋果園地”,園地中設立了習字、演講、作文、周記、古詩,活動等欄目,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參與不同的欄目評比,每次各項各設若干名優秀獎,逐步積累,到期末時評選最終的優勝者,并適當給予精神與物質獎勵。競賽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也因此更為高漲。
總之,初中語文教學在整個語文教學過程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學生奠定堅實基礎和接受高中階段繁雜學習任務的鋪墊。興趣愛好的培養,對于初中生未來的學習生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構建趣味課堂不僅是語文學科的需要,也是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必然要求。它需要教師、學生雙向互動,教師要根據學生在個性上的不同,因材施教制訂教學方案,盡量符合不同學生群體的學習要求,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學習資源,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潛移默化地達到“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這樣,才能讓學生在自由和諧的課堂氛圍中不斷提高語文素養,獲得語言應用能力和語言審美、自學能力,并同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其終身學習和個性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馮鑰瑤.淺談初中語文興趣教學的方法.《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0(9)
[2]柴林.初中語文興趣教學探究.《教育教學論壇》,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