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強
西瓜嫁接不僅是防治枯萎病的有效措施,同時也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要技術措施,介紹了西瓜嫁接技術及嫁接苗接口愈合期的管理措施,大棚西瓜嫁接栽培不僅能提高西瓜抗土壤傳播病害的能力,有效解決重茬連作因病減產的問題,而且還能增強植株生長勢和抗寒性。近兩年我們采用三膜覆蓋、嫁接栽培的方法,推廣大棚西瓜嫁接栽培技術,所產西瓜上市早、品質優、產量高,經濟效益顯著。
嫁接技術是選用與西瓜親和力強的葫蘆科作物——葫蘆、瓠子、南瓜等作為砧木,以西瓜幼苗或枝條為接穗,將接穗接到砧木上進行育苗,使兩者愈合成一個新的統一共生體、成活后移栽到田間的一種栽培方法。這不僅是防治枯萎病的有效措施,同時也會減輕病蟲害和重茬危害,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徑。
西瓜嫁接要合理安排砧木和接穗的播期,一般砧木苗齡要大一些,以第1片真葉充分展開為宜,接穗苗以子葉充分展開為宜,因此砧木苗較接穗苗約提前4~7d播種(一般是砧木苗剛出土時再播接穗苗的種子),砧木苗株數應多出20%~30%以備補償損失,而苗床內苗的距離,至少要在3.5cm左右,以使下胚軸粗壯,易于成活。嫁接一般選在晴朗無風、溫度較高的白天進行,方法主要有插接、切接和靠接。
精細整地,合理培肥 栽培地冬前深翻!真葉露尖時,采用插接法進行嫁接。嫁接時先用竹簽挑去砧木苗的真葉和生長點,然后在苗莖的頂面用竹簽竹簽粗細與西瓜下胚軸相仿,先端%,-削成楔形(緊貼一子葉,沿子葉連線的方向,向另一子葉的下方斜插一孔, 使竹尖剛好露出莖外,最后將削成楔形的接穗迅速插入插孔內,以接穗尖端透出砧木莖外為宜。
(1)插接。又稱頂插接。此法操作簡便,工效高,一般1個人/h能嫁接100株左右,嫁接后如果管理得當,成活率可達95%以上。具體方法:在具有1片真葉大小的砧木上,用刀片輕輕除去生長點,然后用特制的小竹簽由胚軸上方子葉節頂端,自上向下斜插一深約1~1.5cm的小孔,再將子葉剛展開的西瓜接穗苗的小胚軸削成雙面楔形或馬蹄形,然后把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上的小孔內,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緊密吻合即可。
(2)切接。又叫劈接或割接。此方法成活率高,嫁接后植株生育良好,但嫁接時需要捆綁,較費工。具體方法:先將砧木的生長點用刀切除,但要避免傷及子葉,然后在幼莖的一側,自上向下劈開長約1.0~1.5cm長的口子,但不要切通幼莖兩側,以免造成子葉下垂,不便捆綁而影響成活。接穗的削法: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夾住接穗的子葉,以食指的指頭頂住該削部位,右手持刀片,在接穗的幼莖離子葉1.0~1.5cm處,向根部削,削1cm長的雙切面,隨之將接穗插入砧木的劈口內,再用拇指將切口輕輕壓平(注意使兩者形成層對準),然后用塑料薄膜條或棉線等物捆綁好,再用特制的夾子夾好。
(3)靠接。也稱舌接。此方法需要將砧木和接穗幼苗距離口接近,要在1cm左右,要求葫蘆和西瓜播在同一營養缽或小花盆內,就近嫁接。具體方法:在砧木的下胚軸上,靠近子葉的部位,用刀片沿45°角向下削一刀,深達胚軸的2/5~1/2處,長約1cm,然后在接穗的相應處,自下向上沿45°角斜削一刀,
嫁接后注意保持苗床溫濕度,一般白天,,空氣相對濕度2"7以上。嫁接后1.天全天遮光,不通風,.天后視苗床內溫濕度適當通風,并逐漸縮短遮光時間。一周后嫁接苗基本成活,可適當延長通風時間并加大通風量,放寬溫度管理,白天保持!。中午前后及時檢查嫁接苗,瓜苗不發生萎蔫時,可撤掉遮光物,對嫁接苗進行自然光照管理。砧木上的萌芽應及早抹掉,以免影響接穗生長片真葉時,選擇晴好天氣定植。三膜覆蓋,暗水移栽定植時,月中下旬(氣溫較低,不宜灌大水,可采用在壟頂打穴、擺苗、圍土、澆水、封口的五步定植法進行移栽。早熟和中晚熟品種分別按-株行距定植。 定植后及時在瓜壟兩側搭小拱棚,覆膜提溫,促根早發,加快緩苗。到瓜蔓快要伸出小拱棚時,可撤除拱棚,讓其在大棚內充分生長。加強管理,處留第瓜,結瓜的子蔓留!葉瓜摘心,以后每瓜,每株留1人工授粉 開花期選擇晴天上午進行人工輔助授粉,全棚瓜苗要求在%周內完成授粉,以使坐果整齊。
苗期加強苗床管理,猝倒、立枯病發生初期及時用甲霜靈、普力克、殺毒礬等藥劑交替噴霧,噴藥重點為苗莖基部。定植前,結合整地用辛拌磷及敵百蟲各"6#:進行土壤處理,防治地下害蟲。田間病害主要有疫病、炭疽病、霜霉病等,可分別用百菌清、精品甲托、大生等高效低毒農藥噴霧防治。蟲害主要為蚜蟲、白粉虱,可采用黃板誘殺,并及時噴施吡蟲啉或大功臣等農藥進行防治。 適時收獲 每個西瓜品種,從開花到成熟都 有相對固定的生育時期,可根據各品種特性和授粉時間判斷西瓜成熟度。長途遠銷的在果實八成熟時采收為好,近途運銷則以九至十成熟為宜。采摘時,選早晨露水散退后,用剪刀將留瓜節前后節的瓜蔓剪斷,使瓜體帶一段莖蔓,保證鮮瓜上市。
(作者單位:475400河南省太康縣農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