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艷瑛
【摘要】當代社會形勢多變,心理健康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高中生作為特殊群體,在身心方面都發生劇烈的變化,在加上升學等方面的壓力,使得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狀況并不樂觀,各種高中突發事件、極端事件層出不窮。這對我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敲響警鐘。本文通過分析我國當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并就如何解決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能進一步提高中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科學性和實效性,結合其他沿海地區的心理健康教育經驗淺談甘肅市心理健康教育發展。
【關鍵詞】高中心理健康教育 現狀 問題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9-0026-01
一、概述
甘肅省位于西部地區,且多民族聚集,經濟相對落后、教育也比較滯后,作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早些年一直處于被邊緣的狀態,從2005 年左右開始各個學校開始逐步配備專兼職的心理健康教師。經過調查發現,該地區首先是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的重視程度不算很高,有很多學校并未給心理健康教師配有編制,這導致了很多學校的心理崗位形同虛設。有的大學校只設有一位專兼職心理教師,工作也很難全部完成。當然也有一部分學校是配有專任的心理健康教師,但是全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全壓到一個老師身上,其一工作壓力大,其二心理健康工作很難短時間出成效,相比較文化課教師的三年一次的高考,心理老師的成績就顯得單薄。長久下去,無論是學校還是心理教師在學校的工作業績就顯得越來越不重要,導致了很多教師都被派到了行政崗位上,具體工作又變成了辦公室文案,實際上這是很多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需要有依托,作為基礎教育的主陣地,高中階段是需要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課程的開設也應以學生成長感悟為基礎,而不是去講清知識點,使學生在課堂上得到啟迪,獲得正確的價值觀。但是問題也接踵而至,作為高考的非考科目,心理學的發展自然會受一些局限,首先是教務排課上,教務會優先為主課去排,留給心理課的時間少之又少,許多課程都是被排到了下午最后一節課,那個時候學生人乏馬困,甚是疲倦,再讓學生提起精神去上課是很困難的,許多學生都急著回家,或者心里還惦記著作業。教學當中也存在一些主課老師去占用心理課時間,甚至有的學校幾乎是不開心理課的,時間長久些,心理健康在基礎教育的位置就會越來越少,在甘肅省各個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發展水平層次不齊,領導的重視程度也存在差異。
二、目前的模式及其局限性
現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已逐步形成一定的工作模式,即以心理健康課程教育為主,心理咨詢為輔,共性的教育訓練與個性的輔導咨詢相結合的互補協調的模式。然而,總體來說學校心理輔導工作在開展中仍然存在缺陷,如下:
1.尚未構建自我完善和潛能開發這一獨具心理輔導本質的實踐模式。
2.尚未針對各級各類學校的實際建立有特色的心理輔導體系。
3.學校心理輔導的管理普遍不完善和人員素質普遍不高。
三、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建議
首先,學校必須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給予足夠的重視,相關教育部門可以將相關內容納入考核范圍。高中生是祖國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高中生心理健康素質在一定程度上會決定我國社會主義事業建設的成敗得失。當前人才是綜合發展、方方面面都優秀的人才,只有淵博的知識是不足以擔負重任的。為了引導高中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足夠重視,相關教育部門應該將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到考核范圍,從一定程度上督促學校開展有關心理教育的相關課程,組織學生參加相關活動,積極引導學生培養健康的心理。
其次,建立相應的心理健康咨詢機構,引進專業的人才。一方面學校應該引進專業的人才,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另一方面應該建立專業的心理咨詢室,宣傳教育學生積極向心理咨詢師進行咨詢,消除學生的羞恥心理,對學生的學習、情感等方面的消極情緒進行引導。同時學校還應該定期開展相關活動或者講座,對全校同學進行心理健康方面的輔導,防止學生心理出現偏差,引導學生在平常的生活學習中注意關注自己的心理變化,并學會積極引導。
四、結語
高中是人生中的重要階段,是學生各方面綜合發展的時期,因此必須注意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人格。我國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雖說存在種種不足之處,認識問題并積極改正,在重視學生成績的同時加強學生健康心理的培養,促進我國教育事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雷鳴,李超,陳華.構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學的必要性與價值[J].教育與職業,2016,(09):70-73.
[2]胡小麗,任建華.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開展的策略探析[J].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5,(03):7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