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二磊,臧全宇,丁偉紅,郝芳敏,王毓洪,黃蕓萍,張淑霞
(1.寧波市農業科學研究院·寧波市瓜菜育種重點實驗室 浙江寧波 315040;2.泰安市岱岳區農業農村局 山東泰安 271000)
甜瓜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且發展穩定,目前栽培面積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是人們喜愛的十大水果之一[1]。薄皮甜瓜在我國各地廣泛栽培,深受消費者喜愛,產量和面積均占我國甜瓜的55%以上[2]。甜瓜產業的發展為實現農民增收和改善居民膳食結構發揮了重要作用[3]。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居民消費逐步經歷“溫飽型”-“安全型”-“營養型”-“享受型”的發展過程,特色育種和品質育種被放到越來越重要的地位[4]。近年來我國育種家相繼育成一批薄皮甜瓜新品種,如西甜5 號[5]、翠玉6號[6]、豐脆1 號[7]、花雷3 號[8]、晉園甜玉[9]、花田1號[10]、彩虹九號[11]、甘露1 號[12]、甘甜3 號[13]、甘甜5號[14]、璇尚36[15]、通甜蜜1 號[16]等,但菜瓜新品種選育鮮見報道。慈脆1 號是廣受慈溪市當地歡迎的菜瓜品種,但在生產中,慈脆1 號存在果皮太薄、采收時易碰傷、不耐貯運、糖度低的問題。為解決慈脆1 號生產中遇到的問題,將育種目標確立為選育肉質酥脆、果皮較厚、較耐貯運、糖度有所提高的菜瓜新品種。
母本來源于慈溪菜瓜地方品種白皮脆瓜,經2009 年春季至2010 年秋季4 代自交定向選擇,獲得穩定自交系CG10-12-9-3-1。該自交系早熟,浙江省春季保護地栽培全生育期89 d 左右,果實發育期30 d 左右。生長勢強,植株生長健壯,株型開展,葉色綠,葉片平展,果實圓筒形,果形指數2.0 左右,單果質量1.5 kg 左右,果皮和果肉均為淺綠色,果肉厚度2.2 cm 左右,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7%左右,口感清脆,耐低溫、耐濕性強。
父本來源于寧波市常規地方品種黑皮梢瓜,經2014 年春季至2016 年秋季6 代自交定向選擇,獲得穩定自交系FCYH-35-21-16-18-9-7。該自交系中熟,浙江省春季保護地栽培全生育期98 d 左右,果實發育期35 d 左右。生長勢強,葉色濃綠,果實短羊角形,果皮墨綠色,果面覆綠色棱溝,單果質量0.95 kg 左右,果肉綠色,果肉厚度3.1 cm 左右,果肉質地酥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左右,脆甜爽口,結實能力強,易坐果,不易裂果。
2016 年秋季以CG10-12-9-3-1 等為母本、FCYH-35-21-16-18-9-7 等為父本,配制雜交組合35個。將組合CG10-12-9-3-1×FCYH-35-21-16-18-9-7暫定名為16C44,2017 年春季在寧波市高新農業技術實驗園區進行組合篩選與品比試驗。2018—2019 年在浙江寧波、臺州、嘉興、江蘇連云港、山東泰安開展多點區域試驗。組合16C44 綜合性狀表現優良,田間表現為生長勢強、果實口感酥脆、果皮較厚、糖度有所提高、抗性較強、品質優,品種特異性、一致性、穩定性表現較好,將該組合命名為鮮甜脆瓜,于2020—2021 年在浙江寧波開展生產試驗。鮮甜脆瓜于2022 年3 月10 日通過農業農村部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登記編號:GPD 甜瓜(2022)330021。
鮮甜脆瓜于2017 年春季在寧波市高新農業技術實驗園區內開展品種比較試驗(表1),采用塑料大棚,對照為慈脆1 號,小區面積10.8 m2,定植30株,3 次重復,隨機區組排列,立架栽培,單蔓整枝,株距40 cm,行距0.9 m,每蔓選留2~3 果,多批采收。鮮甜脆瓜667 m2產量為2 248.72 kg,較對照慈脆1 號顯著減產5.73%。

表1 鮮甜脆瓜在品種比較試驗中的產量結果
2018—2019 年春季、秋季在浙江寧波、臺州、嘉興,江蘇連云港,山東泰安進行區域試驗,對照品種為慈脆1 號。試驗小區面積50 m2,設3 次重復,隨機排列,采用塑料大棚栽培,種植時間、密度及田間管理措施根據各地種植習慣和土壤肥力情況合理安排。試驗結果(表2)表明,鮮甜脆瓜全生育期平均為87.9 d,果實發育期平均為32.6 d,分別比對照慈脆1 號多1.2 d,其中春季全生育期平均為97.4 d,果實發育期平均為34 d;秋季全生育期平均為78.4 d,果實發育期平均為31.2 d。鮮甜脆瓜果肉厚度平均為2.73 cm,比對照薄0.26 cm。鮮甜脆瓜果皮厚度平均為0.11 cm,比對照厚0.05 cm。鮮甜脆瓜貨架期(即在室溫條件下果實保持商品性的期限)平均為4.76 d,比對照多1.29 d。鮮甜脆瓜平均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為10.48%,比對照高3.78 個百分點。鮮甜脆瓜平均667 m2產量為2 374.13 kg,比對照顯著低9.38%。雖然鮮甜脆瓜的產量低于對照,但果實肉質酥脆,清口水分足,果皮厚度0.11 cm,采收時不易碰傷,貨架期4.76 d,品質和耐貯運性明顯優于對照。

表2 鮮甜脆瓜在區域試驗中的結果
2020—2021 年春季在寧波高新農業技術實驗園區內進行生產試驗,面積為300 m2,以慈脆1 號為對照。試驗結果(表3)表明,2020 年鮮甜脆瓜667 m2產量為2 176.52 kg,平均減產8.79%;2021 年鮮甜脆瓜667 m2產量為2 263.52 kg,平均減產5.55%;2 年鮮甜脆瓜平均667 m2產量為2 230.02 kg,平均減產6.75%,差異均達顯著水平。

表3 鮮甜脆瓜在生產試驗中的產量結果
鮮甜脆瓜果形為尖圓筒形,對照果形為圓筒形;鮮甜脆瓜單果質量為1.25 kg,比對照低0.33 kg;果形指數為1.68,比對照低0.40。2019年委托浙江天誠檢測技術有限公司進行品質測定。結果(表4)表明,鮮甜脆瓜維生素C 含量為43.10 mg·kg-1,比對照高2.90 mg·kg-1;蛋白質含量為0.90%,比對照低0.17%;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89%,比對照高3.94 個百分點;邊部6.19%,比對照高1.90 個百分點;鮮甜脆瓜的中心、邊部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于對照,說明品質明顯優于對照慈脆1 號。

表4 鮮甜脆瓜果實性狀及品質測定結果
2020 年委托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與微生物研究所進行室內人工接種抗病性鑒定,采用苗期噴霧法接種,白粉病調查方法和抗性分級標準參考《黃瓜主要病害抗病性鑒定技術規程第2 部分:黃瓜抗白粉病鑒定技術規程》(NY/T 1857.2—2010),霜霉病調查方法和抗性分級標準參考《黃瓜主要病害抗病性鑒定技術規程第1 部分黃瓜抗霜霉病鑒定技術規程》(NY/T 1857.1—2010)。結果(表5)表明,鮮甜脆瓜與對照慈脆1 號對白粉病表現為中抗,對霜霉病表現為抗。

表5 鮮甜脆瓜室內苗期人工接種抗病性鑒定結果
鮮甜脆瓜為菜瓜類雜交1 代中早熟薄皮甜瓜品種。該品種在浙江省春季大棚栽培全生育期97 d 左右,果實發育期34 d 左右;秋季大棚栽培全生育期78 d 左右,果實發育期31 d 左右。植株長勢強,葉片深綠色。易結果,子蔓和孫蔓均可結果。果實尖圓筒形,果形指數1.68 左右,果皮墨綠色,果面覆綠色淺棱溝;單果質量1.25 kg 左右,果肉厚度約2.73 cm,果肉淺綠色,果瓤橙色,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89%左右;667 m2產量2 374.13 kg左右。中抗白粉病、抗霜霉病。具有果實商品性好、肉質酥脆、風味清爽、果皮較厚、易坐果、耐貯運的優點。可生食亦可涼拌菜。適宜長江中下游地區春季和秋季設施栽培(見彩插2)。
長江中下游地區適宜播種期為2 月中旬至4月中下旬、7 月中下旬至8 月中旬,定植期為3 月中旬至5 月初、8 月初至8 月中下旬。基肥667 m2施腐熟有機肥1 000 kg 或商品有機肥400 kg、三元復合肥(N、P、K 質量比為15∶15∶15)20 kg、過磷酸鈣20 kg,可以適當增加有機肥用量,減少復合肥、過磷酸鈣等化肥用量。畦面覆蓋白色地膜,鋪設滴灌帶。立架栽培一般采用單蔓整枝,留主蔓不摘心,行距0.9 m,株距40 cm;爬地栽培一般采用雙蔓整枝,需摘心,行距2.5 m,株距50 cm。坐果節位為第9~12 節,采用人工輔助授粉或蜜蜂授粉,每蔓留2~3 個瓜;坐果后在第23~25 節位留1~2 條側蔓作為營養枝,營養枝不摘心。果實雞蛋大小時及時追施膨果肥,每667 m2施高鉀型水溶肥(N、P、K 質量比為15∶6∶35)10 kg。采收前10 d 控制水分,以保證果實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