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國福+趙雙民
土壤調查是研究土壤的基礎,土壤調查離不開研究其成土母質、基巖、成土作用及表生水文地質環境。文章扼要,對中國農業地質工作的發展趨勢作了展望。
一、農業土壤學調查的應用前景
1、合理施肥、測土配方,提高農業生產產量
通過農業地質測算出幾十畝土壤質地相似的田塊或耕地調查測試就可以得到一個最佳施肥方案,以免濫施肥、藥,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同時提高農產品品質、產量和抗病蟲害等能力。
2、土地改良,農業配套,區域規劃
土地之主體是土壤,土壤的質地、結構、肥力等因成土母質不同而差異較大,但土壤的礦物化學組成均以SiO2、Al2O3、Fe2O3、FeO、CaO、MgO等組成,其中以SiO2最多,Al2O3次之,Fe2O3再次,三者之和占化學組成總量的75%。不同土壤類型之間最大差別在于成土母質、成土作用、結構、質地、孔隙性、水文條件的差異,以上因素導致了土壤的宜種性和土壤肥力的差異,其中最關鍵因素是成土母質和成土作用,不良土地和低產田有的是因成土母質、成土作用及水文地質條件等因素導致的,從根本上改變這些因素是很艱難的,但要想改良、利用,提高這類土壤的利用效益,還可以通過調查研究影響植物生長的因子如PH、Eh、結構性、含水性、土壤肥力、有益元素有效態等,然后通過一系列相應治理措施,一方面提高不良土壤的供肥、供水、供熱能力,另一方面有目的地、合理地補充土壤缺失的營養成份。
3、綠色食品基地治理與認證
綠色食品生產產業是當代朝陽產業,要創建綠色農產品基地,首先檢測土質的品質,土壤肥力、土壤宜種性、土壤環境質量等,這些都是農業土壤調查需要研究的內容,綠色食品基地論證的基礎。
二、環境土壤學調查
研究土壤的物理、化學、生物特性,對土壤的環境質量進行評價,其主要目的是對人和農作物賴以依存的土壤的安全性作評價,在土壤中的許多化學成份對生物是必要的無害,很多多是對生物是有害的,如As、Sb、Hg、Cd、Be、U、Th、Pb等元素,人類許多地方病與土壤環境中有益元素缺乏、有害元素超標有關。環境土壤學調查在綠色地球環境中倍受人們注目,綠色食品基地論證必須對農作物生長環境的土壤環境質量進行評價和定期監測。
環境土壤學調查除對土壤環境質量進行評價,還可為預防、治理土壤環境污染和地方病防治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
三、地球化學土壤調查
地球化學土壤調查主要調查土壤中化學元素的分布與分配,其應用前景亦是十分廣泛的,地球化學土壤調查成果在解決第四系地質、深覆蓋區地質構造、第四系環境變遷、地熱、油氣、全區礦產資源遠景評價等方面有著很高實用價值和研究意義。
1、第四系地質
在許多沖積平原中第四系填圖如果單純用傳統的地質地貌雙重填圖和遙感地質是難以實現的,但土壤中許多微量元素和痕量元素就如示蹤劑一樣,記錄著不同時期、不同來源的第四系沉積物特性,如成都平原北部許多沖積扇群因相互疊加,第四紀地質時期的地殼運動等,從地質地貌上難以劃分其邊界和確定沉積物來源,形成時間等,但地球化學土壤測量信息反映以上特征是十分清晰的,這給成都平原第四系研究開了一條新路。
2、深覆蓋區的地質構造
地質學家在構造研究中常是話題最多的,探測的方法、手段亦很多,但許多地球化學元素的區域性分布特征與構造的關系無不受人關注,成都平原基底構造不能說不復雜,但地球化學土壤測量成果Hg異常的特征清晰地反映了這一地區復雜的深大斷裂構造的分布,其反映的信息與物探和遙感信息高度一致。
3、資源評價
云南騰沖、西藏羊八井、新疆的克拉瑪依油田等地熱田、油氣田分布區的地球化學信息顯示,土壤中Hg、As、Sb及烴類化合物均有較好的異常信息,我們可以通過分析研究土壤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分布與分配,對覆蓋區的地熱及油氣資源作科學的評估,當然地球化學土壤調查在金屬礦產的調查評價中的利用已為大眾所熟悉和認同。
農業經濟和良好的生態環境,逐漸形成了生態農業地質學。其將在研究開發或改良各種適宜地質環境的農作物;研究農業生產活動對地質環境產生的影響及對策;評價區域農業生態地質條件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作者單位:150009省哈爾濱市第五地質勘察院、黑龍江省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