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驄馳
近年來,我國玉米收獲機械有著突飛猛進的發展,但仍存在很多問題。我國玉米收獲機生產率和可靠性較低,收獲方式以摘取果穗為主,配套的機械加工手段不完善。我國玉米機械化收獲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著較大差距。
1基礎理論研究不足,阻礙了技術進步
近年來,為提高整機性能,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黑龍江省農業機械研究所、吉林省農業機械研究所、吉林工業大學和遼寧省農業機械化研究所曾對工作部件進行過基礎研究,取得過一些成果。但我國的玉米收獲機研究開發大多數只是進行整機研制,眾多機型在收獲工藝和結構參數上大同小異、重復制造。加上多數農機企業資金實力不足,急功近利思想嚴重,急于進行實用開發,往往采用的捷徑就是照抄他人的產品,搶先進入市場,把很多應該由科研、開發單位進行的產品試驗、中試等工作,不負責任地推給了玉米收獲機的用戶。我國玉米收獲機產品作業效果長期不穩定,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基礎理論不明,產品不能定型。應該說,基礎理論研究的不足,已經阻滯了玉米收獲機關鍵技術的突破,影響了玉米收獲機技術的進步,拖了玉米收獲機發展的后腿,致使技術開發后勁不足。
2農機與農藝融合發展問題突出
現有玉米收獲機械產品多為定制行距,對行距的適應性非常有限,一種行距或幾種行距難以適應多種種植行距,玉米收獲機械產品難以形成標準化、系列化,機械效能難以充分發揮,不利于普及和推廣,并導致了產品的多樣性,致使產品批量小、成熟度低、生產成本增加;由于各地玉米生物性狀差別大,植株高度、結穗高度、果穗尺寸有較大差異,加之收獲期的果穗成熟不一、秸稈利用的處理要求不同,機具難以同時滿足各地區、各類玉米品種作業要求,如機具會因玉米品種的差異,在摘穗、剝皮等方面的收獲質量產生較大差異;多樣化的農藝不僅導致了農機的適應性差,同時降低了機具的利用率和使用效率,在復種指數要求高的地區,難以滿足農時的要求;而隨著人口城市化的發展和農業勞動力的轉移,農業生產的機械化要求越來越高,農藝的規范化和標準化發展相對滯后,已難以適應農業機械化的時代要求。因此,農機與農藝的融合發展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3玉米收獲機械標準化問題突出
玉米收獲機械有三個標準化的問題很突出。一是生產的標準化問題。現在各個玉米收獲機械生產企業在設計和生產中考慮通用性不夠,不同企業生產的玉米收獲機械,工作部件和零件的互換性很低,售后維修服務和零件供應成本高,難度大,時間長。二是裝配的標準化問題。不同的主機和不同生產企業的玉米收獲機械由于缺乏一套裝配標準,玉米收獲機械在向拖拉機“背負”時安裝困難,甚至會對拖拉機某些連接件造成損壞,作業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這些標準化的問題不解決,會嚴重制約背負式玉米收獲機械的專業化、標準化和規模化生產,應該引起高度的重視。三是玉米生產標準化、規模化問題,缺乏引導農民在一定區域范圍內統一品種、播期、行距、行向、施肥和植保,進行玉米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種植的相關標準規范,制約了因地制宜地推進玉米機械化收獲技術和適宜機型發展進程。
4玉米收獲機械質量問題突出
近年來,玉米收獲機械發展迅速,同時對玉米收獲機械的投訴也大幅增長,主要就是對玉米收獲機質量問題的投訴。市場銷售的玉米收獲機械存在的質量問題通常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安全性較差。大部分機型有些部位的外露旋轉件無安全防護裝置;有的危險部位無安全警告標識或安全標識制作不規范,起不到警示作用;多數機型均未安裝糧箱安全檢查用的梯子,給操作者和其他人員帶來危險。其次是可靠性差,部分機型零部件質量和裝配質量差,在生產作業中易出現故障。最后是果穗包葉剝皮功能差,果穗剝皮裝置剝凈率低,籽粒破碎率高,效果不好。究其原因,一是生產企業不掌握產品的相關標準,尤其是涉及人身安全的強制性國家標準,不按照國家強制性標準組織生產,生產的玉米收獲機械存在安全隱患;二是有些生產企業缺乏技術人員,不掌握相關標準的技術要求,盲目生產,個別企業不具備生產能力,質量保證體系不健全,生產出的產品有些性能指標達不到標準要求;三是監督執法部門的作用沒有發揮出來,監督力度不夠,從而造成了玉米收獲機無序、無標生產,安全問題突出。
5缺乏技術先進的專業研究人才隊伍
農業機械行業普遍存在人才培養能力弱化,流失嚴重,創新隊伍萎縮的狀況。玉米收獲機行業技術發展和升級換代的步伐緩慢,一方面是從事玉米收獲機械應用基礎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究的高層次人才奇缺;另一方面是企業對產品開發投入的力量非常有限,在解決技術難點上沒有專業團隊去攻關,開發出的收割機的可靠性仍然有待加強,這也是國外收獲機械在我國價格高但仍有市場的重要原因。
(作者單位:150500哈爾濱市呼蘭區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