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江
玉米機械化收獲是玉米全程機械化的瓶頸由于玉米聯合收獲機故障率較高,影響其發展。
1.摘穗輥的檢修
1.1摘穗輥傳動箱安全離合器的檢修。安全離合器裝在摘穗臺變速箱輸人端。安全離合器的作用是防止摘穗輥的鏈條或其他傳動機構遇到異物堵塞、卡住等造成負荷過大而損壞機件。一旦發生故障,安全離合器打開,并發出“叭叭叭”聲響,摘穗輥即停止工作。安全離合器由主動齒墊、鏈輪、離合彈簧、被動齒墊、驅動套和調整螺母等組成。鏈輪空套在摘穗輥變速箱主軸(或傳動軸)上,主動齒墊的4個柱形撥銷與鏈輪上4個圓孔連接,主動齒墊與被動齒墊嚙合,被動齒墊4個柱形撥銷又與驅動套上4個圓孔連接,彈簧壓在驅動套上,后面還有壓蓋和調整螺母。彈簧壓得越緊,嚙合力也就越大,鏈輪所能傳遞的扭矩也就越大。工作時,動力經鏈條傳至傳動軸的鏈輪上,通過鏈輪帶動主動齒墊,主動齒墊帶動被動齒墊轉動,被動齒墊帶動驅動套,驅動套帶動變速器主軸轉動。當傳動出現故障時,傳動軸通過鍵、驅動套從被動齒墊傳來巨大阻力,主動齒墊與被動齒墊之間產生一個很大的軸向推力,當這個推力大于彈簧對被動齒墊的壓力時,被動齒墊就會向后作軸向移動,脫開與主動齒墊的嚙合而停轉,變速箱主軸則不再轉動,從而保護了以后的工作部件,此時應停車檢修。彈簧的壓力在出廠前已按要求基本調整好,若在作業中發現不能正常工作,就應檢查彈簧張緊長度是否符合要求,用調整螺母進行調節。
1.2摘穗輥間隙的調整。摘穗輥的間隙指的是一對摘穗輥中一摘穗輥的工作面的凸筋與另一摘穗輥的外圓之間的間隙。
1.2.1調整方法。摘穗輥的前端設有調節或浮動機構(不同的機型上機構不同),外側摘穗輥的軸承座與間隙調整機構相連接,松開鎖緊螺母,轉動間隙調整螺桿,可以改變兩個摘穗輥之間的間隙。順時針旋轉可以加大間隙;逆時針旋轉則可調小摘穗輥間隙。當間隙適當時,須擰緊螺母。
1.2.2摘穗輥間隙的調整原則。摘穗輥調整以能在拉莖輥中前部將玉米穗摘下為宜,同時保證將穗以上的莖稈拉到輥的下方,防止拉斷莖稈。如果割臺摘穗輥處斷莖稈過多,且有果穗自割臺摘穗板向下掉落,則可能是摘穗輥間隙過小,此時應適當增大摘穗輥之間的距離,使間隙增大。如果果穗大部分要到摘穗板中后方才能摘下,并在后部出現帶穗莖稈集堆現象,或有大量未被摘穗的斷莖稈現象,則表明摘穗輥間隙過大,此時應適當減小兩輥間的距離,使間隙減小。
1.2.3調整摘穗輥間隙時的注意事項。應根據拋落到地上的玉米籽粒數量及莖稈的斷莖情況來檢查、調整摘穗輥間隙。當落地的玉米籽粒過多時,可將穗輥間隙調小,但要與控制斷莖相結合,因間隙過小有擠壓斷莖的可能。正確做法是,在能接受的作業效果前提下,摘穗輥間隙大些為好,這樣既不斷莖,又節省動力,收割速度較高。
2.撥禾鏈的檢修
撥禾鏈的鏈板、鏈滾有一定的間隙,在使用過程中易被拉長,必須調整張緊度。調節鏈條張緊度時,將螺絲刀插在鏈條的滾子之間向鏈的運動方向扳動,如鏈條的張緊度合適,應該能將鏈條轉過20°~30°角。玉米聯合收割機作業時,應對撥禾鏈進行檢查。
2.1如果鏈條調緊適度仍發生卡鏈、跳鏈等不正常傳動現象,則表明鏈輪齒形磨損、變形嚴重或鏈條鏈節變形過度,此時應更換相應件,否則會因鏈條的不正常傳動引起摘穗機構上其他傳動件的損壞,造成更大的損失。
2.2收割機工作一段時間后,鏈條與鏈輪配合間隙變小,鏈條伸長,會使鏈條傳動變松。當發生鏈條與鏈齒配合發卡,或跳鏈、積鏈等現象時,就需要調緊撥禾鏈。
3.扶禾器的檢修
扶禾器安裝在莖稈導槽中間的割臺前端,用作扶起倒伏的莖稈,并將莖稈引入莖稈導槽的工作間隙里。扶禾器的離地高度需要根據待摘玉米的品種、結穗部位的高低、玉米的倒伏情況等靈活調整。一般要求是,結穗部位低,倒伏嚴重時,扶禾器應調低,可以讓扶禾器接近地面;結穗部位高,玉米無倒伏時,扶禾器應調高,摘穗輥前尖低于結穗位置20 cm以下。扶禾器前端的初始位置可調,調整時松開緊固螺母,改變調整螺栓在長孔中的位置,調好后將螺母鎖緊。
4.輸送鏈張緊度的調整
輸送槽的輸送鏈條過松,會出現輸送鏈運轉不暢的現象,此時應通過絲杠調整機構調節被動軸位置,調整主動軸和被動軸的距離,調緊鏈條。其張緊度應能保證鏈輪上的后數第一鏈節能提起5~10 mm為宜。
(作者單位:157000牡丹江市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