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麗麗
1. 選擇地塊
選擇地勢高平、排水方便,質地肥沃疏松,前茬沒有種過芹菜、香菜等傘形科植物的地塊進行育苗。翻地后隨即整平畦面,一般在播種前1-2天進行。一般每栽植一畝芹菜約需育苗面積50m2。整地前先向育畦內施入充公腐熟的有機肥500kg左右,優質硫酸鉀復合肥2.5kg。耕翻耙細后做成寬1.5m,長35m左右的畦。
2.品種選擇
芹菜栽培在北方分為春芹菜、夏芹菜、秋芹菜,其中以春秋兩季為主,又以秋季生長最好,產量較高。目前在生產中普遍栽培的芹菜品種有:青梗芹、綠梗芹、白梗芹、美國芹等。芹菜耐陰、耐濕、耐低溫而不耐高溫。為此,作夏季栽培的芹菜,宜選擇耐熱、生長快的早熟或中熟品種,如綠梗芹菜、青梗芹菜。
3.浸種催芽
先將種子用清水洗干凈,再用48℃熱水浸種30 min,不斷攪拌并保持溫度。然后放入冷水中冷卻5~10 min,再用常溫清水浸泡24 h,出水后洗幾遍,邊洗邊用手輕輕揉搓,搓開表皮,直到手感種子散落時為止。攤開晾至種子表面半干時,拌入種子體積5倍的細沙,裝入清清的盆中,蓋塑料薄膜,在18℃~20℃下催芽。每天翻動1~2次,以增加通氣并讓種子見光。同時,每天用冷涼的清水洗5~7次,當80%種子發芽時即可。
4.培育壯苗
4.1 準備苗床 應選擇通風透光、保肥保水、透氣性好、便于灌排的田塊作苗床,苗床應設在棚頂有塑料薄膜覆蓋的大棚內,需苗床面積70m2。播種前,苗床要重施底肥,熟化培肥土壤,底肥以充分發酵腐熟有機肥為主,每10m2苗床施入腐熟圈肥25kg、硫酸鉀2kg,深耕細耙,使土肥相融,然后筑畦寬2 m、畦高0.25 m,溝寬0.3 m、溝深0.25 m。播種前,苗床澆足水,待水滲下后,畦面噴霧96 %金都爾芽前除草劑2000倍液,封除雜草;用50 %辛·氰乳油10mL+綠亨一號5 g澆施苗床,可預防土傳病害,并可防治地下害蟲。
4.2 適時播種 采用濕播法播種,每667 m2用種量0.2 kg左右。為達到一播全苗的目的,畦面要一次性澆透底水,待水充分滲入土壤后再均勻撒播,播后覆蓋0.5 cm厚過篩干細土,然后覆蓋遮陽網遮光降溫。適時澆水,保持畦面濕潤,直至出苗。
5.田間管理
5.1溫、濕度管理:芹菜植株的最適生長溫度為15-20℃,要通過澆水和調節放風量的大小來控制溫度。這一階段最高溫度不超過22℃;如果5-10℃連續達10天,很容易通過春化階段,形成抽薹。芹菜的整個成株期需要較高的土壤濕度,地表要經常保持濕潤。
5.2光照調節:芹菜是一種耐弱光的蔬菜作物。光照的長短對它的營養生長影響不大,但是對它的生殖生長影響非常大,尤其是越冬栽培中,光照調節不好,會過早地發生抽薹現象,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通過進行光照調節,可以避免或延遲抽薹,達到連續采收、獲得高產的目的。
5.3水肥管理:定植后要看苗澆水。心葉長出之前,要保持地表見干見濕,缺水時要淺澆,促進緩苗。心葉長出之后,控制澆水,期間可以用鉛絲耙輕劃地表,代替中耕,阻斷土壤毛細管,降低水分蒸發,促進根系生長。當心葉開始直立生長時,加強水分供應,經常保持地表濕潤,并隨水追施1次尿素,每畝施15公斤。進入心葉肥大期后,要加強鉀肥的供應,畝施生物鉀肥10公斤,同時混施硫酸銨30公斤。以后,每擗收1次就追1次肥,確保心葉再次快速肥大。
5.4中耕除草
芹菜前期生長較慢,常有雜草危害,因此應及時中耕除草。一般在每次追肥前結合除草進行中耕。由于芹菜根系較淺(特別是分過苗的),中耕宜淺,只要達到除草、松土的目的即可,不能太深,以免傷及根系,反而影響芹菜生長。
5.5芹菜病蟲害防治方法
芹菜發生的病害主要有葉斑病、斑枯病、菌核病等,葉斑病,斑枯病發生時,可用600倍的大生M-45+1000倍的殺滅爾或1000倍的撲海因+1000倍的殺滅爾進行噴藥防治,7-10天一次,連噴2-3次。菌核病發生時可用1000倍的菌核凈或1000-1500倍的撲海因、速克靈等進行噴藥防治。此外保護地種植的芹菜還應加強通風排濕,以減輕病害的發生。芹菜發生的蟲害主要有蚜蟲、白粉虱、甜菜夜蛾等,蚜蟲、白粉虱發生時可用10%的吡蟲啉1000倍或20%的啶蟲咪2000倍等進行防治,甜菜夜蛾發生時可用24%的甲氧蟲酰肼3000倍進行噴藥防治。
6.采收
適時收獲。過早收獲,會影響產量。過晚收獲葉柄的養分會向根部轉移,使葉柄質地變粗,纖維增多,甚至出現空心,從而降低品質,影響產量。芹菜在葉柄高50—60cm時開始擗收。采收前一天澆一次水,可保持產品的新鮮外觀,并提高產量。每株有成葉5-6片,一般收獲1~3片,留2—3片。收獲時,擗大不擗小,不要傷及其他葉片,并留足一定數量的葉片。如果一株上摘掉的葉片太多,則復原慢,影響生長。以后可根據市場需要和定植下茬蔬菜的需要,分次擗收,一般每隔20~30d擗收一次。
(作者單位:161300黑龍江省訥河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