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振庫
1.選擇地址
首先,地理位置一定要高,這樣可以確保新鮮的空氣持續流通到養殖場,并且能夠為羊生長提供一個舒適的養殖環境,這就樣為羊整個生長過程提供了一個最佳的飼養環境;其次,要確保羊有充足的活動空間,在傳統養殖過程中,羊的生產環境比較狹小,活動空間十分有限,這就導致了羊不能充分運動,其肉的品質自然也不會很高;再次,在養殖場四周有提供草料的草原和靠近水源,能夠提供充足的水資源。羊在生長過程中對綠草的需求量十分大,如果在養殖過程中,養殖場的周圍存在大面積的草原,就能保證綠草的提供,切實降低養殖場的養殖成本;最后,確保養殖場周圍的環境,在養殖場的周圍不應該存在化工廠或者農藥生產企業,如果在化工和農藥生產去企業建造養殖場很容易因為周圍企業排放到環境中的有害氣體對羊造成威脅。
2.選擇品種
養羊的養殖技術來說,生產并儲存足夠的草料是主要的物質基礎。羊是一種雜草類動物,對飼養草料并沒有過多的要求,任何雜草料對羊來說都很適合。所以,養殖戶在養殖過程中,要合理搭配不同品種的草料,階段性地對羊進行喂養。如果喂養的飼料過于單一,則導致羊出現厭食與食欲下降等狀況,久而久之,會影響羊的正常生長與發育。因此,養殖戶在貯存草料過程中要貯存一些紫花苜蓿、黑麥草等牧草。冬季喂養時可以參雜一些黑麥草,夏季喂養時可以參雜一些紫花苜蓿,使羊在一年四季當中都可以食用到青飼料。另外,在加工飼草過程中要合理搭配飼草的種類,這樣可以增加羊的進食量。其中,粗飼料主要有牧草、秸稈等飼料,精飼料主要有大豆、高粱等作物,在喂養谷類飼料時要按標準進行投喂,不能喂得過多,也不能喂得過少。一般對粗飼料來說,1只羊在2.50~3.00kg/d;對精飼料來說,1只羊在0.25~0.30kg/d即可。
3.建設舒適的羊舍環境
在建設羊舍過程中需要做到以下幾點要求:第一,給羊群預留出足夠大的活動場所;第二,羊舍要有冬暖夏涼的功能,選址時要注意選擇高地勢、通風好、排水便利的地方;第三,為了使防疫工作可以順利地展開,選擇地址時要盡量遠離公路與村莊;第四,在羊舍附近需要建立一個運動場地,面積大約是羊舍面積的三四倍,同時在運動場地上還需建立一個可移動式的水槽,方便羊群隨時進食。
4.搞好消毒工作,預防山羊傳染性膿皰瘡
山羊傳染性膿皰瘡是一種危害新生羔羊的傳染性疾病,一旦在羊群中發生,治療起來很困難,應引起高度重視,最好做好預防。具體做法是:①做好產房的清潔、消毒工作,可用20%新鮮石灰乳刷拭墻壁、料槽、地面等;②母羊臨產前用0.1%高錳酸鉀溶液清洗乳房與外陰,并擦干羔羊毛后用棉簽蘸0.1%高錳酸鉀溶液擦拭其口腔內外;③盡早讓羔羊吃上初乳,因為母羊初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可很好地提高羔羊的免疫力。
5.做好母羊、羔羊的護理,并適時對羔羊進行斷奶
母羊產羔后,休息5個小時左右后供給溫麩皮水(0.5千克麩皮加溫水2.5千克),不能喂料過多。產羔5天以后,再增加母羊精料飼喂量,精料可用肉牛(羊)全價顆粒料,以提高母羊乳汁的質量。羔羊1周齡時,即訓練其采食顆粒料,方法是將顆粒料撒在干凈的石板、水泥地面上或特制的羔羊食槽內,任其自由采食,但應少量添加,以免浪費。羔羊40日齡時可進行斷奶,這樣有兩個好處:一是可讓母羊盡早恢復體質,并提早配種,以充分發揮高產母羊的作用;二是提前對羔羊進行補料,可有效地促進羔羊發育,增加瘤胃容積,改善胃腸道功能,這對后期生長極為有利。
6.改變傳統的放牧方式
新產母羊體質較虛弱,應減少運動量,每天的放牧時間應控制在2小時以內。羊群應以圈養或半圈養為主,每天下午4時以后出牧,放牧時間控制在2小時以內,以減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
7. 疫病的防治
舍飼養羊一定要注意疫病的防治,其中一定要做好預防工作。養殖戶一定要經常做一些防疫工作,例如:經常為羊群進行驅蟲處理,對羊群的生長環境進行消毒,從而使羊群的健康得到相應的保障。
7.1消毒:養殖戶需要每半個月就對羊舍的飲水餐具以及飼槽等進行徹底消毒,并每隔半個月或一個月要應用漂白粉溶液噴灑在羊舍內,為羊舍殺毒。當羊出欄后一定要對羊舍進行一次徹底消毒,然后再養下一批羊。其中羊舍內外一定要保持干凈,及時清理出現的糞便等污物,防治有害氣體來傷害羊群。
7.2驅蟲和接種:在預防接種時一定要登記每只羊的健康情況,并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各接種一次,可以將四聯疫苗通過肌肉注射注入到羊的體內。同時這兩個季節還要做好驅蟲工作,特別是在那些有著嚴重寄生蟲污染的地區,在母羊生產完一個月后一定要對其進行驅蟲,對斷奶的羊羔也需要做好驅蟲處理。針對患有體外寄生蟲的羊可以應用藥浴的方式來驅蟲,具體的藥浴方法就是在藥浴前8小時羊不能進食,前2小時給予充足的飲用清水,預防羊在藥浴時飲用藥水而導致中毒。
(作者單位:161800黑龍江省甘南縣中興鄉人民政府畜牧獸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