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星
新農村建設離不開農村經濟的發展,可以直接說農村經濟的發展是新農村建設的基礎,農村經濟健康而持續地發展才能夠讓新農村建設有條不紊地進行。如果具有牢固的經濟基礎,農業生產就可以帶動新農村建設的發展,如果農村經濟建設停滯不前,那新農村建設就只能是一片幻影,不可能帶來農民收入的提高。
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要農村經濟發展來帶動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雖然當前城市化進程已經明顯加快,但農業仍然是我國的基礎產業、農村居民依然占據著總人數中的大部分,城市的發展本身也需要農村的支持。我國應該認清當前農業人口數量大這個事實,所以應該堅定不移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這是一個非常正確的決定。而新農村建設能否取得成效,獲得持續和健康的發展,這是直接由農村經濟發展情況來決定的,并且還關系到我國現代化事業的成敗和社會的穩定,所以應該把農村經濟建設作為首要任務,這樣才能按部就班地做好新農村建設工作。
二、農村經濟管理在新農村建設中所起到的作用
在新農村建設時,為了可以讓經濟建設可以取得更大的成果,很多農村地區都會選擇通過資金籌集、統一管理的方式來進行,但是資金在分配和使用的過程中經常出現一些協調方面的問題,這些問題如果想要得到解決,離不開農村經濟管理人員具備應有的工作技能。在進行資金統一管理的時候,管理人員應該對每一筆款項的去向和用處公開,提高資金使用情況的透明度,讓人們可以及時了解資金使用的情況。其次在資金使用和管理的時候一定要按照相關規定和政策來進行,確保管理行為合乎當前的政策。所以農村經濟管理在新農村建設中起到的作用體現在以下方面。
(一)體現關注民生精神
在我國當前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背景下,新農村建設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換而言之,想要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離不開新農村的建設。如果農村經濟沒有得到有效的發展,客觀上會直接影響到社會的穩定性,給社會的全面進步帶來很大的阻礙。為了避免這些情況,就要極力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管理者一定要把工作重點放在農民的利益上,并且以國家的方針政策來作為指導,這樣才能切實保障農民的利益,也是我國政府關注民生的體現。
(二)加強農民主體地位
新農村建設是以農村經濟發展作為基礎和保障的,采取切實合理的經濟管理方式,一方面客戶以讓農村經濟方面的工作可以有效開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擴大新農村建設的成果。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建設方針上應該堅持以人為本,有效落實城鄉統籌發展工作。管理人員也可以動員廣大農村群眾來進行經濟建設, 一方面可以取得經濟建設方面成效,另一方面也可以讓農民分享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的成果,這體現了科學發展觀、城鄉統籌發展的精神。
三、農村經濟發展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更新農民的思想
我國農民占據總人口的比例非常大,在這種情況下應該及時對他們的思想進行更新,如果他們的思想滯后,那么我們國家的三農問題就得不到解決和改善,經濟也無法充分發展,進而給新農村建設帶來一定程度的阻礙。政府應該加強思想方面的引導,讓農民可以及時更新自己的理念,做到與時俱進。
(二)提高農民文化素質
我國的農業生產方式和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是有很大差距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當前在國際上,農業面臨的科技競爭形勢非常嚴峻,當前繼續提高農民群眾的科學文化素質,只有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不斷得到提高,我國在農業方面的先進科技成果才能推廣下去,給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前進的動力。所以,廣大農民應該進行科技方面的教育和培訓,例如實行科技下鄉活動等等,讓農民學會利用科學技術發展的成果,這樣就可以給農村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三)統一生產方式
我國地域廣闊、地域之間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加之受到生產規模限制,很多地方仍然采用人工的方式來進行勞作,機械化程度和產業化程度都很低,這種情況下給農村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阻礙,舊有的發展模式已經無法適應于當前農業的發展,所以應該提高我國農業生產的機械化水平,而在農業生產模式上也要以設施農業和節水農業作為中心,可以起到很好的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的效果,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進而促進新農村的建設。
(四)優化產業結構
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就是結合市場的實際需求,根據供求關系來對產業的結構進行調整,這樣才能讓農業生產完全符合于市場的需求。所以提高農產品質量就尤其重要,農產品質量提高了,就會刺激市場需求的增長,給農民帶來收入的增加。
所以農業經濟的發展對于新農村建設來說,其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對于上述這些問題應該及時認清,并且采取相應措施將其解決,這樣才能給我國新農村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單位:158200 黑龍江省雞東縣農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