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可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輿論是強有力的武器。高度重視輿論工作,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也是我們的黨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意義重大、使命光榮。
一年前的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把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定位提升到治國理政、定國安邦的戰略高度,同時也提出了一系列極為重要的新要求、新部署。這標志著,黨的新聞輿論工作進入了新階段、邁上了新臺階。
新形勢下,黨報將如何圍繞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決策部署,開展多層次、廣角度、有深度、有力度的新聞宣傳報道,弘揚主旋律,為一方經濟社會跨越發展凝聚強大正能量?
作為一名黨報新聞工作者,結合自己多年來從事新聞工作的經驗和感受,對以上問題有如下幾點體會。
一、牢牢堅持黨性原則這個根本,永葆黨報姓黨的鮮明底色
黨報,是黨和政府的喉舌,是重要的輿論陣地。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和政府主辦的媒體是黨和政府的宣傳陣地,必須姓黨。因黨而生、為黨而興,堅持黨性原則、堅持黨報姓黨,這是黨報的職責所在、使命所系。
要把正確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堅持黨對新聞輿論工作的領導,無論外部環境、社會條件、工作對象等如何變化,黨報都要保持作為黨和人民“喉舌”的性質不能變,確保牢牢掌握輿論主導權;要始終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意志為意志、以黨的使命為使命,服務黨中央、維護黨中央、緊跟黨中央,認真貫徹中央的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自覺服從服務于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堅決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動,做到不缺位、不錯位;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自覺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經常主動向黨中央看齊,向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看齊,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同時,要喊好看齊的“口令”,積極引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向黨中央看齊,形成“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的強大力量。
二、加強隊伍建設,培養一支高素質的黨報新聞工作隊伍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媒體競爭關鍵是人才競爭,媒體優勢核心是人才優勢。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是黨報最基本的職責,是每一個黨報新聞工者義不容辭、必須肩負的使命。要完成這項光榮而艱巨的使命,就要牢記社會責任,提高業務能力,轉作風改文風,培養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黨和人民放心的新聞工作隊伍。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定盤星”。要抓好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引導黨報新聞工作者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具備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政治敏銳度,牢牢堅守政治站位,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對黨委、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和領悟,在事關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則問題上站穩腳跟,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
新聞工作者,是把事物的表象用文字進行表述,將事件和事物的本質表達出來,這就對其文筆和文化底蘊有著很高的要求。所以,要加強黨報新聞工作者新聞采寫能力的培養,不斷提高其文化素質修養,寫出更多優秀的新聞作品。
全媒體融合發展的新形勢,對黨報新聞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適應新形勢的發展,著力加強全媒型、專家型人才培養,推動黨報新聞工作者夯實理論根基,完善知識結構,拓展知識領域,善用現代傳播手段,真正成為會使“十八般武器”的行家里手。
持續深化“走轉改”,是提升黨報新聞工作者業務能力的有效平臺。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基層跑遍、跑深、跑透了,我們的本領就會大起來。”要積極引導新聞工作者沉下基層,接地氣,增進對人民的感情,強化社會責任,錘煉腳力、眼力、腦力、筆力,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要讓他們深入實際,發現新聞、采寫新聞,用基層一線鮮活的群眾語言寫新聞,用基層一線的生動事例展現發展變化。只有這樣,才能寫出有思想、有溫度、有品質的作品,寫出群眾喜聞樂見的好作品,得到讀者的充分認可,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三、堅持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把體現黨的主張和反映人民的心聲統一起來
把黨性和人民性統一起來,是中國共產黨人革命經驗的總結與升華。1947年,中國共產黨機關報《新華日報》旗幟鮮明地提出了黨性和人民性的“統一論”,這是對中國共產黨自1921年成立以來革命道路的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運用馬克思主義關于“黨性”“人民性”的理論資源,結合中國實際、總結中國革命規律,對“做什么樣的媒體、如何做好媒體”的重要探索。
我們的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黨。從本質上來說,堅持黨性就是堅持人民性,堅持人民性就是堅持黨性,兩者從來都是一致的、統一的。
黨報要堅持黨性,站穩政治立場。同時,要堅持人民性,堅持以民為本、以人為本。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解決好“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個根本問題,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要牢記社會責任,既吃透中央精神,又密切聯系群眾,既宣傳黨的主張,又通達群眾心聲,真正成為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云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
把這二者統一好、實踐好,我們黨報的新聞宣傳就能把黨委、政府實施的每一項方針政策與廣大群眾的根本利益融合起來,做到既體現黨的主張又反映人民的心聲,讓黨放心、讓人民滿意。
四、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傳播正能量、弘揚好聲音
正確的輿論導向是新聞輿論工作的“生命”。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聞輿論工作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都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新聞輿論工作弘揚主旋律,社會思想就有了主心骨;傳播正能量,社會發展就有了動力源。
當前,正處于決勝脫貧攻堅、同步全面小康的關鍵時期。在宣傳主題上,黨報要深入做好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宣傳,緊緊圍繞“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做好經濟發展新常態、脫貧攻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主題宣傳闡釋,做到凝聚共識、匯聚力量,提振信心、提振士氣。
要始終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的基本方針,著力把正確導向貫穿到新聞采編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體現在每一篇稿件上,滲透到每一塊版面中。在把握導向上,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確保各方面工作都嚴格遵守黨報的政治標準和工作要求。在導向管理上,要適應分眾化、差異化傳播新形勢,不斷創新方法手段,有效引導輿論,把握好時度效,始終傳遞正面、積極、向上的觀點和態度,提高正面宣傳的質量和水平,增強吸引力和感染力。要積極主動開展輿論斗爭,敢于舉旗亮劍、勇于激濁揚清、善于引領發聲,絕不給錯誤思想和言論提供傳播平臺,最大限度地消除雜音噪音。在重大原則問題上,要做到“一錘定音”,讓黨的主張在人民群眾中入耳入腦入心,振奮人民精神,凝聚民族力量,促進安定團結,推動社會進步。
要以“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為載體,深入基層一線,挖掘富有生活氣息的典型事例,宣傳黨的主張,回應群眾的關切,服務百姓的生活,密切與群眾的情感聯系,贏得群眾的信任,從而凝聚人心,鼓舞士氣,激發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團結奮斗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