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小瓊
摘要:技工院校簡稱技校,它與大學院校不同,招生層次包括初中畢業生、高中畢業生及社會在就業人員三部分,注重人才專業技能的提高,旨在培養各類技術技能的實用性人才。因此,技工院校更注重學生畢業后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技工院校以國家及相關職能部門出臺的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文件為依據,對學生進行職業指導,由于存在諸多因素,職業指導發展現狀并不樂觀,因此,技工學校要從學生自身實際情況出發,根據社會的經濟發展需要和社會各行業對人才的需求,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職業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的輔導。
關鍵詞:技工院校;職業指導課程;體系構建
一、技工院校學生畢業職業指導現狀分析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需求和技能人才和實用人才普遍提高的要求,但許多學生由于合適的職業生涯規劃缺乏,沒有明確的發展目標的確立,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很難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平臺,可以自我價值最大化,但由于相關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缺乏,達不到工作要求出發的許多畢業生;工作中的困難和挫折,往往選擇逃避,懶惰的心理素質不高,這些原因導致的技工院校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不高。在技術學校職業指導的現狀,在以下五個方面:(1)專業的就業指導教師隊伍的就業指導工作水平不高,教學團隊的成長是不夠的;(2)職業指導教學內容不夠豐富,針對性不強,沒有理論實踐相結合;(3)學校職業指導的時間安排不合理;(4)學生學習就業指導的積極性不高;(5)就業指導課程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面,幫助學生辦理各種手續,提供就業信息,無需太多實踐內容。
二、技工院校職業指導課程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課程定位不夠準確,關注程度不夠
大多數技工院校都開設了職業指導課,但部分技工院校還只是將職業指導課的作用狹義地理解為幫助學生找到工作,對職業指導課的實用性認識不充分,對職業指導課提升學生職業素質的教育功能認識不足,對學校設置職業指導課的原因認識不夠深刻,進而造成對其關注度不足,最終影響了職業指導課的系統化和規模化建設。
(二)教學手段創新不夠,發揮作用欠佳
技工院校職業指導課的教學手段與其他基礎課程相差不大,都是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職業指導課教師往往由其他基礎課的教師兼任,對職業指導課的教學方式研究不足,沒有形成職業指導課特有的教學模式,影響了職業指導課作用的發揮。
(三)職業指導課教師專業化程度低
技工院校職業指導教師專業化程度普遍不高,具備職業指導師資格的較少,對職業指導的了解不夠專業,進而影響了職業指導課的實際效果。
三、技工院校職業指導課程體系的構建
(一)轉變觀念,對職業指導課重新定位
第一,提高對職業指導課的認識。技工院校應科學、系統地開設職業指導課,幫助學生順利地踏入社會,實現技工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進而實現黨的教育方針,在客觀上促進社會和經濟發展。第二,將職業指導作為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學生全面發展與個性發展的理念貫穿于學生在校學習的整個過程,將職業指導課程體系作為技工院校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列入教學計劃,對職業指導課程進行規范化的建設。
(二)加強職業指導教師的專業素質建設
職業指導課的教學質量取決于教師的專業素質,培養一支專業素質較強的職業指導教師隊伍是技工院校職業指導工作與課程建設的當務之急。
第一,加大師資培養力度,提高職業指導教師隊伍的素質。對現有從事職業指導工作的教師進行系統的培訓,建立制度,鼓勵職業指導教師考取職業指導師資格證,逐步提高職業指導教師的專業素質,保證職業指導課教學的專業化和規范化。
第二,加強職業指導師資隊伍的內部交流學習。組織職業指導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材內容進行認真的研討,確定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組織職業指導教師參加職業指導課的教案、公開課、說課的競賽,加強師資隊伍的教學交流,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
(三)確立全程化的職業指導課程體系
將職業指導課滲透于技工院校人才培養的全過程是職業指導課教學目標的要求。因此,職業指導課應從新生開始,實現職業指導的全程化、全員化。在堅持全程化和全員化的基礎上,還要講究針對性。
技工院校應摒棄在學生畢業前臨時教授職業指導知識的做法,要將職業指導列入教學計劃,與學生的成長相適應,貫穿于學生在校學習的全過程。根據不同階段,給予學生針對性的職業指導,具體可以從以下三個階段開展。
第一階段,身份接受階段。技工院校與普通高中存在區別。學生來技工院校學習是為將來就業做準備的,因此,要讓學生逐步形成即將由學生轉變為就業者的意識。學生在初中階段沒有學習過相關的職業指導知識,又對所學的專業缺乏了解,所以,在此階段的職業指導課程中,主要是介紹專業、職業資格、職業能力,讓學生能夠主動接受和適應身份的轉變。
第二階段,職業素養培養階段。通過校企合作的加深,企業對學生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不僅要掌握技能,還要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職業素養是職業內在的規范和要求,是在職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品質,包括職業道德、職業技能、職業行為、職業意識等方面。較好的職業素養對于學生勝任未來的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它如同冰山一角下的巨大冰體,是決定著學生未來職業成功的關鍵因素。技工院校的職業指導課程要貼近企業需求,除了選用人社部認定的職業指導教材外,還應開發培養學生職業素養的教材,輔助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筆者所在學校通過努力,開發出了《學生職業素養訓練指導手冊》教材,教材內容依據學生入校不同時期的學習內容而有所不同,著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職業意識、職業道德等,教學手段多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從做中感悟職業素養的重要性,進而培養其職業意識。
第三階段,就業技能培訓階段。技工學校在第三年安排頂崗實習,這個階段的職業指導主要集中在求職技能的培養方面,具體包括面試技巧和職業適應等。通過培養學生就業技能,增強學生的就業能力。除了必要的職業指導外,學校還應該積極進行創業指導教育,幫助有創業需要的學生明確創業的意義,提升創業的品質。
四、結論
要提高學生職業指導的實效性,教師和學生要共同努力,做好就業準備工作,選擇合適的職業,挖掘自身的潛能,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最大限度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參考文獻:
[1]何仕.高等學校加強大學生職業指導的重要作用[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
[2]喬冬.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