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勁龍
摘 要:現代社會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社會群體對小區建筑的質量及使用功能均提出更高的要求,現代生活節奏明顯加快,社會群體更傾向于追求一種生態、節能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空間,因此現代化小區的建筑規劃設計工作逐漸受到建筑行業的高度重視,本文就此進行簡要分析,以更好的滿足社會群體親近自然的住宅需求。
關鍵字:現代化;小區;建筑規劃
現代社會經濟的進步,推進了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有效的解決了居民住房問題。在社會可持續發展理念,社會群體更傾向于基于生態節能理念選擇居住環境和生活空間,因此現代化小區的建筑規劃設計應當從生態理念入手,綜合環境效益與生態效益,開展科學化的建筑規劃設計工作,真正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一、現代化小區規劃設計方案
生態住宅小區以生態學為基礎,通過生態設計方法來營造自然和諧、健康舒適的居住環境,促進小區的物質文明、建設文明和生態文明的高度統一。
(一)規劃選址
項目選址在市政設施配套完善的地區,以滿足對水、電、燃氣、排水、通訊、城市道路的需求。此外,住宅項目選址時應該具有地質條件良好,比較適應于建設的地理區位,動工前先查勘當地的地質條件和水文條件。
住宅項目選址要因地制宜,應考慮住宅周邊的自然生態環境,注重良好生態給項目帶來的品質提高。同時,不能因為住宅的建設使得周邊的建筑利益受到損壞,盡可能避免住宅涉及對國家文化遺址、軍事禁區、一般軍事設施等的影響,并且符合法律規定。
(二)規劃小區布局
在現代化小區合理規劃選址后,應當結合自然環境特點及社會群體的生活需求對小區進行規劃布局,尤其是要在準確考察后,處理好建筑物朝向、道路分布情況、住宅樓間距以及公共設施分布情況等,對現代化小區內的綠化帶進行科學布局,確保現代化小區內建筑與周邊環境因素保持良好的協調發展關系,進一步基于建筑物的空間構圖原理和規劃設計手法,對現代化小區進行科學合理布局,優化小區整體環境,確保小區內形成一個優良的整體,從而切實提高現代化小區的建設質量。
(三)規劃建筑空間組合
1.空間的體量
空間體量最直觀的變現為大社區還是小社區。
小社區主要是建設周期短,交房快,生活質量有保一般小社區兩三年之內就可以完全竣工,建設周期短,不會有像大社區一樣的一期二期開發,可以讓業主入住后不會受到太多干擾。業主少,社區生活較和諧因為人少,所以鄰里之間辨識度高,大家和容易相互認識,不僅方便管理,而且也讓業主之間相處更加和諧。配套設施的占有率高每個社區都會有基本配套設施,而小社區的基本配套設施因為社區人少,可以分配到每一位業主身上的機會就多,居住體驗也會更佳。
大社區主要是開發商實力雄厚,大開發商有著更高的開發品質,和充足的資金,不會出現“爛尾樓”的情況。社區配套設施完善:首先,大規模的開發時,往往會有多個戶型供購房者選擇;其次,社區內部總體綠化率會較高,內部超市、會所、幼兒園等配套比較齊全。另一方面,因為規模大容易受政府重視,社區周邊的市政配套也會越來越多。利潤大:大社區都是分期開發,房價也是不斷上漲,較后一期的銷售時,項目的價格一般是較高的時候了。所以,大社區的利潤都是值得期待的。
2.空間的形狀和比例
對于一般建筑空間來講,所謂形狀就是指“長、寬、高三者的比例關系”。由不同形狀體量組合而成的建筑體形,可以利用長、寬、高三個向量要素在形狀方面的的差異性進行對比、組合以產生變化。在設計過程中,首先應處理好建筑物整體的比例關系;也就是從組合入手來推敲各基本體量長、寬、高三者的比例關系。
(四)規劃小區道路設計
當居民對小區環境越來越高時,小區景觀設計的的功能規劃越來越備受關注。在小區道路規劃就很能說明這一點,在規劃之初便將所有細節考慮進去,科學合理的小區道路設置不僅顧全了方便,保證了小區交通的通常,如果再搭配優美的風景,更能為小區增添許多情趣。
路形的風格可分為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兩種直線型的道路方向明確,而曲線型的道路給人舒適、自然的放松感,同時有擴大景觀空間的虛擬感。但要注意過度彎曲的道路會產生踩踏草坪的隱患。
園內可以布局明確的功能分區和清晰的瀏覽路線,主要設置花木、草坪、水面、花架、涼亭、雕塑、健身休憩設施和鋪裝地面等。用不同色彩、質感的鋪裝石材、植物棕櫚及優美音樂的陪襯下富有別致。
二、現代化小區在建筑設計上的設計思路
(一)現代化小區的生態型
生態型住宅小區是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生態學為基礎,以人與自然和諧共享為核心,以現代技術為手段,設計、組織住宅內外空間的資源和能源,盡可能地達到小區內部、小區內外之間的環境平衡和循環使用,最高效、最少量地使用資源、能源,減少對環境的沖擊,營造自然、和諧、健康、舒適的居住環境。
在現代化小區的建筑規劃設計過程中,綜合考察現代化小區的周邊環境后,對綠地建設進行合理利用,適度調整小區綠化面積,調節小區內溫濕度,改善城市熱島效應,促進生態的平衡發展[1]。尤其是在現代化小區的規劃設計中,對土地資源進行優化利用,應當爭取以最少的土地達到最佳的建造效果,并對水資源進行節約利用,對太陽能和風能資源進行優化利用,切實降低現代化小區的建設成本,并充分做好小區內日常生活垃圾的分類回收。
(二)現代化小區的節能型
所謂節能型的現代化小區就是在設計和建筑的過程中充分利用可再生資源,即建筑一個環境綠色的現代化小區。面對全球能源環境問題,不少全新的設計理念應運而生,如微排建筑、低能耗建筑、零能建筑和綠色建筑等,它們本質上都要求建筑師從整體綜合設計概念出發,堅持與能源分析專家、環境專家、設備師和結構師緊密配合[2]。在建筑規劃和設計時,根據大范圍的氣候條件影響,針對建筑自身所處的具體環境氣候特征,重視利用自然環境創造良好的建筑室內微氣候,以盡量減少對建筑設備的依賴。與此同時,節能型的現代化小區的設計不僅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國家的全面發展,同時也會給人們一個相對環境良好、空氣質量高的生活環境,也可以減少空氣中的霧霾。
(三)現代化小區的綠色型
“綠色建筑”的“綠色”,并不是指一般意義的立體綠化、屋頂花園,而是代表一種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對環境無害,能充分利用環境自然資源,并且在不破壞環境基本生態平衡條件下建造的一種建筑,又可稱為可持續發展建筑、生態建筑、回歸大自然建筑、節能環保建筑等。綠色建筑的基本內涵可歸納為:減輕建筑對環境的負荷,即節約能源及資源;提供安全、健康、舒適性良好的生活空間;與自然環境親和,做到人及建筑與環境的和諧共處、永續發展。主要表現在:節約能源、節約資源和回歸自然。
三、總結
在我國提出了以人為本的戰略目標之后,建設一個現代化的小區就成為了建筑中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根據可持續發展戰略,在生態、安全、環保、節能、合理利用土地等多方面來進行來進行現代化小區的建設。
參考文獻:
[1]牟永春.淺析現代化小區中的建筑規劃設計[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5,04:137.
[2] 華治宇.中國傳統文化在建筑規劃設計中的體現[J].城市建筑.20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