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梅娥++趙敏
摘要:新興藝術業態同傳統藝術相比較,和我們生活的關聯度越來越高,主要體現為利用數字技術等現代高新科技載體,對文字、圖像、影音等藝術品加以綜合性、創新性的整合,形成全新特征的藝術業態。當前各地紛紛引入高新科技要素,對新興藝術業態的模式、方式不斷加以探索和培育,讓藝術產業鏈發生巨變,服務模式產生變革,讓人們在接受新興藝術業態頗具革命性和開創性的服務時能獲得全新體驗,有助于藝術的大眾化和社會化。新興藝術業態更強調價值鏈的環節,因此在人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將發揮更大的社會價值。
關鍵詞:新興藝術業態;
一、引言
談到新興藝術業態,不得不先提及新興藝術這一概念。所謂新興藝術,原是指20世紀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期在日本興起的一個文學流派,屬于近年來發展比較快的新學科領域,是依托傳統文化創造的新的藝術表現形態。新興藝術業態在我國剛剛興起,概念比較新,它是藝術引入高科技元素后實施創新后產產生的一些新模式、新展現方式的總稱。傳統藝術產業獲得形態上的突破,才能被稱為新興藝術業態,新興藝術業態不是一個孤立的現象,而是代表了藝術這個行業的產業集群。從藝術發展實踐分析,傳統的藝術產業已經趨于飽和,很難再有大的突破,融入互聯網等高科技元素后,新興藝術業態如數字音樂會、網絡視頻、詩歌朗誦會等藝術創意產業贏得新的市場機遇和大發展。對于新興藝術業態影響最大的是技術要素,尤其是互聯網+大背景下的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讓新興藝術業態蓬勃發展。
二、新興藝術業態的類型
當前將聲光電、數字化和多媒體等新技術巧妙嫁接入傳統藝術中后,產生出千姿百態的帶有文化創意的新興藝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新興藝術產業鏈,跨越了多個行業,滲透到諸多領域。一言以概之,新興藝術業態是藝術內容、科技和資本結合的產物,通過對新技術的采用,實現了對藝術內容和傳播價值模式的調整或創新,能更好地滿足受眾的各種新需求。新興藝術業態中文化藝術門類眾多,新興藝術業態比較常見的有:
(1)娛樂藝術,如動畫、電影、網游等;
(2)表演藝術與視覺藝術;
(3)媒體藝術,如廣播、電視、網絡與移動通訊等;
(4)設計藝術,例如建筑設計、服裝設計、廣告設計、軟件設計等;
(5)出版藝術,如音樂、書籍出版、數字讀物等。
三、新興藝術業態的特征和現實意義
隨著科技與文化的加速融合以及國家對文化產業的引導和扶持,中國文化產業的外延不斷擴大,以數字新媒體、網絡游戲、數字出版等為代表的新興文化產業蓬勃興起。有鑒于此,我們開展了以下研究:
新興藝術業態引入了高新科技元素,更傾向于取悅大眾浮華、多變的需求,因此在文體和表現形式上具有較為濃重、浮華的裝飾化、視覺化色彩。通過語言和外在形象表現,象新興藝術建筑材料一樣,拼構出色調多樣的感覺與現實。
新興藝術業態這一文化創意產業的興起是藝術繁榮同經濟發展在當今社會最直接聯系的集中體現,是藝術和技術同步發展的結晶。多樣化的創新累積是文化創意所需要的,新興藝術業態所擁有的復合型拔尖創新人才,通過他們綜合性強應用型頭腦,讓文化創意生機無限,表現空間更大,也從根本上推動了社會發展,豐富了人們的生活,讓國家軟實力得到提升,進而促進了我國經濟發展。象書畫領域,我國藝術品市場在“互聯網+”思維的影響下,從最初的網上畫廊、網上展覽和網上拍賣等發展到互聯網電商、互聯網金融實踐,成為“互聯網+”與藝術品創新業態的新亮點。
四、新興藝術業態要在理論與實踐上實現雙突破
(一)理論學科建設方面
新興藝術業態既注意傳承傳統的人文底蘊,還要把握新興藝術的時代脈搏,融入更多文化創意。作為新興藝術業態產業鏈中的藝術教育機構,在培養人才時要結合各院校具體情況,與校內外的各類藝術實踐場所建立密切聯系,形成集影視藝術和基礎藝術理論于一體,融數字媒體、創意產業和美術設計于一身的交叉型學科培養體系和研究方法,打造完整的藝術創意人才培養體系。同時,要與時俱進,盡快完善我國現有的學科分類,將動畫藝術、數字藝術、新媒體藝術、應用藝術等新興藝術門類納入到藝術學科理論體系,不斷深入研究,形成一套與時俱進的新興藝術理論,構筑新興藝術人才培養高地,為新興藝術業態培養和輸送更多急需的應用型人才,引領新興藝術和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
(二)利用互聯網技術構建新興藝術發展平臺
一是要深刻認識和把握藝術品及其產業價值鏈發展的內在規律和價值鏈條,把互聯網機制和平臺架構的作用發揮到極致,構建交流傳播機制,讓藝術品實現消費大眾化。
二是基于互聯網機制及其平臺,建構藝術品產業資源資產化、金融化發展的平臺體系,推進以資源整合挖掘、價值發現與價值實現為主線的文化資源資產化產權化、、金融化及證券化進程,滿足互聯網條件下市場多元化、多樣化、個性化的產品與服務需求。
三是推動國際文化產業鏈中我國新興藝術產業的融合創新和新業態發展。圍繞藝術品產業資源,在國際化語境下找準定位,擺脫產業鏈競爭中的低端狀態。
四是突出“市場+ 互聯網”融合機制,基于新的科技融合而形成的新的體驗、產品與工藝,新的交易形式,新的產業路徑及新的產業形態,藝術品及其產業可以說是未來最為廣泛、最為活躍的新科技融合發展的領域。
五、結語
隨著城市經濟發展水平提高和文化產品供給日漸豐富,城鎮居民文化藝術消費也日漸活躍,催生了新興藝術業態的產業化步伐。而新興藝術業態從藝術創意、藝術設計、藝術創作到藝術產品的價值實現,都要遵循其特殊的規律,不能為了實現藝術的實用功能和商業價值,而過度開發,卻忽視了對藝術的保護。尤其是在社會資本大舉介入的情形下,要保持理智與冷靜,堅持當代藝術的方向,塑造健康的藝術生態環境,謹防藝術拍賣 “天價記錄” 等非理性、無規則的極端畸形和混亂的市場現象屢屢發生,剔除市場泡沫、惡意炒作對新興藝術業態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肖永亮.文化創意和新興藝術[J].藝術教育,2008(08).
[2] 西沐.中國藝術品產業發展再創新[J].金融博覽(財富),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