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薇
摘要:殘疾人作為我國人口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證殘疾人就業是在2020年我國全面達到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文中從當前殘疾人就業存在的問題分析入手,研究了經濟增長對殘疾人就業的社會援助帶來的影響。并針對性提出了強化經濟增長,提升殘疾人就業的社會援助水平的相關策略。
關鍵詞:經濟增長;殘疾人就業;社會援助;探究
引言
當前隨著我國經濟不斷進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們的總體生活水平,但是在中高速經濟增長模式下,殘疾人就業的社會援助仍舊面臨有較大的壓力,為更好增強殘疾人的生活幸福指數,對經濟增長對殘疾人就業的社會援助進行分析有著較為重要的意義。
一、當前殘疾人就業存在的問題
首先,當前殘疾人就業率較低,相對于我國平均就業率仍舊有著較大的差距,特別是在我國很多城鎮地區,很多殘疾人僅依靠最低生活保障來維持生活,還有部分企業在當前經濟轉型過程中,面臨較為嚴重的裁員問題,多數情況下,殘疾人成為了犧牲品,進一步降低了殘疾人的就業率。
其次,殘疾人當前總體的就業層次比較低。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主要原因是我國殘疾人總體接受教育的水平較低,再加上當前社會援助中對于殘疾人的在職培訓方面仍舊不夠完善。導致我國殘疾人總體的就業處于低層次水平。
第三,殘疾人就業收入較低,由于受到自身就業技能、就業層次及社會對殘疾人仍舊存在的歧視因素,導致很多已經就業的殘疾人,總體的收入水平比較低,很多殘疾人的收入不能滿足自身生活需求。
二、經濟增長對殘疾人就業的社會援助帶來的影響
首先,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已經進入到深度的轉型時期,經濟增長速度調整到中高速,但經濟仍舊處于增長當中。隨著經濟增長,科學技術必然會繼續進步,很多崗位上需要的人員數量將會更少,而殘疾人由于自身先天條件的限制,在就業方面一直處于弱勢的位置,因此,其面臨的就業壓力將會相對于先前更大,這就需要對應的社會援助水平應當增強。
其次,隨著經濟增長,國家財政收入必然會相對于先前增加更多,國家財政增多,國家對殘疾人的家庭援助、住房援助、生活援助、財政援助等必然會相對于先前更多。隨著這些援助的不斷增加,其給殘疾人可提供的就業有利條件是多方面的,例如,通過財政援助的方式,可在社會上成立更多的針對殘疾人就業的一些社會組織,這些組織的運營以國家財政為支撐,讓有條件的殘疾人參加到這些培訓工作當中,殘疾人接受了針對性的培訓之后,可增強自身在就業方面的競爭力。再如,隨著經濟發展,醫療水平相對于先前將會更高,很多略有殘疾的人員,可通過國家醫療水平的增加與國家在醫療方面的對殘疾人資金投入的更多,很多殘疾人的殘疾水平將實現一定程度的下降,從而增加了這些殘疾人從新回到正常生活中的概率,這同時對殘疾人就業帶來的積極作用是深遠的。
第三,隨著經濟增長,帶來的社會就業類型將會更加多元化,殘疾人的就業崗位相對于先前必然會更多,這就給很多殘疾人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工作可能性將會增加。特別是國家,可針對性設置一些社會援助組織,讓有條件的殘疾人到其中工作,通過殘疾人幫扶殘疾人的方式,讓更多的殘疾人感受到社會的關愛,這些組織的成立不僅增加了殘疾人參加工作的機會,同時,殘疾人在幫扶殘疾人時,歧視等現象必然會相對先前更小。
三、強化經濟增長,提升殘疾人就業的社會援助水平的相關策略
首先,進一步強化殘疾人就業社會援助保障制度。嚴格按照市場需求為導向,針對增強對殘疾人培訓投入的社會援助,讓更多殘疾人參與到就業培訓工作中,增加其就業競爭力。
其次,隨著經濟增長,國家應當針對殘疾人的一些組織機構實行稅收減免政策,從而更好的扶持與鼓勵更多的社會資源參與殘疾人的社會援助當中,例如:盲人按摩機構、殘疾人福利組織等,國家均應當從經濟政策方面給予支持。
第三,進一步強化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比例落實殘疾人就業,特別是對于資產規模較大的企業,其中必然存在很多殘疾人可從事的崗位,因此,應當在這些企業中為殘疾人就業提供出更多的崗位與工種。
第四,國家采取各種優惠政策和扶持措施鼓勵城鄉殘疾人個體勞動者就業 ,并通過扶貧貼息貸款方式幫助貧困殘疾人進行自主創業和發展一些能夠增加收入的項目 ,扶持農村殘疾人從事種植業、養殖業、手工業和多種經營。
四、結束語
綜上分析,經濟增長給殘疾人就業的社會援助帶來的影響是雙方面的,既有促進作用,也有負面影響,因此,為了更好增強殘疾人就業的社會援助效果,經濟在增長過程中應當對自身的增長模式等方面進行一定的調整,更好增強殘疾人就業的社會援助水平。
參考文獻
[1]李實,萬海遠. 勞動力市場培育與中等收入陷阱——評《中國勞動力市場發展報告2011-2013》[J]. 經濟研究,2014,04:187-191.
[2]廖娟. 殘疾人就業政策效果評估——來自CHIP數據的經驗證據[J]. 人口與經濟,2015,02:68-77.
[3]趙燕平. 殘疾人就業的模式創新探索——以長春市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為例[J]. 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1:49-53.
[4]李靜,龔瑩. 我國殘疾人就業福利政策重構與耦合的國際經驗與現實考量[J].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2:11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