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俊,楊海明,沈曼曼,陳曉帥,周慧
(1.常州市特禽研究所,江蘇常州213235;2.常州市金壇區江南鴿業有限公司,江蘇常州213200;3.揚州大學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江蘇揚州225009)
不同形態飼糧對乳鴿生長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響*
孟俊1,2,楊海明3**,沈曼曼3,陳曉帥3,周慧1
(1.常州市特禽研究所,江蘇常州213235;2.常州市金壇區江南鴿業有限公司,江蘇常州213200;3.揚州大學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江蘇揚州225009)
選擇相同繁殖周期的36對白羽王鴿種鴿,隨機分為3組,每組12對種鴿,各自對應試驗Ⅰ組、試驗Ⅱ組和試驗Ⅲ組,每對種鴿哺育3只乳鴿,分別飼喂原糧、原糧+預混料、顆粒料,所有處理組均補充保健砂。結果表明,不同處理間試驗期總耗料量、28日齡乳鴿體重差異均不顯著(P>0.05);試驗Ⅲ組乳鴿脛長、胸寬、胸深顯著小于試驗Ⅰ組和Ⅱ組(P<0.05),體斜長顯著小于試驗Ⅱ組(P<0.05);試驗Ⅲ組乳鴿全凈膛率顯著大于試驗Ⅰ組和試驗Ⅱ組(P<0.05),不同處理組間乳鴿腹脂率差異不顯著(P>0.05)。綜上所述,乳鴿生產中使用顆粒料可達到較好的效果。
顆粒料;乳鴿;生長性能;屠宰性能
肉鴿具有喜食粒料的習性。過去很長時間,養殖戶基本都是習慣于將原糧按照一定配比飼喂肉鴿。然而,由于肉鴿具有明顯的挑食習慣,不同肉鴿的采食具有不同偏好,進而使得肉鴿采食的實際營養水平差別較大,甚至會導致部分肉鴿營養不良,影響種鴿生產和乳鴿的生長發育。與此同時,肉鴿養殖過程中除正常飼喂飼料外,還會飼喂保健砂,所配制的保健砂主要以添加礦物質為主,故使得維生素不能得到有效地補充。1986年,范煌曾嘗試使用機器加工的顆粒料進行飼喂肉鴿,發現種鴿喂雛鴿省力,喂雛末期未出現消瘦,種鴿仍保持旺盛精力,有利于正常繁殖[1]。然而,至今未見使用顆粒料飼喂種鴿對乳鴿生長發育等方面影響的報道。為了探明顆粒料的飼喂效果,本試驗研究了不同形態飼糧對乳鴿生長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響,以期為肉鴿養殖提供參考。
1.1 試驗動物及飼養管理試驗選自常州市金壇區江南鴿業有限公司白羽王鴿,采用50cm× 50cm×50cm鴿籠飼養,自然光照,自由采食、飲水。
1.2 試驗設計選用同一鴿舍繁殖性能良好、繁殖周期相同的種鴿36對,隨機分為3組,每組12對種鴿,分別對應試驗Ⅰ組、試驗Ⅱ組和試驗Ⅲ組,分別飼喂原糧、原糧+預混料、顆粒料,即所有處理組均補充保健砂,其中試驗Ⅱ組將預混料混合于保健砂中。其中,保健砂組成為磷酸氫鈣22%、貝殼粉22%、中粗砂49%、食鹽7%。預混料為每千克飼糧提供VA 250000IU、VD382500IU、VE300IU、VK40mg、VB120mg、VB2170mg、泛酸鈣1000mg、煙酸650mg、VB6160mg、VB12100mg、生物素40mg、Fe 1200mg、Cu 160mg、Zn 66mg、Mn 1320mg、Se 6mg、I 20mg。
采用假蛋進行孵化,同時使用機器孵化同期所產的種蛋,兩方面同時進行,確保種鴿能按期分泌鴿乳。孵化至第18天,將機器孵化剛剛出雛的乳鴿替代假蛋,放入乳鴿的數量分別為3只/窩,即每對種鴿分別哺育3只乳鴿,試糧組成和營養水平見表1。每周統計每個重復的采食量。待乳鴿28日齡時,稱取乳鴿體重,同時對乳鴿進行體尺測量,然后進行屠宰性能測定。

表1 飼糧組成和營養水平
1.3 測定指標和方法
1.3.1 生產性能測定試驗期間,每周末早上稱取乳鴿重量。每周統計鴿的采食量,其中每對種鴿每周加入的飼料重為W0、剩余飼料重W1,每兩天收集掉落飼料重W2,統計每周采食量W。
實際飼喂量=飼料飼喂量-剩余飼料量-浪費飼料量,即W=W0-W1-W2。
1.3.2 體尺測量乳鴿28日齡時,對每只乳鴿進行活體稱重,然后進行體尺測量[2]。
1.3.3 屠體性能測定28日齡時,在體尺測量后進行頸部放血致死,稱取屠體重、全凈膛重、腹脂重,計算全凈膛率和腹脂率。
1.4 數據處理和統計分析數據采用Excel 2007建立數據庫,SPSS 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單因子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檢驗組間差異顯著性,試驗數據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顯著性檢驗采用Duncan's法,以P<0.05作差異顯著性判斷。
2.1 不同形態飼糧對乳鴿生產性能的影響由表2可以看出,不同處理組間總耗料量和28日齡乳鴿體重差異均不顯著(P>0.05),也就是說,不同形態飼糧對總耗料量和乳鴿體重未產生顯著影響。

表2 不同處理組飼料消耗及乳鴿體重
2.2 不同形態飼糧對乳鴿體尺的影響由表3可知,不同形態飼糧對28日齡乳鴿體尺產生了顯著影響。試驗Ⅱ組乳鴿脛長最大,試驗Ⅲ組乳鴿脛長最小,且試驗Ⅲ組乳鴿脛長顯著小于試驗Ⅰ組和試驗Ⅱ組(P<0.05)。試驗Ⅰ組乳鴿胸寬、胸深最大,試驗Ⅲ組乳鴿胸寬、胸深最小,且試驗Ⅲ組乳鴿胸寬、胸深顯著小于試驗Ⅰ組和試驗Ⅱ組(P<0.05)。試驗Ⅱ組乳鴿體斜長最大,試驗Ⅲ組乳鴿體斜長最小,且試驗Ⅲ組乳鴿脛長顯著小于試驗Ⅱ組(P<0.05)。總體看來,試驗Ⅲ組乳鴿的相關體尺數值均最小,說明使用顆粒料飼喂種鴿和乳鴿顯著降低了乳鴿的脛長、胸寬、胸深和體斜長,影響了乳鴿的骨骼生長。

表3 不同形態飼糧對乳鴿體尺的影響
2.3 不同形態飼糧對乳鴿屠宰性能的影響由表4可以看出,不同形態飼糧對28日齡乳鴿全凈膛率產生了顯著影響,其中試驗Ⅲ組乳鴿全凈膛率最大,試驗Ⅰ組乳鴿全凈膛率最小,且試驗Ⅲ組乳鴿全凈膛率顯著大于試驗Ⅰ組和試驗Ⅱ組(P<0.05),試驗Ⅰ組乳鴿全凈膛率顯著小于試驗Ⅱ組和試驗Ⅲ組(P<0.05)。不同處理組間乳鴿腹脂率雖有一定差異,但差異不顯著(P>0.05)。

表4 不同形態飼糧對乳鴿屠宰性能的影響
3.1 不同形態飼糧對乳鴿生產性能的影響曾有研究發現,飼喂顆粒料的種鴿產蛋周期明顯縮短,產蛋率、種蛋受精率和乳鴿成活率明顯提高。楊久仙等[3](2013)將試驗分為3組,Ⅰ組飼喂柱狀顆粒全價料,Ⅱ組飼喂50%原糧和50%柱狀顆粒料,Ⅲ組飼喂原糧和保健砂。結果表明,7日齡時,乳鴿體重出現極顯著差異,但隨著日齡的增大,這種顯著性差異逐漸消失。本試驗中,3組鴿總耗料量差異不顯著,乳鴿的活重也比較接近。這可能是由于肉鴿的消化特點特殊,乳鴿期間的大多數時間都是由種鴿分泌鴿乳飼喂乳鴿,只有到后期乳鴿才學會自行采食,且無法準確統計乳鴿和種鴿各自的采食量。
3.2 不同形態飼糧對乳鴿體尺的影響體尺性狀是乳鴿上市出售的重要指標,一般乳鴿羽毛覆蓋率和體型達到一定程度即可出售,故生長發育速度快的乳鴿可提前上市。然而,至今未見使用顆粒料飼喂種鴿對乳鴿體尺影響的報道。李文增等[4](2010)研究了整粒糙米-整粒稻殼對仔鵝體尺的影響,結果發現,整粒糙米-整粒稻殼顯著增加了鵝的各項體尺指標。本試驗中,使用顆粒料飼喂的28日齡乳鴿脛長、胸深、胸深和體斜長都小于原糧+預混料組,說明使用原糧飼喂種鴿可促進乳鴿體格生長發育,使得其體型得到較好的生長發育。
3.3 不同形態飼糧對乳鴿屠宰性能的影響李文增等(2010)研究發現,整粒糙米-整粒稻殼飼糧對鵝的屠宰率、半凈膛率、全凈膛率未產生顯著影響,但顯著提高了腹脂率。然而,本試驗中使用顆粒料飼喂的28日齡乳鴿全凈膛率顯著大于原糧組,這可能是由于乳鴿更容易消化吸收顆粒料,使得其在后期沉積較多的肌肉,而原糧則可能促進了內臟器官的生長,使得其全凈膛率比顆粒料組乳鴿小。不同處理組乳鴿的腹脂率差異不顯著,這可能是由于乳鴿不同時期的采食類型不同,相關作用抵消,也可能是由于肉鴿是素食主義者,自身脂肪沉積能力比家禽差。
[1]范煌.配合顆粒料在肉鴿生產上的應用與觀察[J].家禽,1986,6:33-34.
[2]NY/T823-2004.陳寬維,高玉時,王志躍.家禽生產性能名詞術語和度量統計方法[S].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
[3]楊久仙,張京和,彭曉培,等.同一蛋白質水平不同料型對肉種鴿生產性能的影響[J].中國畜牧獸醫,2013,40(6):117-120.
[4]李文增,施壽榮,楊海明,等.整粒或粉碎糙米、稻殼對仔鵝生產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響[J].中國畜牧雜志,2010,46(9):62-65.
S836.1
B
1673-1085(2017)08-0013-03
2017-07-19
江蘇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層次人才選拔培養資助(2014NY-036);江蘇省農業三新工程項目(SXGC[2015]071)。
孟俊(1979-),男,江蘇金壇人,碩士,主要從事特禽生產研究。E-mail:592494367@qq.com。
**通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