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志農,浙江杭州人,全國第一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特級教師,浙江省名師名校長工作站心理健康教育首席導師兼德育導師,浙江省學校心理學與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浙江省優秀教師,浙江省首屆“十佳家長”,全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首屆“十佳專家”,全國高校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國培項目特邀專家。
從1993年以來,鐘老師設計并主持的三項省級心理健康教育課題,分別獲浙江省基礎教育科研成果二等獎、一等獎、省推廣獎(同一等獎);1997~2000年,他設計并主持的學科教學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省級課題,獲浙江省教學研究課題一等獎;2002年,他獲得浙江省人民政府頒發的第三屆優秀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24年來,他有80余篇論文在《人民教育》《思想·理論·教育》《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教育信息報》等國家級或省級報刊上發表;出版專著和主編教材20余部,心理輔導課示范教學光盤4套。
2007年,他的代表作《心理輔導活動課操作實務》出版,10年中已加印第24刷,發行15萬余冊。該書被全國各地列為班級團體輔導師資培訓教材或高校心理專業本科生教材。2008年,他與臺灣師范大學教授吳武典博士合著《團體輔導》一書,由海峽兩岸聯袂出版,產生了廣泛影響。2011~2012年,他又主持開發“中小學發展性心理輔導系列課程”,主編《班主任心育活動設計36例》叢書5卷,按照學生年齡特點和成長關鍵期的需要,分年級、分學段,從積極心理學角度精心設計了180篇活動方案,為探索中小學心理輔導課的科學性、系統性、針對性做出了重要貢獻。2012年4月,他的專著《探尋學生心靈成長路線圖——中小學心育課程開發指南》由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在國內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中小學心育活動課程的目標體系和主題架構,突破了第一線心理教師長期困惑的發展性心育課程無系列主題、無層次區分、無整體目標的重大難題,在業內引起了強烈反響;2015年出版的《如何上好心理輔導活動課——鐘志農答疑50問》和《心理輔導課優秀課例實錄與點評》教學光盤,則從實踐層面滿足了廣大心理教師和班主任的迫切需求。
退休十多年來,鐘老師繼續深入鉆研心理學理論,除博覽群書和參加各種高端培訓之外,還始終堅持在學校第一線做學生個別輔導,處理了大量的典型個案,積累了豐富的個別輔導實踐經驗。從2008年開始,鐘老師又致力于心理健康教育與班級管理工作相融合的研究,他將焦點解決短期咨詢理論應用于班主任日常教育與管理技巧之中,在國內首次提出了“‘聚焦改變班級管理模式”的理念和方法,并努力將其轉化為一線教師的操作性策略,他的研究成果在全國各地班主任的培訓中得到了廣泛好評。
鐘老師于2001年創辦了全國著名的公益性網站“心海揚帆”,在長達10年的時間內發展成為各地心理教師聚集人氣的網絡平臺。他還應邀到全國幾十個省、市及多所高校講學數百場,受到各地的熱烈歡迎。中國心理學會從2005年以來一直將他列為授課專家,每年邀請他在全國培訓會議上作學術講座。2011年11月,中央電視臺教育頻道播出了鐘老師心理健康教育四集系列講座,為廣大農村和邊疆地區中小學班主任和心理教師提供遠程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