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娜+謝妙芳+蔡雪潔

[摘要] 目的 探討足浴聯合足底按摩對腹腔鏡直腸癌術后患者胃腸功能的影響。 方法 選取2016年1月23日~2017年3月23日在我院接受腹腔鏡直腸癌手術的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知情同意后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20例,對照組患者術后予以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術后在常規護理基礎上輔助足浴+足底按摩,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 實驗組患者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為95%,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6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足浴+足底按摩對腹腔鏡直腸癌患者術后促進胃腸功能的恢復效果顯著,能夠明顯縮短肛門排氣時間,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護理工作中借鑒使用。
[關鍵詞] 足底按摩;腹腔鏡;直腸癌;胃腸功能
[中圖分類號] R735.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7)13-91-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foot bath+foot massage on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rectal cancer surgery. Methods 40 patients underwent laparoscopic rectal cancer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3th,2016 to March 23th,2017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After informed consent,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20 cases in each.Patients in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and patients in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foot bath+foot massage on the basis of routine nursing.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bowel sound recovery time,anal exhaust time,first defecation time of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0.05).The total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5%,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total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patients was 65% (P<0.05). Conclusion The recovery effect of foot bath+foot massage on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rectal cancer surgery is significant.It can obviously shorten the time of anal exhaust,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It is worth using for reference in nursing work.
[Key words] Foot massage;Laparoscopy;Rectal cancer;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直腸癌是臨床上普外科較為常見的疾病,是最常見的消化道腫瘤之一[1]。目前直腸癌主要還是依靠手術治療,隨著醫療水平的快速發展,腹腔鏡在外科手術中的應用越發普遍,而腹腔鏡下直腸癌手術也是較為常用的手段[2-3]。由于術后患者胃腸的神經及激素系統會發生不同程度的紊亂,患者胃腸功能受到抑制,加之患者由于術后疼痛、留置各種管道等因素導致患者不能翻身,引起胃腸功能恢復較慢[4-5]。研究發現在腹腔鏡直腸癌術后給予患者足浴+足底按摩往往能夠較快恢復患者胃腸功能,選取我院40例腹腔鏡直腸癌術后患者進行研究分析,探討足浴聯合足底按摩對腹腔鏡直腸癌術后患者胃腸功能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3日~2017年3月23日在我院接受腹腔鏡直腸癌手術的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征得患者及家屬同意后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20例。實驗組男11例,女9例,年齡45~68歲,平均(53.2±4.2)歲;病程2~5年,平均(3.12±1.38)年。病理分型:腫塊型7例,潰瘍型9例,狹窄型4例。組織學分類:腺癌12例,黏液腺癌4例,未分化癌2例,其他類型2例。對照組男12例,女8例,年齡44~67歲,平均(54.1±4.2)歲;病程1~5年,平均(2.87±1.48)年。病理分型:腫塊型7例,潰瘍型10例,狹窄型3例。組織學分類:腺癌11例,黏液腺癌5例,未分化癌2例,其他類型2例。兩組患者除護理方式不同外,在年齡、性別、病理分型、組織學分類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予以術后常規護理,即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維持水電解質、酸解平衡,適當給予抗生素以預防術后感染,疼痛護理等。實驗組在以上常規護理基礎上輔助足浴+足底按摩。具體方法為:預先準備適合的洗腳盆,患者術后第一天即可開始輔助足浴,將合適溫度的熱水(400~500℃)3500~4000mL倒入事先準備好的洗腳盆,水量以沒過腳踝為宜。將其放在患者病床床尾位置,患者取仰臥位,雙腿屈曲后將足平放入熱水盆內開始浸泡,30min為一次浸泡時間。在浸泡過程中,護士一手將患者足部握住,另一只手以拇指指腹或指尖為用力點,以適當的力道按壓。具體為:拇指揉壓雙足胃反射區3~5min,拇指由下到上揉捏右足升結腸反射區3~5min,拇指由外到內揉捏右足橫結腸反射區3~5min,拇指由內到外揉捏左足橫結腸反射區3~5min,拇指由上到下揉捏左足降結腸反射區3~5min,食指單鉤法由外向內按壓肛門及直腸反射區3~5min,足浴完畢后用毛巾擦干雙腳[6-7],以免受涼感冒。每日1~2次,連續治療3~5d。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情況比較
實驗組患者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兩組患者經問卷調查后,一般滿意方面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患者非常滿意和不滿意兩方面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為95%,對照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為6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直腸癌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消化道腫瘤,從齒狀線至直腸乙狀結腸交界處之間的癌都為直腸癌[8-10]。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直腸癌的發病率也呈明顯升高趨勢。對于直腸癌的治療,目前常采取手術根治性治療,近年來隨著醫療水平的快速發展,腹腔鏡越來越地應用于外科手術中,而腹腔鏡下直腸癌手術也是臨床上較為成熟的手術方式,腹腔鏡下手術由于創傷小,出血少,越來越得到醫生和患者的青睞[11]。腹腔鏡下手術雖然是微創手術,但其麻醉方式為全身麻醉,全麻對患者本身有一定影響,以及術后可能出現水電解質、酸堿平衡紊亂等導致患者胃腸道神經系統或激素調節等發生紊亂,患者在術后容易發生胃腸功能紊亂,導致胃腸運動受到抑制,胃腸蠕動減弱或消失,加之患者術后由于疼痛及引流管的限制,導致其不能翻身,也減緩了胃腸功能的恢復[12]。現研究發現足浴聯合足底按摩對腹腔鏡直腸癌術后患者胃腸功能的恢復效果顯著。
溫水足浴加快胃腸功能的恢復的原理主要是足部經過溫水的熱度、蒸汽以及搓洗進而達到加快血液循環、增強恢復腸道新陳代謝、消化吸收以及排泄功能[13]。但足浴的關鍵在于水溫以及浸泡時間,治療時應嚴格把握這兩個因素[14]。足底按摩刺激胃腸道在足部的發射區從而加快胃腸道發射區血液快速流動,促進周身血液循環,兩種方法通過調節內臟活動,促進胃腸蠕動,加快直腸癌術后胃腸道功能的恢復[15]。
為探討足浴聯合足底按摩對腹腔鏡直腸癌術后患者胃腸功能的影響,選取我院40例腹腔鏡下直腸癌術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照組患者術后予以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術后在常規護理基礎上輔助足浴+足底按摩,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首次排氣時間、首次排便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經問卷調查后,一般滿意方面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患者非常滿意和不滿意兩方面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為95%,對照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為6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足浴+足底按摩對腹腔鏡直腸癌術后胃腸功能的恢復效果顯著,能夠明顯縮短肛門排氣時間,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而且其操作簡單、低廉有效,不需要患者下床就可治療,明顯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時間以及治療費用,值得在護理工作中借鑒使用。
[參考文獻]
[1] 李志發,羅超元,吳小兵.溫腎健脾益氣法聯合足三里穴位埋線對腹腔鏡直腸癌術后患者胃腸功能恢復及機體免疫功能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6(6):580-583.
[2] 彭啟亮,林宇鑫,袁徐燁,等.MicroRNA及其靶基因在預測直腸癌放化療療效中的作用[J].中華放射醫學與防護雜志,2016,36(10):743-748,752.
[3] 周國江,趙子龍,楊勇,等.環氧合酶2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C在直腸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6,20(10):1649-1651.
[4] 黃術勝.單孔與傳統腹腔鏡乙狀結腸及上段直腸癌根治術后近遠期療效對比研究[J].中外醫療,2016,35(9):13-15,30.
[5] 孫濤,周鑫,傅衛,等.新輔助放化療對腹腔鏡中低位直腸癌根治術圍術期結果的影響[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7,17(3):197-201.
[6] 王永鵬,佟昕,張慶彤,等.腹腔鏡直腸癌前切除術中轉開腹影響因素的多因素分析[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6,16(8):694-697,719.
[7] 李東.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和開腹手術直腸癌根治術的療效及對患者胃腸功能影響的比較[J].實用癌癥雜志,2016,31(3):455-457,461.
[8] 阮利斌,何斌.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的臨床療效及對患者胃腸功能的影響[J].腹腔鏡外科雜志,2016,21(8):601-603.
[9] 徐嫣,梁思明,蘇麗娟.溫水足浴促進泌尿外科腹腔鏡術后肛門排氣的護理觀[J].現代醫院,2015,15(4):106-107.
[10] 李顯蓉,楊慶強,徐林霞,等.腹腔鏡手術在老年直腸癌患者中的應用及圍手術期護理[J].實用醫學雜志,2012,28(1):150-153.
[11] 李霆,孟翔凌,張震,等.腹腔鏡直腸癌D3淋巴結清掃聯合盆底自主神經保留術的療效及安全性[J].中華實驗外科雜志,2015,32(4):721-723.
[12] 趙雄碧.中藥保留灌腸對結直腸癌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患者胃腸功能的影響[J].浙江中醫雜志,2015,50(7):521.
[13] 劉越,屈中玉,萬里新.中藥足浴聯合足底按摩改善老年腫瘤患者癌痛及睡眠質量的效果[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16,14(5):25-27.
[14] 宋偉華,李曉勇,周百中.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老年結直腸癌患者的療效及對胃腸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23):6624-6626.
[15] 肖飛,胡波,宋亞鋒.腹腔鏡結直腸癌根治術治療老年結直腸癌患者的療效及對胃腸功能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14):3935-3936.
(收稿日期:2017-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