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日本佛教是以中國佛教為母胎,6世紀佛教被傳入日本之后,便開始漸漸地在日本生根發芽。佛教與日本的傳統宗教習俗融合之后,形成了獨特的日本式佛教,并且深刻地影響著日本人的生活。
關鍵詞:佛教;日本;無常觀;生死觀
作者簡介:譚亞楠(1992-),女,漢族,山西省大同市人,遼寧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語言文學專業碩士生。
[中圖分類號]:B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24--01
一、序論
佛教與日本傳統文化及其傳統宗教習俗進行融合以全新的姿態出現在日本社會中,并逐步深入到日本社會各個階層。自從佛教被日本朝廷認可之后,日本便開始加強其基礎建設。其最直接的影響便是提高了廣大民眾的文化水平以及大大地增強了國力。另外,本文將會簡單論述佛教在日本的發展,佛教適應了日本不同的時代的特點形成了其特有的佛教文化。最后本文將會分析這些宗派給日本人的生活帶來的巨大影響。佛教成為日本民眾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并深刻地影響了日本人的生活方式?,F在,佛教在日本民間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與地位。
二、本論
1、佛教的傳來
在中國佛教于后漢時期傳入國內,在中國進行了發展與變化之后,于6世紀傳入日本。佛教經由朝鮮半島逐漸被引進日本,現在在日本佛教已經有1400年的歷史。最初,百濟的圣明王向日本派遣使者并獻上釋迦牟尼的銅像以及經書,由此佛教開始被傳入日本。但是此時神道教作為日本的國教擁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所以佛教只能作為一種民間信仰而被傳播。值得一提的是,蘇我氏為了在朝堂上獲得政治權利利用佛教與物部氏展開了斗爭,在這場斗爭中蘇我氏獲得了最終的勝利,從此看出在這個時期佛教開始在日本政界發揮作用。
2、佛教在日本的發展
佛教在日本得以發展離不開圣德太子、圣武天皇、空海、最澄、法然等人的貢獻,可以說他們促進了佛教在日本的傳播與發展。
飛鳥時代,圣德太子為了佛教的興隆付出了巨大的努力,為后來佛教的廣泛傳播奠定了扎實的基礎。這個時代佛教開始作為統治者的工具,起著保護國家安定的作用。圣德太子晚年時理解了佛教的真髓之后,便開始講授佛典并對佛典進行注釋,例如圣德太子向世人講解《法華經》并對其進行注釋。除此之外應圣德太子的命令,法隆寺、四天王寺等大量寺院開始被建造。說到佛教不得不說一下圣武天皇,圣武天皇本人曾在佛像之前稱自己為“三寶之奴”。這個時期朝廷興隆佛教的政策也達到了空前絕后的程度。大量地興建國分寺,擴建東大寺,建立唐招提寺。除了建筑之外,天平時期的雕刻也十分引人注目。天平時期的雕刻有著寫實與理想相結合的特色,代表作是法華堂的執金剛神像、東大寺戒壇院的四天王神像。
平安時期佛教在日本相當地流行。最澄與空海是平安佛教的開宗之祖,二者從中國學成歸來之后,重視佛教教義與實踐相結合,分別開創了天臺宗和真言宗,而且二者受到了朝廷的重視,迅速在日本抬頭。但是不得不說的是天臺宗和真言宗無論哪一個實際都是以鎮守國家和為了個人的實際利益而被建立的,它們都是與世俗的權利結合的產物。平安時代由于“神佛習合”佛教被廣泛地傳播,這個時期神道教的地位下降。
直至鐮倉時期,佛教在日本達到了鼎盛時期,這其中很大的原因就是這個時期是個戰亂紛爭的年代以及武士文化的興起。在鐮倉之前佛教是為貴族服務的,而到了這個時期,社會生靈涂炭給人們帶來了極度的不安,因此民眾開始尋求心靈上的支柱,所以佛教開始為大眾服務。但是舊佛教教義晦澀難懂很難成為武士與民眾的支柱,所以鐮倉新佛教應運而生,新佛教突破重重難關給予大家希望。這時形成了鐮倉六宗,他們共同的特點都是為了救濟廣大百姓,提倡的是人類全體平等。
3、佛教在日本的影響
佛教對日本人的影響是巨大的且影響到其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佛教深刻影響了日本人的生死觀。早在6世紀佛教被傳到日本之前,日本因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就已經感受到了生命的無常以及脆弱。眾所周知日本四面環海,地理位置上處于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因此地震、海嘯、火山爆發,以及一些次生災害頻繁發生,這導致日本人時常缺乏安全感,時常感到所處環境動蕩不安,讓人感到生命的脆弱以及人類的渺小。因為環境因素使日本人不得不經常面臨生離死別,更能平靜地接受生死。直到6世紀佛教被傳入日本以后,佛家的超然思想使日本人的生死觀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佛教中“諸行無?!钡臒o常感傳到日本之后,被上升到一種無常觀,本來無常感表達的是一種哀傷,但是無常觀是一種主張、一種觀念,這是這兩者質的區別。無常觀影響日本人時常感覺生命像花一樣剛綻放就面臨凋謝,人的一生短暫且充滿戲劇性,坎坷不斷,似夢一場,如同日語詞匯中的「まぼろし」表達的一樣。所以,這種佛家的無常觀使日本人更加的看淡生死,同時也讓日本人更加敬畏生命。正是因為生命虛幻、短暫、時不待我這種佛家思想,使日本人更加敬重生命、生與死,讓他們更加深刻地理解到死并非生的對立面,而是生命的另一種升華,日本人認為死之后人可以成佛,不管此人生前是惡人還是好人,死之后都是生命的一種升華,這也是源于佛教的慈悲思想。除此之外,因為無常觀使日本人感到生命的短暫,所以加劇了日本人的緊迫感,使他們的生活更加的快節奏、更加勤勉。另外,五十音圖的創造也是受到了古印度文字的影響。
三、總結
佛教豐富了日本人的精神世界,在日本佛教有著重要的地位??梢哉f日本的佛教有著獨特、鮮明的民族特色。
參考文獻:
[1]末木文美士(1993)『日本仏教思想史論考』大蔵出版.
[2]楊增文(2008)《日本佛教史》人民出版社.
[3]稻盛和夫、瀨戶內寂聽(2011)『利他』小學館.
[4]鈴木大拙、劉大悲譯(2013)《禪的生活》上海三聯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