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攝影走進了千家萬戶的日常生活,特別是智能手機的普及,人們可以享受科學技術帶來的便利,隨時隨地地去捕捉精彩的畫面和唯美的場景。攝影為何能被人們普遍接受?照片為何能被大眾所喜愛?這與照片所蘊涵的審美價值是分不開的。本文主要從照片的瞬間性、情感性和想象性等特點出發,來討論照片的審美價值。
關鍵詞:照片;瞬間;想象;情感
作者簡介:劉濤(1993-),男,漢族,山東淄博人,山東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學理論、文藝美學。
[中圖分類號]:J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24--01
1826年法國的約瑟夫·尼塞弗爾·尼埃普斯拍攝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張照片,宣告了攝影術的問世,后來經過達蓋爾、塔爾博特等人的不斷努力和嘗試,攝影術有了長足的進步。今天,攝影技術在全球流行開來,照片走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著社交工具的普遍應用,人們在微博、微信、QQ會看到各種各樣的照片,像自拍、風景、美食等照片越來越成為人們“秀”的焦點。照片為何有如此魅力成為整個人類普遍接受的藝術形式?照片究竟有何審美價值?
一、曇花一現,記錄瞬間
“世界上除了運動著的物質,什么也沒有。”世界上一切物質無時無刻都處在運動的狀態,美好的東西在不經意間就消逝了,而照片恰恰可以捕捉瞬間,將轉瞬即逝的畫面定格。有人說:“照片證明了那些東西曾經在但已經逝去,像污垢。同時,它們的靜態頑固得難以置信,所以就算你離開了,再回來之后它們還是同樣地凝視你。”時間是一維的,照片在時間的維度上去呈現獨一無二的美,而這種美具有不可逆性。
Windows XP 系統默認的桌面圖片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照片之一,它出自美國攝影師查克·奧里爾之手。有一天查克開車去見女友的時候,他發現了這一片美麗的山坡,于是他下車拍下了這片藍天、白云和小山坡,后來這張照片在全世界流傳,并被微軟公司買了下來。如果當時查克坐公共汽車,或者中途沒有停車,或者當天下雨,那么這張照片恐怕不會生成,正是對瞬間的捕捉,才使藍天白云拂山坡的美景得以保存。
瞬間美是珍貴的,是獨一無二的。人們越來越隨心所欲地使用照相機、手機等工具去拍攝照片,這為瞬間的捕捉提供了前提。“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一去姑蘇不復返,岸旁桃李為誰春”、“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錯過的瞬間不可能再次重現,照片可以把易逝的瞬間定格成永恒。
二、穿越時空,傳遞情感
友情是自古歌頌的話題,古人曾發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感慨。隨著照片的出現,照片將一張張笑臉定格,留下友情的印記,這種情誼如同時間雕刻的花,永不凋零,任時空轉變,世界改變,芳香永遠飄蕩在彼此的心中。
親情是人間最偉大的感情,歲月在不知不覺中帶走了長輩的青春年華,只留下他們滿頭的白發和滿臉的皺紋。全家福對于每一個家庭來說是非常珍貴的情感載體,它可以把幾代人聚焦在鏡頭下,讓愛凝聚。全家福的意義在于一個“福”字,當幾代人在一起共同拍攝出一張團圓和睦的全家福時,那種幸福感是極其富有感染力的,這也體現了中國傳統美學中的和諧美。很多孩子長大了需要外出求學,甚至要出國留學,父母和孩子相隔兩地,而照片可以緩解相思之苦。一方面,人們可以把對方的照片放在自己的身邊,想念的時候可以看上一眼;另一方面,人們可以利用郵件、微信等社交軟件,發送照片給對方,讓彼此看到自己的近況,打破時空的局限,更好地傳遞情感。
照片還可以記錄愛情,愛情也是人們的一種重要情感,它從歷史的長河中一直流傳到現在,并奔向未來。如今,拍婚紗照是結婚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婚紗照是兩個人愛情的一種寫照,也是兩個人約定一生開始幸福生活的一種象征,當十年甚至幾十年以后再看婚紗照時,內心會涌起無限的回憶,腦海中會浮現當年結婚時的美好場景,喚起對愛情最真摯的向往。
三、激發想象,美的創造
照片所呈現的像不僅可以展現人物、風景,而且可以調動起人們的想象,讓欣賞者進入一個想象的藝術世界。《男孩》是法國攝影師亨利·卡蒂埃·布列松的代表作,在這張照片中,小男孩手抱兩個大酒瓶昂首挺胸地大步向前走,臉上掛著自信的表情。當人們看到這張照片時,會不由自主地產生諸多的想象:小男孩為什么會抱著兩個大酒瓶?他是在替父親買酒歸來的路上嗎?為什么他的臉上寫滿自信?后方的小姑娘為什么好奇地看著他?這張照片會激發人們無窮的想象,把人們帶入照片所延伸出的想象空間,使人暫時忘卻生活的壓力與煩惱。
想象之于攝影師也是非常重要的,是一位成功的攝影師必不可少的素質,它體現著攝影師對世界的看法,對內心的叩問,對美的向往和對藝術的追求。狄德羅曾說:“想象,這是一種素質,沒有它,人既不能成為詩人,也不能成為哲學家、有思想的人、有理性的生物,甚至不能算是一個人。”一張富有美感的照片,離不開攝影師想象的參與,想象體現在攝影師對鏡頭的選取,對光線的選擇,對虛景實景的建構等,
照片可以定格瞬間美,捕捉人們生活的印記,傳遞情感,激發人們的想象。但與此同時,隨著網絡的大眾化,有些人把照片當成自己獲得經濟效益的手段,低俗的照片充斥著我們的眼球,對青少年的成長產生不利的影響。針對這種現象,我們要趨利避害,發揮照片的審美價值,陶冶情操,獲得美的體驗,還要避免照片“垃圾”對我們精神造成的侵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