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先覽
摘要:網路媒體的快速崛起對廣播電視媒體的發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戰。廣播電視媒體想要在今后的發展中立于不敗之地,就要增強創新工作意識。新聞節目作為支撐廣播電視媒體發展的重要力量,其新聞采編工作的創新就成為促進廣播電視媒體發展的巨大動力[1]。基于此,筆者試分析當前階段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以期促進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創新發展。
關鍵詞:電視新聞;采編工作;創新發展;策略
引言:
新聞采編工作是信息傳播的重要組成部分[2],因此,新聞采編工作的質量會直接影響到新聞信息所的價值。在新媒體迅猛發展的大背景下,傳統模式下的新聞采編工作已經不能滿足大眾對信息的需求,因此,新聞采編工作創新發展的重要性就突顯出來,在這種背景之下,新聞采編工作者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以提升服務大眾的水平。
一、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面臨的問題
(一)新聞內容缺乏深度和創意
針對當前的眾多廣播視新聞節目的播出內容來說,普遍具有內容乏味、單調、缺乏新意的一般特點,不能形成與受眾之間的良性互動,因此很難達到吸引觀眾的目的。長此以往,觀眾逐漸對傳統的廣播新聞播出模式產生的厭倦和抵觸,從而降低了廣播電視新聞的社會影響力。
(二)新聞形式單一,模式滯后
廣播電視新聞在編排方面缺乏明確的目的性,造成了新聞布局的混亂感。很多地方廣播電視新聞節目在內容安排上很不合理,例如在新聞播出的過程中沒有充分考慮受眾的興趣點,將與大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重要新聞內容進行粗略地播報,在新聞播報上缺乏深度,無法建立與觀眾的情感共鳴,更沒有起到良好的教育、警示作用。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受眾逐漸流向發展勢頭良好的新媒體。
(三)實效性明顯低于新媒體
即時通訊工具的普及造成了新聞在各種新媒體平臺的實時傳播,但傳統的廣播電視新聞的播報需要經過一個系統的制作環節,因此在實效性上遠遠落后與新媒體。
二、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的創新發展策略
(一)重視為新聞內容的延伸
在新媒體迅猛發展的大背景之下,廣播電視新聞媒體的媒體壟斷優勢在逐漸弱化,但是廣播電視媒體的新聞工作經驗以及專業程度是其他新聞媒體難以比擬并且在短時間內無法趕超的。例如,對于“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活動”這種大型活動的新聞報道任務還是需要廣播電視媒體來主導承擔。由此看來,重視新聞內容的延伸已經成為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創新的重要方向。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者要重視對于社會熱點新聞的深度挖掘與實時報道,以及時追蹤和精良的新聞制作促進新聞價值的最大化實現,促進觀眾新聞觀看體驗水平的提升。
(二)充分考慮受眾需求,進行選題的創新
在新聞采編工作的選題中,要注重新聞題材、內容的多元化呈現,不應該僅僅針對領導講話和政府會議等政策性新聞,跳出宣傳政策思維,在關注時事政治的同時也要關注民生問題,將受眾的新聞觀看需求作為新聞選材的重要著力點。此外,不能只關注新聞內容的熱度,新聞采編人員還應該對新聞事實進行不斷的追蹤、考證,確保主流媒體觀點的客觀性。最后,還應該遵循“大處著眼,小處落筆”的新聞編輯原則,注重新聞編輯的層次性和條理性。大處著眼即新聞采編工作者要具有新聞采編的全局觀念。小處落筆即選擇合適的新聞切入點,進行循序漸進的新聞播報,由淺入深的體現新聞的社會價值
(三)全面提升編輯工作人員的新聞素養
經濟社會不斷發展,新聞媒體的發展形勢千變萬化,如新聞節目的播出風格、觀眾的觀看需求等要素都在不斷發生變化,因此作為新聞采編工作者,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加強專業經驗的積累,明確新聞采編工作創新性需求的迫切性。新聞節目的制作水平和播出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新聞采編工作者的專業素養,新聞采編工作人員應該有意識地對自身的知識結構進行完善、對自己的專業理念進行更新,樹立正確的新聞觀,強化自身的新聞洞察力,積極投身社會實踐,接觸與大眾切實相關的新聞素材,全面了解新聞背景以保證新聞材料的客觀性,促進個人業務能力水平的不斷提高。
(四)強化對新聞采編的相關技巧的掌握程度
首先,兼顧新聞采編內容的創新性與通俗性。在語言的運用上要盡量簡練、易懂,實現新聞采編與新聞受眾之間的平等對話。其次,創新新聞畫面的剪輯方法。新聞畫面的主要作用是輔助文字意義的表達,因此要注意畫面與文字的和諧搭配,以增加觀眾的感官體驗。最后,在聲音處理上要注意科學運用同期聲和現場聲,適當運用音樂進行輔助,烘托新聞氣氛。
三、結束語
創新廣播電視新聞采編工作對于實現廣播電視新聞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廣播電視的服務水平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廣播電視媒體作為主要的社會輿論陣地,是實現黨與人民血肉聯系的重要橋梁。因此新聞采編工作者要承擔起對民生問題進行關注和反映重要責任,充分體現出新聞采編工作的重要性,全力推動廣播電視事業在新形式下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樹明.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轉變及創新[J].新媒體研究,2015(20).
[2]趙茜.淺析新媒體時代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創新[J].新聞傳播,2014(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