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紅
【內容摘要】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要真正認識世界,必須比較事物性質、狀態等的異同,全面把握事物的區別與聯系。有比較才有鑒別,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運用比較分析法既符合教材特點,又適應學生的思維能力,能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所以正確運用比較分析法對高中政治教學具有重要意義。本文試圖從高中政治課中的概念教學方面分析比較法的運用,以提升對比較分析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認識。
【關鍵詞】概念比較 相反關系 相似關系 對應關系
概念是對同類事物共性和本質屬性的抽象與概括,理解和把握概念對從根本上認識事物尤為重要。弄清概念之間的區別和聯系是高中生把握基本概念的關鍵。高中政治有重要概念三百五十多個,構成了高中政治的基石。在教學中,不同的概念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加以比較分析。
一、相反關系的概念強調區別
對于具有方向、性質、作用、態度等相反關系的概念,應突出概念的區別,關注反差,加深理解。在經濟生活中,生產和消費的方向相反,生產是創造財富的過程,消費是為滿足自身的需要而消耗財富的過程。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表現相反,所以國家采用的財政貨幣政策的措施也相反。在哲學生活中,客觀事物和主觀事物的性質相反,物質、實踐和社會存在都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意識、認識和社會意識都是主觀的,屬于精神的表現。真理和謬誤的作用相反,真理促進實踐的發展,謬誤阻礙實踐的進步,所以人們的態度也不同,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真理,反對落后腐朽思想等謬誤。
二、相似關系的概念對比區別
許多相似、相近關系的概念容易混淆,通過對比區別把握其性質就很容易突破認識的誤區。如在經濟生活中,商品有兩個基本屬性即使用價值和價值,而貨幣本身也是商品,貨幣的“本質”也即它和其他商品的區別是——貨幣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專門充當“一般等價物”。股票體現的是所有權關系,債券體現的是借貸關系。在政治生活中,公民是法律概念,只要擁有國籍即可,而人民是政治概念,具有階級性和歷史性。國體反映的是國家性質,解決國家政權歸哪個階級所有的問題,政體則主要處理統治階級如何行使政權問題。在文化生活中,文化交流反映了不同空間文化的相互影響,文化繼承則從時間的角度體現傳統文化對當前文化的作用。在哲學生活中,物質指的是萬事萬物的共性,是世界的本原,社會存在概括的是社會生活中客觀事物的共性,是物質在社會中的表現。
三、對應關系的概念比較區別和聯系
一般的對應關系的概念,需全面比較二者的區別和聯系。利用表格比較具有簡單、直接和一目了然的效果。經濟生活中的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就可畫表比較如下:
若三個或更多的概念,畫表比較就更具有優勢。在哲學生活中價值、人的價值和價值觀的比較如下表:
總之,比較法就是把課本上出現的相近的和相關聯的概念放在一起進行比較。找出二者的區別與聯系或個性與共性,相同點與不同點,從而準確把握概念。學生在掌握概念的基礎上,才能對相關原理、知識更好的運用。
(作者單位:安徽省亳州市蒙城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