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華
【內容摘要】新世紀需要的是創新、深層次科學素養的人才,新的課程改革更是將科學素養作為課程理念明確指出來。生物作為科學的分支內容,屬于自然學科范疇,其教學目的在于通過讓中學生學習生物進而了解科學知識的本質,形成一定的科學技能等等,作為教師應結合時代發展需求,運用學科本身的優勢,不斷探究強化學生科學素養的教學策略,本文筆者著重介紹三種有效教學策略,即:問題引導、實驗操作、聯系生活,以此推動學生全面健康的發展。
【關鍵詞】科學素養 中學 生物
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中學生物教學要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深入的強化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所謂生物科學素養指的是在生物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自主了解相關的生物概念,主動探究生物知識,深入理解生物學科知識與社會的關系,認知生物學的本質,從而形成一定的科學態度。科學素養映現的是學生對生物知識的了解和認知水平。然而,受應試教育影響,我國中學生物教學的重點都放在了對生物知識的灌輸,追求的是生物考試成績,從而使得學生對于生物的學習更多的是關注如何應付考試,死記硬背知識點等,忽略了生物本身的“探究性”、“科學性”,而這也直接影響了學生科學素養的形象。在此,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粗略的談一下科學素養視角下的中學生物有效教學策略。
一、問題引導,啟發學生的科學探究意識
“學源于思,思源與疑。”問題無疑是啟發學生思考探究的最佳手法。生物學科不同于其他,更多的需要學生主動的去探究,并在探究中有所體會,感悟生物與社會、生物與人類等的關系。我們知道,中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缺乏的是一個耐性和引導他們正確前進的路線,對此,筆者認為可以借鑒古人所說的“疑”,設置問題,以問題作為引導,促使學生逐漸深入的探究,啟發學生潛在的科學探究意識。即:筆者在教學中結合教學內容,將核心內容設置成為多個問題,層層遞進的誘導學生自主去探究知識,感受“科學”性,激勵學生對生物的學習。
如:在學習“遺傳信息攜帶者——核酸”教學內容時,筆者設置了這樣的問題串,即:DNA的全名叫什么?為什么通過做DNA就能夠鑒別一個人與另一個人是否是親子關系?DNA是通過什么來確定個人的身份呢?為什么核酸能夠進行遺傳呢?為什么DNA能夠精確到每一個人?每個人體內的核酸結構單位一樣嗎?核酸在細胞的哪些部位?你覺得核酸的功能是什么?核酸可以分為哪幾種?這樣,以問題為導鎖,讓學生自主的探究生物科學知識,認識核酸的結構和功能,讓學生感受科學的嚴謹性、探究性等。
二、實驗操作,強化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實驗是中學生物中必不可少的內容,它是對知識內容的一個動態化的解析,是對理論結果的一個證明,通過實驗操作能夠更切實的讓學生感受生物的科學性,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掌握科學的相關技能,諸如:分析能力、推理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等等。中學生相對來說都比較喜歡實驗,他們本身對于實驗會產生位置的神秘感,動手操作起來有助于激發學生的自主操作欲望,強化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對此,筆者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動手進行實驗操作,借以來促使學生掌握一定的科學技能,形成一定的科學素養。
如:在學習“種群和群落”章節教學內容時,筆者開展了“種群密度的取樣調查”實驗活動,讓學生自己去做實驗調查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并生成調查報告。學生看到實驗題目之后,開始對實驗進行設計構思,羅列所需要的器材、用具設計實驗的方法和步驟等等。將多個生物知識融合在一起開展實驗,諸如:觀察植物生長的運輸實驗、觀察生長素對植物生長的影響實驗、生態系統穩定實驗等等。整個實驗下來,學生不僅需要收集取樣,還需要運用解剖器、顯微鏡等科學工具進行觀察、分析。這樣一來,學生能夠真正的感受到科學的探究精神,掌握科學觀察方法、科學分析方法等等。
三、聯系生活,深化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
中學生物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性,生物教學的終極目標在于學生能夠通過生物的學習形成綜合性的技能進而運用到生活中去,推動生活、社會前進。在素質教育大的背景下,中學生物教學較為注重于生活的聯系。一方面通過生活能夠讓學生感受到生物就在自己身邊,增強自己學習探究生物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深化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引導學生從教材走向生活、走向社會,拓寬原本的教育教學范疇。鑒于此,筆者在教學中,以教材為中介,立足學生的實際生活,開展生活性的教學,從根本將生物與生活融合在一起,促使學生獲取活性的科學知識和技能。
如:在學習“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教學內容時,筆者從學生的生活現象作為導入啟發學生,即:小明早上起床晚了,沒有吃早餐,在后邊兩節課時感覺渾身無力,心慌難受。小華的奶奶得了糖尿病很多東西都不能夠吃了,不僅僅是甜品,連平時的米飯和饅頭都有限制。
總的來說,生物作為自然學科范疇,有著較強的科學性,教師需要清楚的認識到這一點,進而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引導學生自主探究生物知識,感受生物的科學性、實驗性、生活性等,促使學生獲得個體感悟和體驗,形成自我綜合技能和素養,深化中學生物有效教學。
【參考文獻】
[1] 史立平、王艷萍. 中學生物教學活動設計與案例分析[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5.
[2] 崔鴻. 中學生物教學設計與案例研究[M]. 北京:科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2017.
(作者單位:江西省瑞金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