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偉
【內容摘要】高中物理知識本身很抽象、枯燥,學生學起來感覺很難懂,以致于產生厭學心理。因此,對于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法,需要教師有所創新。新課標的實施,要求課堂教學要有學生的積極參與,使學生的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發展。教師可以采用學生容易接受、樂于接受的類比教學法,讓高中物理課堂呈現出別樣的風采。
【關鍵詞】高中物理 課堂教學 類比
類比教學是物理教學的一種方法,通過類比,可以讓所學知識有一定的條理性,可以把比較抽象的物理知識更加形象化,使探究途徑更加地簡單、明了,有效地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也能提升學生對問題的分析和解決能力。因此,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類比的教學方法,增加課堂的有效性,以提升學生的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一、類比理解概念,做到活學活用
物理概念是物理課堂教學中的重中之重,因為只有學生對概念做到了理解,才能準確地運用到解題中。可是,高中物理概念是很抽象的,對概念的描述并不很具體,這樣就導致學生很難理解透徹。教師在進行概念教學時,可以采用類比的方法,通過類比可以讓學生把概念理解得更加深刻,做到活學活用。
在講述到電容器的電容概念時,給出電容的定義式,并闡述了電容的物理含義:指的是電容器能夠容納電荷本領的物理量,卻是與電量、電壓的多少沒有關系,也就是說電容器容納電荷的本領大小與電容器帶多少電荷量沒有關系,當電容器帶的電荷量增加時,只是電容器兩極板間的電壓隨著增加。這樣的物理思想如何讓學生理解透徹呢,教師就采用了類比的方法進行電容概念的教學,把電容器類比成水桶,水桶能夠裝水的本領大小與放入多少水無關,當放入的水越多時,水就表現出越深。學生對于水桶裝水本領是很清楚的:水桶能夠裝下多少水與放入的水量沒有關系,而是由水桶自身的結構(底面積、高度)所決定的。
教師在進行概念教學時,運用類比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對于概念的理解更為容易些,能夠很好地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度,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對概念掌握得更加透徹,而且也讓學生學到了一種物理思維方法。
二、類比建立情境,構建知識體系
在物理課本中也需要建立一些物理模型,只有正確建立物理模型,才能使問題更加地明朗化。教師在建立物理模型時,也可以采用類比的方法,這樣就能使問題由抽象化轉變成形象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物理模型,從而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教學《電場》時,當進行到對點電荷形成的電場進行描述時,由于點電荷產生的電場屬于摸不到、看不見的,學生沒有任何的感覺,學生根本想象不到點電荷的電場為何物,所以要想讓學生認識點電荷形成的電場就會有一定的難度。教師為了能夠讓學生感知到點電荷電場的真實存在,在課堂教學時就采用了類比的教學方法,教師先給學生設置了一個學生比較熟悉的生活情境:生起一堆篝火,大家都能感知到哪里溫度高哪里溫度低。學生:離篝火越近處,溫度越高,越遠處溫度越低。教師:也就是說感覺的溫度高低與到篝火的距離有關系。教師:如果篝火很旺呢,在距離篝火相同的位置,感覺比篝火不旺時有什么不同嗎?學生:在距離相同的情況下,篝火旺時溫度要高。教師:也就是與篝火的旺不旺也有關系。接著教師就向學生提出點電荷形成的電場就好比篝火,離點電荷(篝火)越近電場(溫度)越強(高);在相同的位置點電荷的帶電量越多(篝火越旺),電場越強(溫度越高)。
在建立物理模型時,教師為學生引入了具體的類比情境,這樣就能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尋找到物理模型的影子,在學生不能真實感知的情況下,幫助學生感知到該模型的真實存在,把抽象化的知識形象化地展示在學生面前。
三、類比滲入解題,提升教學效率
物理學習就是為了能夠解決物理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有效的遷移,是提高學生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有些練習題目中,教師可以采用類比的方法進行講授,將題目的原型拿來與之類比進行教學,從思路和方法入手,對問題進行歸類處理,化繁為簡,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教學《動量守恒定律》后,出示了這樣一道題:在光滑的圓弧軌道最低點放置一個質量為0.99千克的木塊,一顆質量為0.01千克以100米每秒的水平運動的子彈,擊中木塊后留在了木塊中,已知圓弧軌道的半徑為40米。求木塊從運動到返回到原位置用多長時間。這個題目學生能夠順利地求得木塊和子彈發生碰撞后的速度,木塊帶著子彈將要沖上圓弧軌道再返回出發點,可是由于二者做的并不是勻速圓周運動,就感覺沒辦法求出時間。教師在講解這道習題時,就尋到了曾經講過的單擺的知識原型,因為單擺的運動時間可以通過單擺的周期公式解出來,所以教師就采用了類比的方法進行了講解:木塊在圓弧軌道上運動時就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可以類比于單擺,小球受到了重力和繩子的拉力作用。由木塊獲得的速度利用機械能守恒定律可以解得木塊帶著子彈在圓弧上運動的角度只有2度多,要比單擺的5度小很多,所以把木塊的運動類比成單擺很顯然是成立的。
教師在練習題目中找尋題目原型,采用類比的方法進行題目的講解,可以幫助學生重溫舊知識,使其與新知識產生聯系,這樣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拓展能力,而且也能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總之,在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采用類比的方法教學,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并能夠運用到自己實際的學習中,為今后的進一步學習奠定思維基礎,讓高中物理課堂綻放出精彩篇章。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