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楠
摘要:在網絡時代,大學生就業指導深受社會網絡的影響。鑒于此,高校要積極分析網絡背景下大學生就業指導教育任務和問題,充分利用社會網絡構建大學生就業指導教育網和就業服務網,更好地服務于大學生成長成才。
關鍵詞:網絡時代;就業指導;現狀分析
一、網絡時代就業指導現狀
(一)就業信息的滯后
就業信息是有時效性的,它所指的是老師在幫助學生選擇就業單位的時候,應該給學生各種方面的信息,而且還要保證它的準確性,現在,在的就業信息一方面很多學校的輔導員沒有對信息進行過濾,在不同的企業或者公司所發布的招聘信息都是針對自己本身的特點發布的,所以針對目前招聘過程中的雙向性原則,用人單位在選擇大學生的同時,大學生也在選擇企業,如果把所有的信息都一下發給學生看,那么他們在處理的時候就很麻煩,再說,招聘的信息是有一定的時間和要求的,比如說有的單位會很具體的規定報名時間和面試時間等等,對于招聘時的程序,一般情況都會在招聘的內容上有所體現,假如招聘信息沒有及時的傳遞給學生,那么,對于雙方來說都是有一定的損失的,同樣也會浪費雙方的時間,有的時候,學校的老師在忙其它的工作,就會出現給學生發布招聘信息不及時的現象,等發出去了,用人單位已經截止了招聘,這就是信息滯后的明顯表現,這樣會對學生的就業產生很不利的影響,對企業來說,也會有一定的困擾。
(二)就業內容的不對稱
就業內容的時效性側重于信息本身的要求,很多信息當聚集到一起發布出去的時候,都會造成一定的資源堵塞情況,每個單位在用人標準上都有不同的地方,所以對學生的考核也會各有不同,比如,用人單位會對學生在年齡、學歷、性別、有沒有過實習工作經驗等等各個方面的要求不相同,老師做為學校內和學生打交道最多的人,自己對學生的本身都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對信息把握這方面有很大的優勢,所有的招聘信息經過就業部門傳遞到老師手里的時候,如果沒有進行及時的分類和過濾,那么,用人單位就會招不到適合的人員,學生也就找不到適合的工作,想要對兩者做到有效的對接,那么,輔導員這枚所謂的“中介”就顯得由為重要。
(三)就業管理的系統性
有很多的時候,老師在對就業指導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都是把發布招聘信息當成一種任務,發出去就完事,這對于學生和企業來說,都是很不負責的,學生會因為這樣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學校的輔導員一般都是黨員,甚至很多都有著心理學與教育學的學科背景與知識,他們對學生來說,不但是日常工作的輔導,也是對心里的輔導,學生們在就業選擇用人單位的時候,有太多的是因為輔導員來解決的,因為他們可以進一步對學生的就業方向提供幫助,輔導員和學生是最親密的關系,從這方面來說,學生也是會把有些自己心里不愿說出來的話與輔導員說,讓其幫助想辦法,再說,現在很多的學校在學生還是大二或者大三的時候就會安排實習的教學環節,讓學生去用人單位進行實習,而這些學生在剛進入到企業的時候,會有很多的不適應,從而就會對行業產生一定的認知,也有時候會覺得自己能力不足,那么,在這個時期就需要輔導員給學生做心靈上的指導,如果在這個時候,老師沒有及時的跟蹤反饋學生的情況,不去了解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的問題,那么對于下一步的就業指導工作的開展是很不利的。
(四)就業指導工作缺乏持續有效的約束
就業指導是一種系統的工作,它在整個學習期間起到一個貫穿的作用,并不是等到學生就業的時候再去抓和問的,目前來說,我們國家高校的輔導員就在就業指導方面的工作對就業指導工作的堅持做的不是很深刻,很多的時候,輔導員把這項工作當成了一種任務,但平時對于學生的就業問題的解答、就業知識的普及、就業信息的講解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短缺,很多時候都是輔導員在學生畢業前,學生找工作的時候才去安排,這樣就會讓學生對其產生一種對待他們就業問題不是很重視的感覺,所以,怎樣才能讓就業指導工作在大學期間能夠有效的保持下去,是高校的輔導員必須要去解決的。
二、對策
(一)改善與加強輔導員就業指導工作的時效性
應宏觀上保證輔導員對就業指導工作有個準確的價值定位,在此基礎上,對就業信息的時效性、就業內容的時效性與就業管理工作的時效性進行戰略部署,在保證高校高就業率背后的同時更加關注對就業工作質的提升與進步,這才是當下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重心。高校就業部門由于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不及輔導員,輔導員開展就業工作的時效性有著一定的優勢,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也比較頻繁,因此本著對就業負責的態度,本著對學生家長、社會的負責,輔導員應增強自己的專業知識與基本素養,加強就業的時效性觀念,努力改善就業指導工作的實施機制,以不斷促進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穩步推進,在指導的過程中應該講學生的第一需求擺在首要的位置,切實的解決學生的就業問題,通過利用網絡促進學生快速就業,并給予正確的導引
(二)提升微信在大學生就業中的公信力
使其更具權威性微信作為新時期的一種微媒體,在大學生就業指導中的公信力度還不夠。傳統媒體,如報紙、電視、廣播等發布的信息真實可靠,在大學生群體中具有很高的信譽,是他們接受信息的一個重要渠道。美國心理學家、傳播學家卡爾·霍夫蘭研究證明: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說服效果就越大;反之,說服效果越小。因此,高校就業指導部門可以考慮在微信平臺地使用中加入傳統媒體元素,將微信的快速傳播和傳統媒體的可靠性結合起來,兩者一起取長補短,通過傳統媒體的轉換以及一些知名人士的解讀,更進一步地提升就業信息的公信力。高校運用微信進行就業信息推送時,對于信息的準確性應該嚴格把控,信息的出處應該仔細核查,信息的內容應該反復核對,從這些細微之處抓起,避免一些虛假、錯誤信息產生,從而保證就業信息的質量。
結束語
大學生就業問題關系到民生問題,就業指導是大學生順利就業和成才的關鍵一步。當今社會,交流和行為模式的微轉向深深影響著大學生的思想和心理,同時影響著他們的就業觀和擇業觀。高校就業管理部門是學生就業的第一導師,必須要合理充分應用互聯網技術,在網絡時代背景下把握時代脈搏,做好就業市場調查和就業與職業指導。
參考文獻
[1]李超穎,宋清萍,劉宏山,林立宏,董赫.大數據時代下高校精細化就業指導模式的迫切性研究[J].價值工程,2015,24:192-194.
[2]李貝貝.微信公眾平臺在畢業班就業指導中的實踐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