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峰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上升,修了大量的城市道路,極大地改善了交通環境,但也清醒的認識到出現的一些問題和面臨的挑戰,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道路線形;安全舒適;協調;問題;綜述
在進行城市市政道路的設計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市政道路的線形設計工作。因此,為了更好的進行發展城市市政道路的建設工作,需要科學的進行市政道路的線形設計。
一、市政道路線形設計的內容與指導思想
(一)在道路線形設計時,一定要嚴格按照道路的設計標準和相關的設計規范進行,這是道路設計的前提條件,然后對待道路進行實地勘察之后的數據進行分析研究,選取合適的手段改造對道路造成影響的建筑或對道路的線形作出適當的調整,來規避掉建筑物對原有線路的影響。
(二)設計師為了城市整體的美觀性,市政道路的設計要考慮到現行美的美觀性,所以在設計線形的時候綜合分析道路的地形和排水情況,做到道路線形和自然存在溶為一體,發揮出自然美。
(三)在道路線形設計時能為駕駛員和乘客提供足夠的舒適性。道路設計工作者要充分的考慮到道路的三個面系平面縱面和橫斷面要保證三個平面的協調性。
二、道路線形設計的形式與應用
(一)平面線形設計
城市市政道路的平面位置和線形是根據城市規劃部門制定的關于城市道路路網規劃、道路橫斷面寬度、紅線寬度等的影響。這些因素是由城市道路設計部門根據城市的總體規劃目標,通過進行實地的勘測和城市交通量的計算以及車道布置等技術資料進行研究設計得出的,經過規劃部門的審核批準方可進入實際的道路工程施工。城市道路的位置會對周圍的設施產生直接的影響,一經決定就不能再進行改動。因此,在進行平面設計工作時,要充分根據地形地物進行綜合的布置工作,以保證平面設計工作的準確性無誤。
(二)縱面線形的設計
在進行城市市政道路的縱面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地形的實際起伏程度,要控制好道路的坡度和坡長。城市道路要防止接長坡或平坡,要均勻升降坡度,盡量利用老路面,并考慮便于排水。此外,避免大填大挖,考慮橫向土方平衡,并在全線上配合平面線形獲得連續光滑無大起大落的道路線形。
(三)平、縱線形組合設計問題
(1)平曲線與縱曲線配合:做好城市市政道路的平面線形和縱面線行的配合,能夠更好地為道路行駛的車輛提供更加舒適、安全的行車條件。平縱曲線有效的配合了一個表現,就是在于縱曲線的起、訖點最好分別在兩個緩和曲線的中間。
(2)平曲線和縱曲線的大小保持均衡:平曲線與縱曲線其中一方大而平緩時,則要注意另一方也要大而平緩,且不能使另一方變化過多。
(四)平縱配合協調問題
在某段公路設計中這段公路等級為一級汽車專用公路,有一組平縱組合比較好的例子。
例1:該路段平面線形組合為曲線、直線和線形要素,第一曲線R-2240,L-380,1Y-500,直線長1000,第二曲線R-2400,L-170,LS-160縱斷面豎曲線基本上與平曲線1:1對應,豎曲線屏半徑為1300一20000,最大縱坡度1.7%,以行駛情況看,視覺連續,線形比較流順,通暢,平縱指標運用得當與地形配合較好。
(五)道路超高及加寬的應用
對城市道路的高超高問題,多年來在城市道路設計中頗有爭論,我們從實踐中認識到:在城市道路設計時,千萬不要用設置小半徑加超高段手法來滿足設計行車速度的要求,特別是不要在靠近交叉口附近路段上這樣做。因此,在需要需要設置圓曲線時,如條件允許應盡量選用不設超高的曲線半徑,不得已時,其超高坡度一般不大于1.5%,即不超過路面的設計橫坡。對城市道路的加寬問題,應按車道數加在道路機動車道的內側,當內側加寬有困難時,可在車道的內外側同時加寬,其長度均采用緩和曲線或超高緩和段長度。
三、我國市政道路線形設計存在的問題表現如下
雖然我國的市政道路線形設計已經有了很好的發展,但仍然出現了很多問題,如應引起重視。
(一)線形單一,設計要素不兼容不好,(1)借助這種方法設計出來的線形不能確定其一定一致的特點;(2)通過這種方法設計的道路線形不能做到各個設計要點的兼容性;(3)固定車速設計出來的線形往往和實際的運行車速存在一定的差距;(4)設計要素上,道路設計者往往不能把影響線行的建筑物和線形相匹配,這樣就會造成道路線形的間斷,這在一定的程度上會對駕駛員的心理造成影響,增加交通事故的發生頻率,同時也不利于城市整體美觀的建設。
(二)死板教條不靈活,運用規范不合理
在市政道路建設中,因所處的地域、地形其他因素的不同,設定的標準雖然是一樣的,但是也不能照搬技術規范,很多設計人員不能正確地認識到這一點。在對市政道路線形設計上,往往原封不動的按照技術規范進行,這樣雖然滿足了法律的道路設計規定,但是無法保證道路線形的合理性。
(三)線形設計環節與安全探究分析不同步
目前我國的道路線形設計很多不能做到線形設計和安全探究同步進行,往往采用“事后處理”的手段,對交通事故的安全預防措施不到位,對于一些具有選擇性的標準,比如線形安全性和舒適性的標準要求,做到靈活協調,但是很多的道路設計工作者把握不好二者的“度”。
四、線形設計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安全問題的解決思考
(1)在進行道路線形設計的同時,要考慮到安全措施的分析,因為客觀因素而對地點標準降低時,要做好必要的提示和警示工作,通過安全提示來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同時在設計線形偏角的時候,不能太小,否則不利于駕駛員視覺形成,使駕駛員產生錯覺,導致交通事故。
(2)在設計直線的時候,要考慮到直線的長度,道路的某段直線過長會造成駕駛員的駕駛警惕性降低。巧妙的結合地形進行設計,有利于駕駛員的行駛視線的調整,從而增加駕駛員駕駛過程中安全性
(3)在道路縱斷面的設計上,要按照技術規范正確選擇縱坡和豎曲線。這樣能夠保證相鄰車輛之間駕駛員的視距調整,增加了駕駛員超車的安全性。
(4)在設計豎線時,不能出現連續的段豎曲線或者是又長又短的凹形。同時在設計橫斷面的時候,要全面的考慮路面、路寬以及排水系統的設計,這些都會影響到行車安全。
(二)因地制宜,合理運用技術規范
結合當地城市風貌,制定了線形時嚴格按照高標準的技術規范,但是實際的實際的施工方案,就得微調處理,為使行車更加順暢、舒適,在不增加拆遷的前提下,該路段線形進行微調較為合理。
結束語
隨著社會的科學不斷進步,對交通狀況的要求將會越來越高。為了適應道路交通的發展,道路線形的設計在嚴格執行技術規范的同時,要保證道路的連續性,靈活地運用技術規范,保證駕駛員與乘客的安全性與舒適性是為人類人性與理性科學性的設計。
參考文獻
[1]仲洋,市政道路線形設計問題探析,質量與安全,2015年第3期
[2]滕龍,市政道路限行設計要點分析,黑龍江交通科技,2015年第5期
[3]姜多,市政道路線形設計問題探析,林業科技情報,2016年第4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