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電訊報”網站8月23日文章,原題:中國是世界頭號金融科技大國? 在全球各大金融和創新中心爭當“世界金融科技樞紐”時,中國不僅迎頭趕上,甚至超越美英等科技大國。
與西方“硅谷式”的科技產業高度集群化發展不同,中國以擁有多個金融和創新中心獨樹一幟。它們可以為金融科技生態創造各式各樣且互為補充的價值。深圳是騰訊的根據地,杭州是阿里巴巴的總部,上海是中國的金融中心,北京則有中國最大的創業公司和風投資本,它們各有特點又相互整合,都能令科技金融生態受益。
那么,中國的金融科技革命是從哪里開始的?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的規模為何這么大,速度為何這么快?
尚未完善的服務首先從中國人大量未得到滿足的需求來看。中國的資本市場結構較新,尚不如西方的金融體系成熟。中國的大銀行都是國有銀行——傾向于為大國企提供貸款,這讓大量的中小企業沒有合適的貸款渠道。中國的智能手機普及率與西歐相當,而銀行系統提供的個人信貸比例僅相當于發展中國家水平,中國的科技公司正好通過金融科技應用滿足得不到服務的人口。
與互聯網融合中國金融科技革命的另一推手是大量的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用戶。中國有7億多互聯網用戶,是美國人口的兩倍還多。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消費者使用金融科技應用的比例之高令人嘆為觀止。例如,中國有40%的消費者使用支付寶等非傳統支付方式,新加坡僅有4%。可見,移動支付已經深度融入了中國消費者的日常生活。
中國的電商淘寶和京東等大型電商平臺的出現,讓中國的金融科技公司能利用電商趨勢,通過從通信、搜索引擎、社交媒體和其他基于互聯網的服務中獲取的大數據,為消費者打造個性化體驗、提供新服務、提高經營效率。
未來中國成為世界金融科技的領先者不足為奇。有了世上最多的人口,再加上互聯網和移動端的涌現以及很高的使用率,中國今后幾年有望繼續成為主宰金融科技的王國。▲
(徐珍珍譯)
環球時報2017-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