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興利+黃家偉
《關于進一步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以來,受到農產品加工企業、農民合作社以及社會各界的關注。為此,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對《意見》的相關內容進行了權威解讀。
要從根本上促進農產品加工業發展,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農產品加工業。農產品加工業是指對糧棉油薯、肉禽蛋奶、果蔬茶菌、水產品、林產品和特色農產品等進行工業生產活動的總和。農業部農產品加工局專家表示,農產品加工業一頭連著農業和農民,一頭連著工業和市民,既與農業密不可分,又與工商業緊密相聯,是農業現代化的支撐力量和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農產品加工業發展一方面能提高農業綜合效益,二能讓農民掙更多的錢。另外也可以使農村產業融合起來。
哪些地方適合發展農產品加工業?
針對我國一些地區農產品加工業存在的布局分散和結構不盡合理的問題,《意見》在產業布局上把握了生產與加工相結合、加工與市場相結合、加工與產業扶貧相結合的三個原則。因此,在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時,要實現三個對接:一是與推進向優勢產區集中布局對接。根據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和優勢特色農產品產業帶、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分布,合理布局原料基地和農產品加工業,形成生產與加工、科研與產業、企業與農戶相銜接配套的上下游產業格局,促進農產品加工轉化、增值增效。支持大宗農產品主產區重點發展糧棉油糖加工特別是玉米加工,著力建設優質專用原料基地和便捷智能的倉儲物流體系。支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重點發展“菜籃子”產品等加工,著力推動銷售物流平臺、產業集聚帶和綜合利用園區建設。二是與大中城市郊區對接,重點發展主食、方便食品、休閑食品和凈菜加工,形成產業園區和集聚帶。三是與貧困地區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對接,大力開展產業扶貧,引進有品牌、有實力、有市場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以縣為單元建設加工基地,以村(鄉)為單元建設原料基地,重點發展綠色農產品加工。
長板、短板理論 雙管齊下
當前,隨著經濟進入新常態和城鄉居民消費不斷升級,農產品加工業也面臨產業布局不盡合理、生產方式比較粗放、企業成本不斷上升等問題,因此,既要依照長板理論,發展特色優勢農產品加工業,也要依照短板理論,從問題切入,大力發展尚處在劣勢但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加以促進的產業。比如,我國很多地方農產品產地初加工落后,每年產后損失相當于1.5億畝耕地的投入和產出被浪費掉;精深加工及綜合利用不足,一般性、資源性的傳統產品多,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產品少;主食社會化供應不足,一些地方依賴攤販和作坊供應主食。所以,《意見》針對這些問題,鼓勵發展不改變農產品內在品質的初加工,發展二次以上加工的精深加工,發展主食加工,發展綜合利用加工,可以講堅持了問題導向,很有針對性。
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需要苦練內功
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最根本的要靠科技、靠人才、苦練內功。當前農產品加工業技術裝備能耗高效率低、標準和質量控制體系不健全、知名品牌尤其是民族品牌缺乏、領軍人才和企業生產高技能人才缺乏。《意見》聚焦關鍵薄弱環節,多措并舉,精準發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開發營養均衡、養生保健、食藥同源的加工食品;加速成果轉化推廣,支持科技人員以科技成果入股加工企業,通過股權、期權和分紅激勵等獲得合理收入;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強化環保、能耗、質量、安全、衛生等標準作用,引導企業嚴格執行強制性標準,積極采用先進標準,推行標準化生產,加快培育一批能夠展示“中國制造”和“中國服務”優質形象的農產品加工品牌;加強人才隊伍培養。完善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培訓機制,培育一批創新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加快培育一批生產能手和技能人才。支持大中專院校開設農產品加工、食品科學相關專業。建設一批農產品加工創業創新孵化園,加強農村創業創新培訓。
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咋辦?
在金融服務上,加大對綠色加工、高效利用、食用安全等領域信譽良好企業的信貸支持,加強對農產品生產、加工和流通各環節,農產品收購、加工產業鏈條的貸款支持和服務,創新銀擔合作模式,支持企業上市融資、發行債券。增加支持農產品加工業信貸資金,金融機構增加支持農產品生產、加工和流通的信貸資金;在農村基層網點開設涉農貸款專柜,建立貸款審批綠色通道,優化授信流程,簡化審批環節,縮短審批時間;對從事農產品生產、加工和銷售的農戶和企業,根據資金需求狀況確定信貸投放的時機和額度,科學把控投放進度;按市場原則確定利率水平,合理、靈活運用貸款利率浮動政策,嚴禁“一浮到頂”。著力滿足糧食和其他主要農產品生產,加工和流通各環節有效信貸需求。創新支持農產品加工業金融產品,著力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將更多資金投向農產品加工企業,綜合運用支農再貸款、差別化存款準備金率、涉農企業票據優先貼現等政策手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農產品加工企業的信貸投入。對出口型農產品加工企業特別是資信好的農產品出口企業核定一定的授信額度,用于對外出具投標、履約和預付金保函。農業發展銀行開辦的糧棉油購銷儲相關貸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貸款、農業小企業貸款、農業科技貸款、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綜合開發貸款等業務,大多數貸款均實行人民銀行公布的貸款基準利率。對符合“三農”金融服務要求的縣域農村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銀行,適當降低存款準備金率。支持符合監管要求的縣域銀行業金融機構擴大信貸投放,持續提高存貨比。中小企業信貸擔保和骨干企業上市融資。國家中小企業專項資金,對信用擔保機構為中小企業擔保給予保費補貼。保險方面,實施了農業保險保費補貼。
如何積極推動國辦《意見》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
農業部將發揮牽頭履行規劃、指導、管理、服務等職能,督促各項政策措施落實,一方面加強政策宣傳解讀,做到企業和農戶廣泛知曉。另一方面要推動落實好各項政策措施。繼續實施好農村產業融合支出項目,鼓勵加工流通、休閑旅游和電子商務公共設施建設;組織開展精深加工技術研發、標準制修訂和科企對接工作,宣傳推介一批區域公用品牌,建立加工品牌目錄;深入開展主食加工業提升行動,以大中城市為重點,以“中央廚房+物流配送+門店”等為主要模式,培育一批主食加工示范企業和“老字號”產品;擴大綜合利用試點范圍,在已有縣、園區和企業綜合利用試點的基礎上,推出一批綜合利用模式;支持加工園區融入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建設,為返鄉下鄉人員提供載體和平臺,繼續辦好農產品加工業投資貿易洽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