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菲++++楊曉莉
黨的基層組織是黨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團結帶領群眾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落實黨的各項任務的戰斗堡壘,長期以來在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新形勢下,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發動群眾、做好群眾工作的任務更為繁重,這對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服務功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黨建工作質量管理體系,并與實驗室質量管理體系科學、有機融合,是破解新形勢下實驗室全面質量建設的突破口。
一、 黨建工作引入質量管理理念的可行性
1.黨建工作引入質量管理理念是實驗室黨組織發揮政治核心作用的必然需要。加強黨對實驗室的政治領導,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是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要求,也是堅持黨的領導的重要內容。在新形勢下,黨建工作必須要引領改革方向,實驗室如何堅持這一重要原則面臨很多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迫切需要引進先進的管理思想,提升管理水平,在觀念創新中建立起黨建工作質量管理模式,為實驗室的發展引擎助推。
2.黨建工作引入質量管理理念是黨建工作與時俱進的必然要求。黨建工作質量管理體系是建立在實驗室黨建工作基礎上的一種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的管理新體系。在黨建工作中引入質量管理體系,把黨建工作融入實驗室管理運行機制中,可實現黨建工作程序化控制、標準化考核、持續化改進。
3.黨建工作引入質量管理理念是破解黨建工作難題的有效選擇。據統計,截止2014年底,全國有效認可狀態下的實驗室及相關機構共6413家、檢查機構407家,這些實驗室和檢查機構承擔著服務社會發展和確保人民群眾生產生活質量的重任。經分析得出結論:在檢驗檢測機構整合和改革的新形勢下,能力和誠信是機構的立身之本。
綜上所述,黨建工作引入質量管理理念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它既是黨組織與時俱進、銳意創新、堅持科學發展的具體行動,其涉及到的系統論、控制論等,也能夠為黨組織探索創建黨建工作質量管理體系提供重要依據。
二、黨組織建設質量體系的基本框架
1.《質量手冊》是黨建工作質量管理體系的綱領性文件,是體系運行的依據,起溝通意圖、統一行動的作用。主要包括:黨建工作質量管理體系的范圍、標準和文件、術語、過程及過程之間的相互作用和其他內容。
2.《程序文件》規定了實施黨建質量管理體系要素所涉及的活動、職責、權限和控制驗證步驟。對黨建活動的過程進行程序化規定。主要包括:文件控制程序、記錄控制程序、管理評審程序、黨建質量策劃控制程序、與黨建工作有關要求評審及黨建工作對象與相關方溝通程序、內部審核控制程序、不符合項控制程序、分析與改進控制程序等管理性控制程序,以及自身建設控制程序、黨風廉政建設控制程序、決策控制程序、領導和支持群眾組織工作控制程序、穩定工作控制程序、文化建設控制程序、特色工作控制程序等。
3.黨建質量證實性文件為原始記錄、報表、報告和臺帳等。
三、基層黨組織質量體系思路和設想
(一)明確“六個關系”
1.明確黨建工作與黨建質量管理體系的關系。前者是內容,后者是載體、是方法、是形式。二者是有機整體,不能分割,也不能代替。
2.明確黨建工作的方針政策與質量管理的目標與行政方針的關系。它們之間應相互融合、相互支持,不能搞“兩層皮”。
3.明確黨建工作質量管理體系與同級行政工作的關系。建立黨建工作質量管理體系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同級行政組織的中心工作提供政治、思想和組織保證,二者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4.黨建工作質量管理體系與日常工作的關系。黨建工作質量管理體系是一種管理方法,其目的是要提升黨建日常工作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質量,提高日常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二者之間的關系具有一致性,日常工作貫穿在黨建工作質量管理體系之中。
5.黨建工作質量管理體系與建立黨建工作長效機制的關系。黨建工作質量管理體系的過程控制、持續改進的功能,從某種意義上講,其本身就是一種落實工作的長效機制。同時,它也為黨建工作長效機制的落實提供了系統、科學、有效的方法和保證。
6.明確黨建工作與第三方審核關系。第三方審核不是對黨組織合法性的認定,是對黨建工作過程的符合性進行認定,是推動黨建工作按標準、按程序、按要求開展并不斷改進的一種手段。由于第三方審核具有客觀性,借助第三方審核,會使黨組織在開展工作時,更加認真、更加謹慎、更加細致。
(二)把握“三個重點”
1.堅持繼承與創新的統一。創新是黨建工作的活力所在,通過創新,黨建工作才能在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開拓新境界中取得新進步。但創新絕不是否定一切,絕不是摒棄優良傳統。建立黨建質量體系就是要繼承黨建工作的好傳統、好做法,運用新的手段和方法,不斷加以創新,創出特色,推陳出新。
2.堅持內容與形式的統一。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黨建工作質量管理體系與黨建工作就是形式與內容的關系。推行黨建工作質量管理體系并不是要制造工作,而是在形式上規范內容和程序,目的是提高工作質量,追求“簡便、實用、有效”。
3.堅持量化與細化的統一。在建立黨建工作質量管理體系中,應認真抓好“完善—總結—推廣”的工作和“認識—實踐—重新認識”的過程,不斷修正實踐中的偏差,逐步對黨建工作進行精細化管理。同時對納入體系建設的工作,盡量實行量化管理,以數據說話,以數據衡量。
(三)樹立“二個意識”
1.要牢固樹立“嚴格按標準和程序辦事”的意識,實現由“隨意性”向“規范性”轉變。制定黨建工作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就是以格式化的文件,要求各項工作必須嚴格按照標準和程序來開展,運用過程控制的方法促進黨建工作質量的提高。
2.要樹立“必須持續改進和提高”的意識,實現由“循環性”向“持續性”轉變。黨建工作質量管理體系具有“閉環控制,持續改進”的功能,當在內部審核或管理評審以及日常檢查中發現存在的或潛在的問題,就要按照黨建工作質量管理體系中“不符合控制程序”及“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進行整改,取得持續改進和提高的效果。
(四)達到一個目標
圍繞檢驗檢測中心工作,服務改革發展大局,這既是黨建工作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的核心目標,也是檢驗體系運行質量的核心標準。
四、 實現“四化”工作標準,提升建黨質量
黨組織建設工作引入質量管理理念,實質上就是將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法運用到黨建工作中,使黨建工作方針更加明確,目標更加清晰,全程的閉環控制實現工作的標準化、規范化、程序化、制度化,提升黨建工作的質量,確保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得到發揮,實現黨政工作的“一體化”,使其與行政之間相互兼容、相互促進、相互支持、有機融合,在實現黨建工作目標的同時,為實驗室的總體目標的實現提供可靠的支持與保證,推動黨建工作整體水平和實驗室管理水平的共同提高。
(作者單位:陜西省食品藥品檢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