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善恒+夏建華
摘要:傳統(tǒng)測定理想氣體常數的方法存在誤差較大、不易操作、直觀性差等特點。本實驗使用溫度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測定出三頸瓶內碘單質完全升華后的動態(tài)的壓強和溫度變化曲線,在軟件中輸入相關函數,可以直觀地呈現出理想氣體常數,并能明顯地看出理想氣體常數不受溫度、壓強影響的這一特點。
關鍵詞:理想氣體常數;數據采集器;溫度傳感器;氣壓傳感器
文章編號:1008-0546(2017)08-0087-01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8.030
一、問題提出
傳統(tǒng)測定理想氣體常數的裝置圖如下[1-5],根據公式R=PV/nT,利用Mg+H2SO4MgSO4+H2↑,稱取Mg的質量計算出氫氣的物質的量n,P為大氣壓,溫度為常溫下。
該實驗可以粗略測定出理想氣體常數,但尚存在以下三個問題:
①實驗中水蒸氣會造成一定的誤差;
②鎂條不純或表面被氧化會帶來一定的誤差;
③該實驗不能直觀地呈現出理想氣體常數不受溫度、壓強影響的特點。
二、數字實驗下理想氣體常數的測定
1. 實驗目的
運用數字實驗測定理想氣體常數
2. 實驗原理
PV=nRT
R = PV/nT =PVM/mT
P運用壓力傳感器可以直接測出
V運用排水法可以測出容器體積
T運用溫度傳感器可以直接測出
m運用質量差測出三頸瓶內碘單質的質量
碘單質在45℃時升華已比較明顯,筆者在三頸瓶內放入過量的碘單質,并將三頸瓶完全浸入在水槽中的熱水浴內(水溫在90℃左右),利用碘單質的升華趕盡三頸瓶內的空氣,排出的空氣及碘蒸汽通入氫氧化鈉溶液中。待裝置內碘單質完全升華,關閉止水夾,測定出此時裝置內溫度及氣壓變化曲線,利用裝置質量差計算出此時裝置內的碘單質含量,在配套軟件上輸入相關數據構建出理想氣體常數的函數曲線。
3. 實驗儀器及藥品
電腦(裝有威尼爾配套軟件)、數據采集器、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水槽;碘單質、90℃左右的熱水。
4. 實驗裝置圖
5. 實驗步驟
(1)如圖2所示連接,三頸瓶中插入壓力傳感器和溫度傳感器,導管插入到1mol/L氫氧化鈉溶液中,打開電腦軟件。
(2)稱三頸瓶的質量(含塞子及不可取下的連線)為354.792g。打開瓶塞,向其中加入約10g的碘單質,如裝置圖連接好。
(3)打開止水夾,將三頸瓶整體沒入熱水?。囟燃s90℃)中加熱,加熱至三頸瓶底部沒有碘單質固體為止,關閉止水夾,點擊軟件上的“采集”按鈕,移開酒精燈,采集約1min。點擊“停止采集”按鈕。
(4)待三頸瓶冷卻至室溫,稱此時三頸瓶的質量(含塞子及不可取下的連線)為352.602g,即三頸瓶內此時含有碘單質的質量為2.190g。
(5)點擊軟件“數據”欄中的“新計算欄”,在“參數”欄中輸入“體積=0.251L”、“質量=2.190g”、“碘單質摩爾質量=254.000g/mol”。在“公式”欄中輸入“(碘單質摩爾質量?鄢體積?鄢”壓力”)/(“溫度”?鄢質量)”,勾選“在實時讀數時顯示”,點擊“完成”。
(6)實驗數據及結論
從圖3中可以看出,熱力學常數并不受溫度和壓力同時變化的影響,測出數據約為8.30kPa·L·mol-1·K-1,準確度達99.83%。
三、實驗創(chuàng)新點
傳統(tǒng)實驗在進行理想氣體常數測定時,存在誤差大,不能直觀地呈現出理想氣體常數不受溫度、壓強影響的特點。本實驗利用碘蒸汽升華排出裝置內的空氣,有效地減少了誤差。其次,本實驗操作簡單,測定出溫度和壓強數據后,直接在威尼爾軟件中設置一下即可得出結果。
參考文獻
[1] 上海化工學院無機化學教研組. 無機化學實驗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30-32
[2] 周寧懷. 微型無機化學實驗[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24-27
[3] 于濤. 微型無機化學實驗[M]. 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33-34
[4] 吳江. 大學基礎化學實驗 [M]. 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5:132-134
[5] 韓莉,等.關于“理想氣體常數R的測定”實驗原理的討論[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7(8):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