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業是我國一項較為特殊的產業,所以決定了農產品在市場中的特殊性。農產品在進入市場時,應當注重其運營模式的選擇,這決定了農業企業經營主體是否能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近年來,我國的一些學術人員也在對農產品的電子商務發展策略進行研究,本文通過對國內電子商務背景下的農村物流體系建設進行歸納,希望為將農產品作為主要經營項目的農業企業在電子商務物流體系建設提出參考和建議。
關鍵詞:價值產業鏈;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
一、農產品電子商務產業價值鏈內涵
美國競爭戰略學家邁克爾波特曾經提出,一個企業想要提高自身所含的價值,就需要通過一系列運營活動創造出更多價值,在創造價值的過程中包含了許多互不相同但又互相聯系的市場經營活動,從而造就了一個完整的產業價值鏈,企業創造價值不是一個靜態的數值,而是一個動態的生產經營活動,企業就是一個不斷產生增值環節、并從增值環節中產生價值的機械。
農產品電子商務產業價值鏈從本質上來說就是農產品電子商務在進行了各項運營活動后創造出價值的整個過程。從農戶生產最終到消費者使用,從而形成的完整的價值產生體系,產業鏈主體中包含農戶、農產品生產基地、農產品精加工、經銷商等等一系列環節,其中各個環節上都需要不同的企業發揮不同的職能,但是所有主體的目標都是創造經濟價值。
二、我國農產品物流產業鏈中存在的問題
1.主體間信息不對稱
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產業鏈還存在一定的問題。由于農產品流通體系較為繁瑣,參與運營的單位較多,但各主體之間對于信息技術有不同的掌握度,大部分農戶還不具備接入互聯網平臺的能力,造成信息傳遞出現問題,嚴重影響了信息對稱情況。這種現象就會影響物流的速度,物流速度如果不符合現代人群的基本需要,會導致電子商務農產品受損。
2.電子商務商務平臺落后
電子商務平臺的存在幫助了農產品電子商務價值鏈的連接,將生產與消費連接起來,能夠更好的促進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是一項重要的核心節點。然而,由于思想觀念較為落后,我國大多數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平臺的建設完全不能滿足農業商務發展的需求。在較為落后的平臺上也難以獲得優質的物流服務,從而導致物流系統難以完善。
3.物流配送體系協調不周全
農產品想要通過電子商務在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就需要快速的物流保證農產品的質量,但目前來說,大多數物流配送體系較為薄弱,派送中各個環節未能形成有機整合,不能及時、快速的對農產品進行輸送,這樣一來,就損失了農產品的一部分經濟價值,無法創造足夠的顧客價值。由于大多數農產品對于保鮮有較高的要求,這也給物流配送一項艱巨的挑戰,一方面要保證農產品的質量符合客戶要求,另一方面還要以最方便、最快捷、最有效的方式,按企業和客戶的雙重要求將農產品送到客戶手中。
三、我國農產品商務物流體系發展策略
1.加大宏觀政策引導力度
政府應當出臺一系列相關政策,對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產業鏈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調控,充分發揮其能動性,采用政策、經濟、財政等多方面的扶持手段,對農業和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進行高度干預,從而更好的扶持其發展。政府部門應當跟隨國家政策的指導,從更加宏觀的角度對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總體進行戰略規劃,根據農業電子商務的特點,制定適合農業電子商務的物流系統。并采用一定的政策以及財政資金支持手段,對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目標明確,在發展目標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戰略重點、任務、發展模式,從而形成符合我國社會主義農業電子商務物流系統。同時,政府還應當加強對農產品運營機構以及各類涉農企業的扶持。
2.提高參與主體間的協調程度
農產品電子商務產業價值鏈的各主體關系應當是互相合作、形成共贏,絕不是相互競爭。所以,在產業鏈建設過程中應當加強各個環節主體之間的協作程度,培養各個主題的整體合作意識,使主體對整個價值的增值提高關注度,而不僅僅是將目光放在實現短期利潤的最大化,從而使利益鏈中的各個主體都能夠形成穩定的發展結構,以此構建一個完整的利益共同體。
3.完善交易平臺建設
建立農產品電子商務網站可以幫助農產品電子商務的順利發展,同時也是現代農產品交易鏈的前提與基礎,建立良好的農產品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可以有效縮短農產品供應鏈,從而實現其農產品的一體化建設。同時還應當做到對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的功能和服務進行強化。通過聯合現代具有優秀資本的物流企業,如順豐、申通等物流公司,將優秀的物流服務融入到交易平臺中,建立起完善的銷售、配送一體化交易鏈,從而在提高物流水平的同時提高其服務質量。
4.縣級物流中心建設
縣級物流中心是集倉儲、分揀和配送于一體的區域物流中心,其目標是完成區域內物流和信息流的集散,是本縣域內部物流運作的樞紐和指揮中心。首先是倉儲配送功能。縣級物流中心至少能夠滿足本縣域工業消費品和農副產品的日常上下行基本物流需求,保證農村電子商務供應鏈的日常運轉。對物流有特殊要求的生鮮農產品,縣級物流中心應能夠提供保鮮、冷藏和防疫等功能物流設備。一個標準的物流服務中心應有保鮮庫、冷藏庫等設施內的溫控設備和防潮設備,縣級物流中心需要根據本縣的客觀情況,合理投資建設物流中心。
5.保證產品質量管理體系
農產品由于大多為瓜果蔬菜、柴米油鹽等物品,大多數產品對新鮮、環保、無毒等要求高,想要保證農產品在經過產業鏈中所有環節后還能保證質量就需要對其進行質量保護管理。所以在對農產品進行檢測時,不僅應當在其生產過程中進行檢測,還應當在物流運輸開始前直至物流運輸完成后,都對農產品進行質量監測。防止農產品腐敗一方面能夠保證消費者的安全,另一方面對建立完善的農產品價值產業鏈也有較好的作用。
6.發展涉農物流隊伍
想要在市場上提高產業競爭力,就需要將人才市場的資源牢牢的掌握在手中。產業鏈中各個環節可以通過舉辦形式多樣、生動活潑、圖文并茂的電子商務宣傳手冊對企業進行大力宣傳,吸引更多的高技術、高素質人才參與到企業中來,并將人員專業素養培訓作為日常工作中一項重要的項目,從而提高各個務農人員對現代物流的信任,自身參加到這一體系中來后,從而更好的進一步帶動其他農戶參與到農產品電子商務中,并能夠將自身學習到的電腦知識教給其他務農人員,從而使務農人員形成現代物流的整體認知,提高其思想水平。除此之外,各區域政府應當給予涉農物流一定的財政支持,從而吸引更多的民間企業家對此行業進行投資。同時還應當幫助建立完善的農業電子商務校企合作機制,從而更能夠吸引高等院校中的高素質人才,并在涉農企業和單位建立電子商務實訓基地,將校企合作的力度不不斷加大,實現雙向合作。通過引入高素質人才可以提高農村信息人員的整體素質素質,提高務農人員組織開展農業信息體系建設的能力,并提高務農人員的的服務水平。最后,國家還可以制定相關的優惠政策,施行激勵機制,鼓勵涉農專業大學畢業生和高級人才進入農村就業,加強高素質人才的引進,并培訓其相關的農業知識水平,使其能夠將所學知識和專業運用到農產品管理中,從而提高農產品現代涉農物流發展速度,培養新一代農業涉農物流建設的主力軍。高素質人才是現代社會企業競爭中一項重要的競爭資源,所以各個農業電子商務企業應當加強對高素質人才的引進,從而提高的企業競爭力。
四、總結
農產品在生產時需要的時間長,受到季節和時間的限制,同時由于現代社會更加注重養生意識,溫棚農產品的的市場較為落后,所以農產品不能像其他產業一樣采用流水線作業的方式保證生產量,同時也無法運用科學技術對農產品進行批量復制生產。這樣的缺點導致農業電子商務背景下的農村物流體系建設的運營比工業物流體系建設的運營更難。所以,農產品應當找尋適合自身的的運行機制的電子商務物流體系建設發展模式,在能夠利用電子商務的優點時,避免時效性給農產品帶來的尷尬處境。而加強涉農物流的發展,才能幫助農產品在市場上站穩腳跟。
參考文獻:
[1]汪瑜.電子商務背景下農村物流的現狀與前景分析[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32):280.
[2]史曉原.基于電子商務背景的農村市場物流配送研究[J].物流技術,2015,34(3):83-85,101.
[3]李想.移動互聯網背景下我國農村物流與電子商務的協調發展研究[J].商業經濟研究,2016,(21):107-109.
[4]劉維.我國農村電子商務物流配送模式初探[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3,(9):48-49,59.
作者簡介:徐藝娜(1983.11- ),女,漢族,云南省昆明市人,云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