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曉云
摘 要:綠色植保的保護措施是一門綜合型技術,需要從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農藥防治等多方面、多角度去摸索探究,制定出科學的防治方法,才能有效開展綠色植?;顒?。本文從綠色植保的角度出發,探究綠色植保的主要措施和防御方法,并簡潔敘述植物保護的主要成效。
關鍵詞: 綠色植保;技術措施;成效
中圖分類號:S-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733046
引言
現代社會倡導農業生態安全,崇尚無毒、環保的食品理念,但近幾年來,我國化學制品的泛濫和使用,無法保障人民的利益與安全。如何構建一個綠色環保型社會,需要人們進行多方面的努力與思考。
1 開展綠色植保的必要性
在農作物種植的過程中,對于最終的產量及經濟效益有嚴重影響的一個因素就是病蟲害。過去在防治病蟲害時常用的防治方法就是農藥,而大量使用農藥所產生的危害是非常嚴重的,主要表現為對環境的危害、對其他生物的危害以及對人體的危害3個方面。人體在接觸大量的農藥之后,容易引發急性的病理反應,從而對身體健康產生嚴重影響,甚至威脅到生命安全,即便沒有出現急性中毒癥狀,在長期與農藥接觸的過程中,也容易導致出現慢性中毒癥狀,對于人體的肝臟功能、神經系統都具有嚴重的影響,并且還容易導致出現突變、畸形、癌癥等。在使用農藥的過程中,農藥不僅能夠將作物上的害蟲殺滅,接觸農藥的其他生物也會遭到危害,包括害蟲的天敵,并且殘留的農藥也會對生物的生命活動規律及習慣產生影響,一些有害的生物在接觸少量農藥之后,不足以被殺滅,但是其會在對抗農藥的過程中產生一定的抗性,隨著農藥使用次數的增加,具備遺傳抗性的害蟲種群數量會明顯增多,這不僅會對藥劑的使用效果產生影響,甚至會影響到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此外,大量使用農藥還會導致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對空氣、水體、土壤環境都會造成影響,長期使用農藥會導致土壤出現明顯的酸化現象,農藥的毒性越強,酸化現象越嚴重,對土地的危害就越嚴重。鑒于此,積極探究綠色植保技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 綠色植保的主要技術措施
2.1 大力推廣農業防治
2.1.1 基于不同植物的品種特質
在水稻種植上,應選擇抗旱、抗病等,符合生長條件的農作物進行培育種植,以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經過多年試驗研究發現,條葉形枯病的淮稻、徐稻、鹽稻等品種具有較強的生命力,而黑條矮縮病的鎮稻、淮稻,以及小麥品種的揚麥、淮麥等,皆以抗旱為主,可抵御周圍環境的不利影響。
2.1.2 加強種子處理
為了抵御傳染病的危害,減少化學制品的使用,保障農業生產的安全,大部分地區對水稻、 蔬菜 、玉米等農作物都使用溫水燙種技術,在蔬菜未播種之前,進行不同程度的藥劑處理,從而防止疾病感染,促進農作物生長。
2.1.3 強化栽培管理
一套先進的生產模式,既能統籌兼顧,也能從耕種、生產、發展等多方面對植保產生積極效應。首先,實施耕翻種植,改良土壤結構,在數量上縮減稻田套播種麥,實行耕翻種麥,在冬季才能有效避免灰飛虱等害蟲侵犯。在秧苗種植、機械應用方面,應選擇推廣機插秧,減少直播秧,提倡機械運作,因為機插秧的播種時間較晚,而水稻生長周期較短,且是統育統管,在生長時期,才能有效避開灰飛虱的侵害和水稻病毒的感染,在秋收之際還能旋耕插秧,消滅大批量的灰飛虱。此外,出于對農業安全的保障,在水稻培育上,應減少直播稻的種植方式,以減輕稻田草害的發生和化學試劑的使用。
實行輪作換茬,依照地形的變化、土壤的肥力及蔬菜的種類進行輪換種植,例如,地勢較高、水量充足的地區,以種植水稻、玉米、小麥為主,因地制宜,進行輪換耕種。假設土地平整、質地較好,那么就可以選擇種植瓜果蔬菜,進行輪換耕種。通過一系列的輪換耕作,不僅保障了土壤的肥沃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農田病及害蟲的侵犯。
合理調整播栽期。春天雨水充沛,土質肥沃,適宜將春玉米的播種期選在4月15日之前,夏玉米的播種期選在6月15日之后,通過科學合理的調配播種時期,才能有效躲避灰飛虱的侵害,以及感病葉齡和粗縮病的傳染。
合理稀植。為了減少水稻紋枯病的感染,在水稻種植中,必然要采用合理稀植的培育技術,通過控制氮肥,平衡磷肥和鉀肥,以滿足不同時期的水稻生長需求。
2.2 積極實施物理防治
害蟲對農作物的殺傷力是致命的,然而誘蟲燈的出現完全改變了這一局面,根據調查顯示,誘蟲燈對稻飛虱的效果是最好的,在每年的7、8、9月水稻生長周期,分別放置多盞誘蟲燈,灰飛虱、背飛虱的數量便隨之銳減,也消除了上部穗部和灰霉穗的危害,保障了水稻的健康生長和產量增加。
2.3 開展生物防治
稻田放鴨。在水稻田中放養鴨子,是一項有效的生物防治措施。鴨子可以有效控制闊葉草、莎草、單子葉草及其他田中雜草的生長,從根本上消滅了雜草的危害,省去人力勞作;稻田放鴨,鴨子以田角螺、昆蟲為食,消除了害蟲的隱患,增強了水稻根系活力,保障了水稻的生長。
2.4 綠色植保取得的成效
經過多年的綜合治理、防御措施,化學試劑、化學農藥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減少,綠色環保、科學環保的理念已經深入民心,人們對于農業生態安全、農業發展有了新的認識,在生活中倡導低碳、無毒、有機環保的新理念。
2.4.1 創建了多個農業品牌
有機、無毒、綠色、環保的食品觀念深入人心,大力推廣農業防治之后,綠色防控技術和農藥減量技術得到了有效改善,國內市場誕生了多個農產品品牌,全面倡導綠色生活、有機食品、無公害蔬菜等,從中促進了眾多農業品牌的發展。
2.4.2 創建了多個綠色防控示范區
充分利用綠色防控技術生產有機蔬菜、瓜果,不僅提高了農產品質量,還擺脫了化學防治的束縛,在農產品質量檢測中,農藥殘存的合格率在逐步攀升,品質上的提高也帶動了經濟效益增加,農業品牌的建立在無形中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從而也促進了多個綠色防控示范區的建立。
2.4.3 保護農業生態環境
隨著化學試劑的減少,綠色防控技術的推廣、運用,整個農業生態環境都有了明顯的改善。河塘中的魚類、蝦類逐漸增多,天空中飛行的鳥類也逐步成群,鳥兒的增多必定以昆蟲為食,這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害蟲的侵犯,保護了農作物的生長,也減少了化學試劑的使用。人與自然的和諧促進了人與動物之間的和諧,從而形成了良好的資源循環,從根本上改善了生態環境和農業環境。
3 結語
通過物理防治、化學防治及農藥防治等多重措施,不斷改善、綜合治理,綠色植保的保護有了明顯改善。從客觀上消除了闊葉草、莎草的困擾,以及稻飛虱、灰飛虱等害蟲的侵犯,明顯改善了農作物種植的生長環境,克服了重重困難。從主觀上使用綠色防控技術,減少了化學試劑的使用,保障了水稻、瓜果、蔬菜的有機生長,推進了農業品牌的發展,也拉動了農民收入增長。在農業環境的保護中,樹立了綠色環保、科學治理、有機活力、高效發展的新觀念。
參考文獻
[1]張麗瓊,靳生杰,韓斌杰.推進“公共植保、綠色植?!辈扇〉闹饕胧┘敖ㄗh[J].甘肅農業,2014(17):71-72.
[2]楊榮明,朱鳳,朱先敏.“綠色植?!崩砟钤诮K省農作物病蟲害防治中的實踐與思考[J].江蘇農業科學2012(40):4-6.
[3]周真,王士龍,路奎遠,等.踐行綠色植保理念全面推進綠色控害技術集成[J].農業知識(致富與農資),2011(6):17-18.
[4]張開朗,潘勇,咸陽,等.綠色植保主要技術措施及取得的成效[J].現代農業科技,2014(21):141-143,147.
[5]王寶忠.有關完善園林綠色植保問題的分析與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21).